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通信系統風險評估與分析

時間:2022-11-09 10:05:39

導語:網絡通信系統風險評估與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通信系統風險評估與分析

摘要: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穩定發展,在給人們的通信交流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信息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本文針對網絡通信系統風險評估分析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提出了需加大對網路通信系統的風險評估與分析,提高網絡系統的安全性,保障整個通信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轉的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網絡通信系統;風險評估;信息安全

1.網絡通信系統風險概述

通過對網絡通信系統風險概述的分析與了解,可及時的發現網絡通信系統中存在的安全威脅,進而采取相應的針對性手段和措施來促進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穩定發展,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網絡的高效運轉。因此,一旦網絡通信系統遭到破壞,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將受到一定的損害。因此,在進行風險評估時需要充分的考慮與信息安全相關的風險因素,從而采取相應的針對性解決措施。此外,網絡通信系統風險事件的出現都伴隨著一定的概率。因此,在對網絡通信息系統進行風險評估與分析時,應對風險進行量化,通過概率事件的性質呈現出系統風險事件發生的趨勢,從而來確定相應的控制方法和解決方法。此外,由于網絡信息系統的復雜性與通信系統的便利性,引起網絡系統出現風險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對網絡信息系統的評估與分析是一個綜合性的分析過程,故應對網絡信息系統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將系統的風險全方位的體現出來。通過對網絡通信系統概述的分析與了解,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解網絡信息系統運行的內部環境,了解內部環境的軟硬件組成,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2.網絡通信系統的風險

受網絡系統內部構成以及網絡數據信息復雜性的影響,網絡通信系統受到的安全威脅種類也越來越多。而通過對網絡通信系統風險的分析與了解,可針對相應的安全威脅,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提高網絡通信系統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2.1信息系統的脆弱性

信息系統的脆弱性是網絡信息系統經常遇見的網絡安全風險。其中,信息系統風險常見的客觀條件是信息系統的軟弱性和漏洞,而存在的主觀條件是惡意攻擊和威脅。當主觀條件與客觀條件因素不一致時,電腦風險就會加大,從而就會造成電腦信息系統運行的不穩定。因此,在對相應的軟硬件進行分析與評估時,就應考慮到信息系統脆弱性的因素,從而有效的確保網絡信息數據傳遞的真實性與安全性。

2.1.1硬件組件

硬件組件是網絡信息系統運行過程中主要的組件部分。因此,硬件組件的安全隱患多來源于信息系統的設計,其主要表現在物理方面。因此,為了有效地減少網絡信息系統出現安全隱患問題,企業應不斷的在管理上強化人工的投入,從而及時地在管理方面采取相應的彌補措施,有效的減少網絡信息系統出現的安全隱患問題,不斷的提高網絡信息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此外,在選購硬件和自制硬件時,應盡可能的消除或有效減少這類安全隱患的發生率,不斷地加大對硬軟件的使用率,充分利用網絡軟硬件資源,不斷的保障網絡信息系統能夠快速穩定運行。

2.1.2軟件組件

較硬件的組件不同:軟件組件的安全隱患主要來源于軟件工程和設計中的問題。因此,在對軟件進行設計時,應重點考慮網絡信息系統出現漏洞的問題,有效地避免信息系統出現一定的安全威脅。此外,在對網絡中的軟件進行設計時,應盡量地減少軟件中不必要的功能,從而不斷地提高軟件的實用性,以此來有效地促進軟件的安全等級。

2.2通信和網絡協議

通信和網絡協議是網絡信息系統可以運行的基本組成部分。而在現今的網絡通信協議中,由于網絡系統不能直接與異構網絡通信。因此,專用網絡和局域網絡的通信協議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其中,封閉式的網絡比開放式的網絡的安全性相對較好。因此,在網絡信息系統運行的過程中,應嚴格采用合格的通信和網絡協議,加大網絡信息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2.3信息系統的威脅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快速發展,信息系統遭受的威脅種類也變得多種多樣。而信息系統所遭受的威脅主要就是指阻礙或限制某一使命的完成,或者降低有效的潛在力量,威脅網絡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而安全威脅主要就是指對系統的損害的任何故意行為。因此,一旦網絡信息系統遭遇一定的安全威脅,不僅會導致信息系統數據信息的泄露,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網絡信息系統的可靠性,威脅信息系統的運行穩定性與安全性。

2.4信息系統風險的空間分布

網絡信息系統構造的復雜性與數據信息的多樣性,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信息系統風險的空間分布的多樣性。其中,信息系統的風險在不同時間段以及不同的時間點的趨于分布情況也不同。因此,應加強對信息系統風險空間分布的分析與了解,了解到網絡信息系統的內部構造,針對網絡信息系統中出現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保證數據信息存儲的完整性與安全性。

3.網絡通信系統的風險評估

在對網絡通信系統進行評估時,不僅要考慮網絡信息系統的自身運行問題,而且還應綜合考慮影響系統運行的關鍵性因素:脆性因素。通過對脆性因素的分析與了解,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解整個網絡信息系統運行的外部環境,了解整個信息系統的運行機制,并有助于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此外,在對信息系統進行風險評估時,還應不斷的對影響信息系統運行的因素進行整合,找出其發展的主要規律,構建出科學合理的結構模型,并對整個信息系統進行評估。網絡信息數據的復雜性決定了在對信息系統進行評估時,不僅應從脆性因素進行分析,而且還應了解整個網絡信息系統的運行環境。其中,影響網絡信息系統運行的環境主要分為兩種,即:開放脆性和封閉脆性兩種。網絡信息系統中的開放性脆性能夠有效的促進網絡和環境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并促進網絡能夠與外界環境加強溝通與交流,從而為系統提供一個安全的運行環境。但是,在網絡信息系統的運行過程中,開放性脆性受到的安全風險卻較大。因此,在實際運行中應實時的降低系統的開放性。脆性結構可分為脆性因子和脆性事件兩種。脆性事件構成的脆性環境對網絡信息系統的威脅是無法預測的。因此,在網絡信息系統的運行過程中,應著重注意脆性的安全事件,降低脆性事件對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威脅。而脆性因子又依據相應的脆性事件,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脆性因子一定的穩定性、可預測性和隱藏性的特點。因此,在對網絡信息系統進行綜合評估時,可根據脆性因子來分析網絡運行的整體環境,并為下一步評估工作的展開提供技術支持。

4.總結

安全風險不僅貫穿于整個網絡信息系統的分析和評估活動的始終,而且也是網絡通信安全模型的主要對象。因此,影響網絡信息系統安全運行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在對信息系統進行綜合評估時,應對相關的因子進行綜合量化分析,不斷將信息分為多個信息源,將信息源平攤到整個系統中,從而針對個別的信息源出現的安全威脅采取解決性措施。此外,網絡信息系統空間分布也是影響網絡信息系統運行的主要因素。不同時段、不同層次的風險空間分布中系數有時也是存在差異的。因此,應綜合考慮網絡信息系統運行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綜合計算和分析風險控制模型,從空間的多個層次和角度來實現規劃和決策,提高網絡安全運行穩定性與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劉儉.試論網絡通信系統的風險分析與評估[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3,(12):70,72.

[2]伍銳.網絡通信系統的風險分析與評估[J].電子制作,2015,(11):176-176.

[3]周虎.網絡通信系統中的風險評估研究[J].數字化用戶,2013,(13):59-59.

作者:董玟君 林雪龍 陳豐 洪家軍 單位:莆田學院-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