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財務共享內部控制研究

時間:2022-12-19 03:03:09

導語:民辦高校財務共享內部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高校財務共享內部控制研究

摘要:由于辦學的性質,民辦高校一般難以獲得國家的財政支持,所有的盈虧都由學校自己承擔,因此,金融風險的管理應該特別嚴格。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基于內部控制的一種使用方法,可以使財務共享模式下民辦高校的財務風險管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介紹了民辦高校內部控制和財務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財務共享模式基于內部控制的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財務共享;民辦高校;內部控制

民辦學院和大學是指國家以外的個人或社會、銀行建立的高等教育組織機構。私立學院和大學并不依賴于國家的財政,自食其力,自負盈虧。因此,民辦高校需要在早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由于缺乏財務共享機制,無形中加劇了民辦高校金融方面的風險。形成內部控制的制度是規范財務共享模式下民辦高校的內部管理的方法,特別是內部控制的財務上,這對財務共享模式下民辦高校的財務的風險管理有很大幫助?;趦炔靠刂泼褶k高校的財務的風險管理,有助于控制財務共享模式下民辦高校的金融風險管理,形成規范的財務管理體系,避免民辦高校的金融風險。

一、民辦高校的內部控制現狀

(一)內部控制的環境。內部控制的環境包括影響學校內部的控制的內部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指的是學校的教職工以及學生,外部因素是指學校的外部監督對于財務共享模式下民辦高校內部管理控制工作的約束。在這個階段,大多數民辦學校都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對于規范財務共享模式下民辦高校財務秩序的重要性,再加上學校的領導不重視內部控制,認為內部控制只是財務管理部門的職責,使得財務共享模式的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招生工作是民辦院校的生命線,民辦高校更側重招生工作,而對于規范財務共享模式下民辦高校的內部控制的建設工作缺乏應有得關注。社會對高校的關注也是教師的力量、校園的建設等,不能形成對民辦高校內部控制的有效監督,使得民辦高校的財務共享模式大多流于形式。(二)內部的控制體系。內部控制制度是內部控制實施的基礎,但目前大多數民辦高校沒有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高校的工作沒有有效的分工,形成一個標準化的工作流程。特別是財務共享模式下財務運轉審批工作在開展過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財務共享模式內部控制制度,很難落實負責人的問題。此外,由于沒有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因此無法有效評價教職員工的工作,無法形成長期的激勵機制。(三)監督的體制。監管系統是指審計方面部門的監督系統,是審計部門開展的有效的監督和內部控制方面的工作,一些民辦高校缺乏相應的內部管理方面的內部性監督,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不嚴格,難以充分發揮財務共享模式的作用。一些民辦高校不設立內部審計部門,或者即使建立但不作為,部門形同虛設,未完成有效的審計職責,所以在金融工作中的問題不能被發現和及時處理,導致內部控制失效。

二、財務共享模式下內部控制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財務共享的特點。1.運營的成本方面的特點。監控系統是指審計部門的監督,開展有效的監督和內部控制工作的審計,一些民辦高校缺乏內部管理相應的內部監督,無形中增加了民辦高校財務共享模式的風險,為了能夠充分的調動財務共享模式下民辦高校資金的流動頻率,需要引入內部控制來規范民辦高校的財務行為。然而,在實際的民辦高校財務共享模式的運轉過程中,我們能夠看到民辦高校運營成本大幅度的上升,之所以存在這種現象是因為財務共享模式下民辦高校的資金應用需要對接多個渠道,這些渠道源自于各個不同的民辦高校,由于缺乏合理的信息交流,無形中增加了民辦高校資金應用審批的難度,導致民辦高校在使用資金時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以至于民辦高校財務共享模式的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與此同時,財務共享理念主張的是“共享”,在共享理念的影響下,民辦高校在使用資金的過程中容易產生不合理、無秩序的現象,導致大量的資金被浪費,難以切實做到“花一分錢辦兩分事”的目標,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的約束,無形中放大了財務共享模式下民辦高校資金應用的風險,為民辦高校正常的運轉埋下了風險。2.信息管理方面的特點。信息高度系統化管理是共享模式的特征之一。這里提到的信息管理包括原始數據流,會計信息加工,成品數據輸出和保管。財務共享模式下民辦高校的資金將會構成一個完整的應用鏈條,通過歸集各個民辦高校的資金使用情況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與統計,突出民辦高校中資金使用比重較高的模塊,從而有利于合理的規劃民辦高校的資金用途。與此同時,借助于財務共享模式還能夠實現資金的統一管理,民辦高校發出資金調用的請求,而財務共享模式下的大數據平臺能夠根據這些請求進行分類歸納,實現集中資金辦大事的目標。不僅如此,財務共享模式的應用需要依托于大數據共享平臺,借助于大數據共享平臺能夠實現民辦高校資金收支的全方位分析,以此來作為內部控制的切入點,有利于內部控制的優化調整。(二)財務共享現狀存在的問題。1.信息管理和維修方面。(1)管理權限的申請及維修流程目前,在權限方面所面臨的共享服務的主要問題之一是應用,維護和權限的監督。職工是否應該申請一定的權限,通常只能由直接主管審核,也沒有定期進行審查。然而,系統維護團隊不會在系統中執行授權或在更改操作之前進行二次審核,也不具有對應于每個職位的參考權限列表。這種情況的危害是,授權審批的責任通常是由一個人負責,無形中放大了財務風險。(2)操作系統的效率差目前財務共享往往面臨著操作系統效率低下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系統信息的負載量過大,使系統運行慢,這在會計期末核算期數據的流轉量大,在線人數多時尤為明顯;數據的查詢方式單調,難以實現多方面的查詢,難以直接滿足財務共享的需要;系統對整體業務的包含程度低,大量的工作依然需要手工加工完成等方面。這些操作系統上的弊病往往使很多公司的財務共享只存在于名義上,事實卻淪為各業務單元的會計人員集中辦公的場所,沒有做到用高效的流程支持會計處理。當前民辦高校的財務共享模式大多流于形式,其本身“共享”的理念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之所以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民辦高校的財務共享模式對于操作系統有著較高的要求,且需要實時的跟蹤民辦高校的資金流動情況,無形中加劇了民辦高校的財務共享模式操作系統的開發難度,再加上投入成本較高,使得大部分的民辦高校往往出現望而卻步的局面。2.人力的資源方面。(1)組織和架構較差,垂直度高有的主管只領導下級員工,掛空白頭銜,人員晉升有時不考慮整體結構的合理性。這種情況并不特殊。因此,團隊結構具有高度的垂直、復雜審批的流程、員工職位稱號混亂等問題,使團隊管理的效率大大降低,工資、福利等成本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混亂的組織結構使得其審批時權限的分配存在風險。為了滿足替代工作的需要,一個組長的待命權力的機構往往配備了另一個主管,他或她的工作與他或她無關,使授權審批控制受到威脅。(2)晉升的效率低下促進效率的差異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時間的效率差,另一種是有作為員工獲得的收入不合理。時間的效率來看,一般的業績考核周期通常是每年兩次,分為評價中后期終端。促銷,調整薪酬,發放績效獎金等等,經常會出現在今年年底,并針對誰曾經服務滿一年的員工。中期評估的作用是總結和修訂工作目標為今年上半年,和推廣的概率是非常小的,而且是可能的個人在隊中只有十分突出貢獻推廣。出現的一個問題是,假設二月進入職場的一名工作人員,他很可能會錯過這個可以在年終績效考核存在促銷的數量因服務時間一周年。被授予晉升前雇員的公司的第一個促銷僅可在進入第二年年底,相當于兩年的服務出現。對于員工自己,常常會因為這樣的系統存在的理解和失去的工作積極性的一部分,這樣的工作態度可能有問題。(3)崗位的可調換性弱“職位替代”制度的置頂,需要與基層員工溝通了大量的設計,也是當前面臨的財務共享的挑戰。一旦作業的替代人員不到位,對個人的依賴程度依然沒有大幅減少。所以,整個過程仍然沒有從個人行為影響自由,嚴重限制了包括不兼容崗位的分離和控制,授權和審批的控制,財物的保護和控制,績效的考核控制等的實施,使企業內部控制面臨的挑戰。同時,在人員變化的情況下,它的負面影響,不僅影響了整個過程,但甚至可以影響到客戶的需求。

