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發展稻米產業化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思考

時間:2022-03-20 11:24:00

導語:對我國發展稻米產業化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我國發展稻米產業化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思考

今年初的中央一號文件可以說是新時期指引我國包括稻米業在內的糧食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為什么呢?因為,我國糧食業一直都是計劃管理的,雖然也曾放開過糧食市場,但因為市場的因素,因為準備的不足,很快又回到了計劃管理。這一次全面放開糧食市場,從各方面情況看,中央和國務院是有準備的,也是統籌兼顧了各方面的情況的,是中央領導人倡導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我們知道,糧食產業是一個弱勢產業,靠政府的高度重視才取得了發展,但發展更多的表現在量的上面,質的方面稍差一些,當然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我國是用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是我國的糧食價格在去年10月份之前還一直在下降,種糧農民、糧食加工企業生產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所以,中央在這個時候放開糧食市場,用市場機制調控糧食生產,對于我國在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時期恢復發展糧食生產意義極其深遠,是我國糧食由計劃管理向宏觀調控下的市場化發展的轉折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中央一號文件除了加大政府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外,對產業化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也有具體意見。文件指出“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各級財政要安排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專項資金,較大幅度地增加對龍頭企業的投入。不管哪種所有制和經營形式的龍頭企業,只要能帶動農戶,與農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給農民帶來實惠,都要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一視同仁地給予支持”?!肮膭畎l展各類農產品專業合作組織、購銷大戶和農民經紀人。積極推進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立法工作。從2004年起,中央和地方要安排專門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信息、技術、培訓、質量標準與認證、市場營銷等服務。有關金融機構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興辦倉儲設施和加工企業、購置農產品運銷設備,財政可適當給予貼息”。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業和農戶,企業和農戶成為市場主體。為更好地開拓市場,同類相關企業和農戶聯合起來,組成行業協會,通過行業自律,遵紀守法,建立行業和企業的社會信用,進行有序競爭,是發展和提高社會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我國稻米生產能力的量上已能基本滿足需求、豐年有余的情況下,要在質上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需求,既重視加工技術的進步,又重視品種品質的對口和種植環節的品質保障,產業化是最好最快捷的路。我國千家萬戶規模小實力弱的稻農,要更好地面對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引進先進實用的科技,結成稻米專業經濟合作組織,依靠稻米專業經濟合作組織,也是最好最快捷的路。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迅速,目前已達148萬家,其中稻米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有多少,沒有數據,從看到的介紹看,似乎不是太多。但也有一些做得較好的稻米產業化啟動稻米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稻米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帶動稻米業發展的事例。從企業帶動來說,這兩年新成立的黑龍江北大荒米業、第一家米業上市企業湖南金健米業、浙江溫州虹豐糧農開發有限公司也都帶動了一大批農戶。浙江溫州虹豐糧農開發有限公司是國企控股、種糧大戶、農場、農科所及農技人員都有參股的公司,1998年,公司通過良好的經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種糧大戶除獲得售糧收入外,還從公司利潤中獲得利潤。從縣級協會來說,黑龍江慶安的綠色稻米協會、江蘇射陽的大米協會是成功的典范,浙江衢州市衢江區的優質稻米產銷協會也做得不錯。最近幾年,一些省級稻米協會/學會或糧食或糧食工業或食品協會/學會的大米專業委員會開始建立,如浙江稻米產銷協會、湖南稻米協會、寧夏優質稻米產業化協會、吉林食品學會大米專業委員會、江蘇糧食工業協會大米專業委員會等。2003年9月,中國作物學會水稻產業分會在杭州成立,分會掛靠中國水稻研究所,常務秘書處設在《中國稻米》編輯部。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正在籌備建立大米分會,中國農技推廣協會也在籌備成立優質稻米促進專業委員會。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雖然,中央已經為農產品產業化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保證,但在具體運作時,由于牽涉到各方面利益的關系和新舊體制轉換的陣痛,也不會一帆風順的,特別是稻米事關稻和米兩大環節,而傳統上稻和米又分別由農業和糧食部門管理,牽扯是難免的。

從市場機制的發展和政府管理的長遠方向看,農業和糧食行政管理的合一化是無疑的。糧食作為農業最大的一部分,歸于農業管理是較好的(名稱仍可獨立),但因為糧食在政府管理中的極端重要性,其地位顯然也要高于農業行政部門中的一般部門,只是糧食的管理也將會從單純的市場管理向糧食的市場、生產、加工全方面管理發展,這是理想的方向,也將會是不以一般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方向。

無論如何,市場將會以其固有的規律發展。稻米產業要滿足市場的需要、要取得優質高效的發展,必然要求注重品種、種植、加工、營銷各方面的聯合,稻米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要運作好,也要吸引相關的企業和人員參與。稻米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只有做到既為政府的糧食安全宏觀調控和稻米行業的發展大局服務,又為會員單位的“市場開拓、科技創新、改善環境”服務,才能取得良好的發展。對糧機企業來說,要求有大米企業感興趣,而對大米企業來說,最關心的是大米市場怎樣,生產哪些,怎樣生產質量高,在當前對大多數人們來說已解決溫飽水平的情況下,要滿足人們吃好和吃得安全、吃得營養的需要,與品種育種、種植技術的關系就很密切了。所以,稻米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就要努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才會吸引企業和人員。當然,國家、省、縣各級的情況不同,服務的側重點自然要有所區別。國家、省一級應側重交流、信息服務、評比等,市、縣、鄉甚至村級應側重市場營銷、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