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管理雙語教學論文

時間:2022-10-27 03:24:41

導語:高校財務管理雙語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財務管理雙語教學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經濟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化,對外語的學習和教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部分之一,尤其體現在高校教學之中。財務管理課程是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普遍開設的重點課程之一,在該課程的授課過程中,采用雙語教學是時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對我國現階段高校財務管理課程雙語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建議和策略,希望為之后的實踐提供經驗和借鑒。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雙語教學;趨勢研究;應對策略

1引言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經濟全球化呈現出日益加深的趨勢,國際社會之間的交往與溝通也越來越成為不可避免的重要趨勢之一。在此背景下,進行國際交流的人才就成為各國所急需的資源。這部分人才首先應該具有較強的英語能力,其次還應該對本國的基本外交立場以及國際的交往準則加強了解。為了實現專業交流人才的培養,大學階段的雙語教學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雙語教學一定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本原則,對于不同地區的地理情況和人文因素加強分析,找出適合自己的發展方案,而且雙語教學應該不僅僅限于英語,還包括日語等相關的語言。本文主要對高校財務管理課程雙語教學的相關趨勢和策略進行了研究,具體如下。

2高校財務管理課程實行雙語教學模式的趨勢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程度的深入,雙語教學已經越來越成為高校采取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也必然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應用的廣泛化決定了雙語教學必然會擁有光明的未來。目前來看,我國高校財務管理課程雙語教學的主要趨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1雙語教學模式的總需求量日益增加。國家之間的交往和溝通必然離不開財務會計方面的往來,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加深的總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正為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而跨國公司進行跨國貿易必然離不開掌握國際交往技能和雙語的財務管理人才,這也是跨國公司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地位的重要人才支撐。加強對于高校財務管理學生雙語教學的力度,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創設出國際貿易的相關場景,為其國際交往和貿易的實現做準備,進一步實現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這也正從一個方面說明了我國對于雙語國家貿易人才的需求正呈現出不斷增多的趨勢,這也就必然導致雙語教學模式的需求量不斷增加。2.2雙語教學模式的質量要求呈現出日益提高的趨勢。國際交流人才必須要同時具備基本的會計和財務專業知識,同時也必須要有較高的外語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并推進國家進一步與國際社會接軌?,F階段我國正對國家會計專業的學生標準進行重新修訂,修訂之后的內容和標準正呈現出日益與國際接軌的基本趨勢,這也進一步證明了雙語教學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實現學生外語能力的提高,更不是僅僅把會計知識轉化為外語進行講授,而是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運用外語能力和高校財務知識實現國際貿易環境下問題的及時解決。2.3雙語教學模式的形式越來越豐富化。雙語教學只是為了實現專業知識教授的一種模式,并不是實現語言水平提升的方式。這就要求在教授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中文和外語相結合的方式,始終堅持國際化的視野和全球化的總觀念,在此基礎上將財務和會計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外語知識進行合理的結合,并將理論投入到實踐中去,實現知行統一,并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的總目標。2.4對雙語教學環境的需求越來越高。環境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可以幫助學生在合適的情景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綜合水平和素質的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財務管理知識的國際化和應用型必須要強調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也對雙語環境呈現出較為迫切的需求。但是我國現階段主要的教學環境還是以中文為主,很難實現雙語環境的創設。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比如通過宣傳欄等方式營造出雙語學習氛圍,進一步實現學生雙語能力的提高和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

3財務管理課程雙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3.1尚未形成成熟的雙語教學意識。雙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國際交流和貿易準備必要的專業知識人才,但是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的老師和學生并沒有對此有足夠的認識,在課堂上仍然以中文教學為主甚至根本不運用外語。很多學校的領導也沒有認識到雙語教學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積極性,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對雙語教學缺少主動學習的熱情,對雙語教學模式的進一步發展個創新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3.2雙語教學師資隊伍的數量較少。我國很多高校老師主要使用的語言都是中文,很少有使用英文進行授課的老師,更時難以找到熟練掌握相關知識的老師,這就導致高校能攻擊承擔起雙語教學任務的老師數量難以滿足學校發展的需求,給課堂授課的質量產生不良影響。3.3雙語教學師資隊伍質量難以滿足學校和課程發展的需求。雙語教學要求老師一定要掌握熟練的外語專業知識,并擁有豐富的實踐交流經驗,與此同時老師還必須要具備專業的會計財務知識,并樹立起全球化的視野和立場。但是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教師僅僅擁有國內的學歷,沒有國外留學的經驗,缺少實踐經驗和技能,這就導致教師的質量難以滿足相關的需求。3.4缺少雙語教學模式所需要的教材。現階段我國有部分高校具備雙語教學進行的基本條件,但是從總的大方面來件,我國很多高校并沒有符合標準的教材,學生所使用的教材幾乎只有中文版本,有的學校甚至只使用老師自己編訂的相關教材;較好的情況是中文和英文相互摻雜的教材。但是這些教材根本不能滿足雙語教學提出的需求,也會導致課堂講授質量的下降,給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3.5雙語教學模式難以發揮應有的效果。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進行的雙語教學僅僅有模式,并沒有實際上的應用,學生所掌握的僅僅是數目不多的詞匯和句子等,這些不僅僅不會給學生產生實際的教育作用,更難以實現國際化視野和立場的傳達,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降低,甚至影響到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高校財務管理課程雙語教學的應對策略

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學生只有接受雙語教學模式,才有可能滿足社會進步提出的要求,這也是時代變遷的必然選擇,這也就意味著雙語教學模式正呈現出日益廣泛化的趨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該模式還存在若干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實現這些問題的解決,提出了如下的解決寫略。4.1提高雙語意識。學校、老師和學生必須要切實提高自身的雙語教學意識,必須要加強對雙語教學的重要性認識,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4.2提高師資隊伍的質量。首先高校在選擇教師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老師的素質考核,包括學歷以及相關的實踐經驗,對老師的專業知識和語言水平有著明確的認識;其次,老師還必須要有全球化的基本視野,并能運用自己的技能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滿足雙語教學模式的最終需要。4.3促進教材的科學化和合理化。政府應加強對教材編訂的重視程度,組織專業人才對教材進行及時的編訂,尤其注意案例的使用,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幫助學生及時掌握相關知識,堅決防止單純解釋現象的出現,只有這樣才能編訂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教材。4.4對財務管理課程體系進行重組和創新。財務管理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型,這就需要在課程體系的編排上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培養人才的基本需求,尤其應該重視實踐技能和全球視野的強調。4.5對雙語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和創新。需要注意的是,我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不具備雙語教學的天然環境,為了適應這一基本國情就必須在日常教育中著手創造較小的雙語環境,并為學生提供海外實習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學發揮雙語教學的作用。

5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財務管理課程的雙語教學在時代的進步和變遷中已經成為歷史的必然,面對國際交流和貿易日益頻繁的基本情況,只有加強對人才的培養才有可能滿足時代進步的基本要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培育,包括質量和數量方面的雙重關注,還應該編訂合適的教材,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雙語教學模式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晁偉紅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胡煒,蔣堃.高校雙語教學實踐初探[J].改革與開放,2008(18).

[2]呂沙.財務管理專業雙語教學的探討[J].商業會計,2010(19).

[3]鄭海英.國際財務管理課程雙語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