三、針對財務共享模式下內部控制問題的對策

會計信息是財務共享的一個重要特性,提高信息的維護和提高安全效率,它是落實不相容崗位的分離控制,授權審批的控制執行至關重要,會計系統的控制,財物和安全性控制的內部性控制的財務方面共享。(一)信息的安全方面。權限的設置和維持共享服務,確保不兼容崗位分離和控制,授權和審批的控制,會計系統的控制,財物保護的控制等活動的起點。這是內部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前面提到的,會計信息的系統化已成為必然,而傳統的紙質式憑證和單據的狀態正在逐漸減弱。因此,提高操作運行的系統效率是適應時代的做法,不斷提升效率的方法。在成本投入受到限制的前提下,管理者需要把重點放在提高系統運行的效率上。專業、效率、用戶需要系統的程度的技術支持。團隊必須提高工作的效率。技術型支持團隊有兩種模式選擇:一種是技術和支持外包給供應產商;二是請自己支持的工作隊伍。第一種模式成本較高,有更專業的服務;第二種模式成本較低,但你可以完成整個的組織結構,還有更多的調用。財務共享下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情況進行選擇。不管你選擇什么,一定要目的,有自己的技術支持,不能使用僅僅一個人。(二)人力資源和管理方面。組織的扁平化,不僅實現了組織的精簡,而且實現了資源和權力在組織中的有效化配置,以及系統和變化。鑒于在企業中的應用,使企業能夠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作出及時的反應,同時企業本身的穩定性和效率??傊?,該組織的扁平化對有效的實施內部的控制,系統的變化,企業戰略,流程再造和質量控制有積極影響。(三)工作流程的管理方面。工作流管理涉及多個控制活動,如經營分析的控制活動和財物保護的控制活動的實施,加強過程管理,加強內部的控制監督。工作流程的不斷優化離不開員工的奉獻精神,創新意識其他因素。財務共享員工,知識型員工的代表,經常拿薪酬和福利。與非知識型員工相比,更注重的是個人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優化的過程本身恰恰是體現員工自身價值的平臺。

四、結語

金融風險管理是高校的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沒有嚴格的金融風險管理,這可能會導致大學的資金無法正常流轉,出現經營的危機等問題。對于民辦學校,應增強內部性控制和預算的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率,提高辦學的整體水平,并合理規避金融風險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李立國,鞠光宇,王春雩.民辦高校如何實現“非營利性”——以防范非公平關聯方交易保證“非營利性”的制度設計[J].教育發展研究,2018,38(23).

[2]李華軍.高校內部財務治理影響因素及治理成效分析——基于54所高校的問卷調查[J].會計之友,2018(07).

[3]胡俊.基于內部控制的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管理觀察,2016(23).

[4]郭新,鄧盼盼.民辦高校財務管理與控制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4(06).

[5]應益華,戴柳.民辦高校內部控制研究[J].財務與金融,2013(05).

作者:金麗娜 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