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鏡護理風險評估效果分析

時間:2022-12-18 03:29:00

導語:消化內鏡護理風險評估效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化內鏡護理風險評估效果分析

消化內鏡檢查是消化系疾病診斷的常見技術,消化內鏡有一定的侵入性,可對患者帶來一些風險,因此,在檢查中有效的對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對降低診查風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保證消化內鏡檢查的效果和質量。PDCA循環又稱戴明環,它是一種質量管理方法,包括計劃、執行、檢查與改進等四方面內容,它是將全面質量管理和科學程序相結合而制訂的[1]。本文就PDCA循環模式應用在消化內鏡護理中的作用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在我院為實施PDCA循環模式前給予常規護理的45例患者和2019年2月~2019年7月在我院實施PDCA循環模式的45例患者分別作為此次研究的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22~71歲,平均(45.4±3.6)歲;對照組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23~72歲,平均(45.5±3.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消化內鏡護理因素風險分析,①環境因素:如患者的分泌物、血漬對病房護品造成污染;②護理人員因素:護理人員未按照規范操作流程進行工作,對安全隱患的重視度不夠,未進行有效的消毒處理,經驗不足。③患者因素:依從性低,對內鏡檢查有排斥性。對照組采取常規消化內鏡護理,觀察組采取PDCA循環模式,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計劃:組建質量管理控制小組,由護士長和科室護理骨干組成,護士長擔任質控小組組長,對他們進行質控培訓。(2)執行:依據消化內鏡技術規范和消毒操作規范進行操作,確保內鏡操作的規范化。(3)檢查:質控小組對護理質量抽查,對于存在不規范的操作行為及時糾正,每月進行一次理論考核和實踐測評,提高護理人員的內鏡護理操作水平,降低護理風險。(4)改進:對實施后依然存在的消化內鏡護理問題,進一步探討,研究出有效的改進措施,尋找新的護理風險并研究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消化內鏡護理的安全性。1.3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來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主要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率(%),用x2檢驗,若P<0.05,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見表1)

3討論

消化內鏡技術是一種常用于消化系統疾病檢查中的技術,對判斷患者病型和治療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內鏡技術畢竟是一種侵入性操作,護理不到位,很可能對患者造成損傷,評估護理風險、提高護理質量就非常重要了[2]。PDCA循環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質量管理模式,P為計劃、D為執行、C為檢查、D為處理,共4個階段,應用在消化內鏡的管理中,可有計劃的進行護理操作,對護理不到位的給予糾正和解決[3]。本研究中通過制定計劃,施展計劃內容,對護理人員進行消化內鏡操作的培訓,提高其理論知識和實操水平的不足,并強化護理人員對消化內鏡護理中的風險意識和安全意識。執行過程中遇到的護理問題給予及時糾正,將成功的經驗給予肯定,對錯誤的問題再進行研究,并研究出解決方案,本研究中使用PDCA循環模式,可防微杜漸,有效降低護理風險,提高護理的安全性[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各項實施效果均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PDCA循環模式應用在消化內鏡的護理中,可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護理檢查環境,效果顯著,有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譚慶紅.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6):2283-2286.

[2]單曉娟.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的作用效果[J].特別健康,2017(15):107-108.

[3]鄒海麗.PDCA循環管理法在消化內科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6):1108-1109.

[4]孫玲.采用PDCA循環模式進行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4):9-10.

作者:李海姣 梁艷娉 單位: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