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探討

時間:2022-08-24 08:16:42

導語: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探討

摘要:為了更為全面地了解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研究現象,筆者綜合分析了近30年來的相關參考文獻,對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加以總結概述,并提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具體展望,以期通過本文筆者的粗淺闡述能夠為廣大同行在今后的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研究工作上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農業氣象;氣象災害;風險評估

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研究不僅是災害學領域研究的重點所在,也是現如今農業氣象學研究領域的熱點話題。雖然近些年來,我國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理論與方法發展較快,但是仍然缺乏較為系統的論述。為此,筆者為了更為全面地展示出農業氣象災害風向評估的研究現狀,對近30年來的相關參考文獻加以總結分析,從幾個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以供參考。

1農業氣象災害風向評估的主要內容

第一,對致災因子危險性的評估。在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研究過程中,對致災因子危險性的研究可謂是最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而危險性恰恰是對致災因子自然變異程度的一種表現,其主要受到災害活動規模、頻次的影響。一般來講,受到的災變強度越大,相應的頻率也就越高,造成的損失也就更嚴重,引發的災害風險也就更大。對不同孕災環境中能夠引發災害的種類,致災因子的時空分布與強度、致災因子等級與出現頻率是致災因子危險性評估最為重要的內容所在。在致災因子危險性分析過程中致災因子風險估算可謂是其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其中又以概率模型最為常見。在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過程中基于概率評估的危險性評價模型是一種隨機過程,如若此時的風險概率符合指定的隨機概率分布,那么就必須要運用特定的風險概率函數對其進行擬合,構建概率分布函數估算,以此對不同程度災害發生的超越概率進行表示。第二,對承災體脆弱性的評估。所謂的承災體脆弱性評估主要就是指根據特定的致災因子強度,對承災體的實際傷害強度與損傷強度實施的推算。對承災體脆弱性的評估,主要包括對風險區域的確定,對風險區域的特定評估等。通常情況下,承災體的脆弱性越大,那么其具備的抗災能力也就越弱,受到的災害損失也就越大,災害風險也就越大。目前在承災體脆弱性評估上主要從綜合影響因子分析的評估指標構建上,耦合防災能力的社會經濟因素模型構建上,不同災害類型的作物脆弱性曲線構建,這三個方面加以分析研究。第三,對災情期望損失的評估。災情期望損失評估就是指在評估風險的區域之內,其一定的時段內,可能造成的一系列的具有不同強度的農業氣象災害,給承災體帶來的相應后果。我們可以運用絕對指標、相對指標、綜合指標對災情損失評估指標實施展示。其中,絕對指標主要包括成災面積,絕收面積,等等;相對指標主要包括成災面積、絕收面積實際的百分率,等等;綜合指標則主要包括災害的損失程度與損失等級等。

2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主要方法

第一,基于指標的綜合評估方法。以致災因子的危險性、承災體脆弱性等作為評價對象,相應構成要素則為評估因子,分別構建災害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利用數學模型計算指標的權重結合指標值計算出研究區域的風險等級?;谥笜说木C合評估方法主要側重于對災害風險指標的優化、選取以及相應的權重計算,典型分析法主要包括層次分析法、成本分析法、專家打分法,等等。第二,基于數據的概率評估方法。這種評估方法依據的就是研究區域之內歷年來的災害樣本數據,運用數學模式對樣本數據實施統計與分析,從而獲得農業氣象災害的危險性以及災害損失的統計規律,從而對農業氣象災害展開準確的風險評估。目前最為常見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時序模型、概率密度函數參數估計法,等等,且風險概率評估法是其中最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在選擇災害風險概率評估上,要充分地考量占有資料序列,并且結合資料樣本的實際數值,對災害風險概率評估法進行區分,選擇合理的評估方法,資料完備型、資源不完備型這兩種是災害風險概率評估最常用的兩種方法。當擁有的資料年代序列較長時,可選擇完備型風險評估法,反之,則選擇不完備型風險評估法。第三,基于情景模擬的評估方法。農業氣象災害風險情景模擬評估法也可以被稱之為是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動態評估法,其主要是通過與KS/GIS、數值模擬式等較為復雜的系統仿真建立相應的模擬手段組合而成的,對人類干擾之下在未來可能會發生的災害過程進行模擬,從而對災害風險進行可視化的表達,是對災害風險動態評估的一種實現,是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研究的主流方向。通常情況下運用情景模擬方法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對作物動態生長過程的一種描述:一種則是對作物生長過程的模擬,實現對氣象災害風險的動態評估。

3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存在的問題及未來展望

3.1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存在的問題。結合近30年來理論界研究的相關參考文獻,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截止到目前為止在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理論研究仍然稍顯薄弱,無論是在標準規范上,還是在全預期單災種風險的研究上都有待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在標準規范上的研究仍然較為薄弱,對不同的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的自然屬性、社會經濟屬性等構成要素等有關災害風險的形成機制理論研究上,仍然缺乏統一的認識。特別是在應用方法的實際研究上,對不同災害風險的評估仍然缺乏科學方法,且不同的學者在標準的選擇上、影響權重的確定上皆有所差異,也就難以比較評估結構。在全預期單災種風險的研究上也有待加強,這是因為目前在單承載體的研究上,多為靜態的評估,僅僅是對作物全預期或者是關鍵期進行研究,利用的是數理統計方法,開展的單災種風險動態評估。3.2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未來展望。對于農業氣象災害學的一個全新學科——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其是全面認識能也自然災害風險,科學評價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尤其是伴隨著近些年來,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防災、減災早已成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無論是在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理論上,還是在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的動態評估技術上以及災害風險變化評估研究之上都應該進行重點研究,向著精細化、動態化的方向不斷地發展??梢哉f基于3S技術的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動態評估以及多災種綜合風險評估技術勢必會成為今后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研究的重點所在。

4結語

加強對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研究則儼然已經成為了各個氣象部門關注的重點,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正因如此,本文筆者就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問題展開粗淺的探討,也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加強對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準確地對氣象災害進行評估,調整農業結構,使我國的農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喻紅銀.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研究進展[J].江西農業,2016(15):73.

[2]李明志,臧俊嶺,焦仁慶.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研究綜述[J].現代農業科技,2009(14):269-270.

[3]龐愛平.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研究概述[J].農業與技術,2017,37(9):146-147.

作者:程遠 高玉宏 原帥 單位:1.佳木斯市氣象局 2.佳木斯氣象衛星地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