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教學和方法探討

時間:2022-09-08 09:55:15

導語:管理會計教學和方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會計教學和方法探討

一、現階段傳統《管理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材內容不合理

作為高校財務管理和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都是教學體系中的重點。然而,從目前這三門課程的教材建設情況看,三者在內容上存在很大一部分的交叉重復,這種教材體系的安排破壞了課程間的內在邏輯遞進關系,重復的授課使教師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學生也在重復學習過程中感到乏味,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一些新的管理會計理念和方法也沒有及時更新在教學中。

2.“填鴨式”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管理會計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主要采取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教師按照教材的章節體系,通過黑板板書或放映幻燈片,逐章逐節地講解課程理論知識,很少采用其他靈活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的教學形式。如回歸分析、經濟批量訂貨模型等內容的授課,很少涉及實務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影響因素,學生只要套用公式就能計算出數據結果,根本無法反映管理的權變性,這樣使學生懷疑管理會計的實用性,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3.案例資源缺乏

高質量的案例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培養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目前我國的管理會計案例教材來看,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國外案例多,國內案例少;舊案例多,新案例少;知識點案例多,綜合性案例少等。這些問題容易造成案例的適應性差、案例的綜合性差,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管理會計教學改革

為解決管理會計教學問題,西京學院積極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結合當下學生特點,試圖找出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通過共享平臺建設“一師一優課”,該平臺可以實現教學資源的積累、整合,最大程度地解脫教師,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建設課程思路

由于傳統教學方法的種種弊端,本課程在建設時“以學生為中心、以實際應用為導向”,重難點內容緊密結合CPA、CMA相關考點、商業案例比賽相關知識、論文選題等,強化理論與實際結合。

2.課程內容

根據建設課程思路,建課時將課程內容劃分為三個層次:基礎知識篇、實務篇和拓展篇。基礎知識篇系統地講解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包括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變動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實務篇是對基礎管理會計知識點的運用,包括銷售預測、利潤預測、生產經營決策分析、全面預算等;拓展篇是對管理會計理論方法的延伸和拓寬,包括責任會計、行為會計、戰略管理會計等內容。對于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內容重復的成本核算、成本預測、成本控制等內容,放在成本會計優課中介紹。而對于長期投資決策和資金需要量預測等與資本運營管理有關內容,放在財務管理優課中介紹。

3.授課和學習方式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建課時采用多種方式,包括講義、微課視頻、論壇發言、學習視頻、階段性測試、章節練習和自我測試等。講義系統講解每一項目和模塊的知識體系;微課視頻講解重難點,強調重點和集中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論壇發言促使學生圍繞一個問題展開討論,有利于啟發思維和激發興趣;學習視頻主要是收集網絡資源中的優質課件,通過聽其他老師的課多方位理解所學知識,使學生由“點”到“面”的學習知識;階段性測試、章節練習、自我測試等資源起到鞏固知識和檢測學習效果的作用,教師可以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參與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

4.豐富教學案例

為解決高質量的教學案例匱乏的問題,目前西京學院一方面積極引進雙師型的教師,聘請在企業有豐富管理會計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擔任該課程的校外導師;另一方面,西京學院積極開發實踐教學基地。教師和學生可以到企業實習或進行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的管理會計事務,對企業進行理論指導,促進管理會計的運用。

三、結語

互聯網為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極大的便利,傳統課堂向翻轉課堂的轉變勢在必行,“一師一優課”是實現翻轉課堂的重要手段和創新之舉。在現有基礎上,今后將繼續豐富“一師一優課”的資源,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中學習課程,營造良好的學風,提升學習能力,實現優秀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目標。

作者:趙慧麗 單位:西京學院

參考文獻:

[1]韓錫斌,王玉萍,張鐵道,等.遠程、混合與在線學習驅動下的大學教育變革*--國際在線教育研究報告《迎接數字大學》深度解讀[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5):3-11.

[2]吳順祥,張長海.案例教學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2013(7).

[3]楊英.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成本管理會計實踐教學方法探索[J].會計實務,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