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控制中控制環境
時間:2022-03-16 11:09:00
導語:企業內部控制中控制環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控制環境的定義和地位
控制環境是影響內部控制建立和發揮作用的各種內外部因素的總稱。由于任何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都必須基于一個特定的環境中,離開這個特定的環境,內部控制就是空中樓閣,控制環境的好壞影響和決定著內部控制建設的質量,影響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如果控制環境惡劣的話,會增加內部控制的成本甚至會使其形同虛設。優良的控制環境不僅可以強化內部控制的效果,同時也可以降低內部控制的成本。因此,控制環境在內部控制中支持、影響和制約其他因素發揮作用,是內部控制建立的基礎,在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起著基礎性關鍵作用。
二、控制環境的具體內容
從企業內部來看,控制環境主要包括:
(一)組織結構
企業經營的目的在于實現整體目標,企業的組織結構則旨在提供規劃、執行、控制和監督活動的框架。
(二)董事會與審計委員會
1.董事會
對于內部控制而言,一個積極、主動參與的董事會相當重要。因而,如何實現董事會對經理人員的監督是企業日常監督中最為重要的環節,這種監督一旦失效,經理人員侵犯所有者利益的事便會頻繁發生。
2.審計委員會
審計委員會是董事會決策與監管的重要支持機構。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有助于強化董事會的職能。
(三)管理哲學、風格及企業文化
1.管理哲學與管理風格
管理層的管理哲學及管理風格,包括整個企業管理方式、企業管理階層對法規的反應、對企業財務的重視程度以及對人力資源的政策及看法等,這些都深深地影響著內部控制的成效。
2.企業文化
由于文化本身具有無形性、軟約束性、相對穩定性和連續性等特性,企業文化始終以一種不可抗拒的方式影響著企業。
(四)其他控制環境因素
1.經營者素質
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制于內部控制體系制定者及實施者的素質、操守及價值觀影響,關注經營者的素質體現了內部控制設計實事求是的態度。
2.權責分派體系
企業組織機構給企業經營運作與控制提供了一個合理的框架,執行這些工作的主要還是企業員工。因此,企業組織設立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權責分派,它涉及企業的所有員工,必須通過建立與控制有關的具體標準和工作程序來完成。
3.信息系統
企業應當設立一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系統。一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系統可以使企業及時掌握運營狀況和組織中發生的事情。信息系統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一般而言,企業信息系統包括企業財會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
4.人力資源政策及實務
公司員工的能力、誠實品性以及對員工的管理是控制環境的主要因素。COSO報告特別強調“人”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如果公司員工不誠實或者能力不夠,內部控制結構將無法發揮作用。而人力資源政策是保證企業計劃實施和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直接影響企業每一個人的業績和表現。
三、控制環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一)從當前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看,內部控制建設中控制環境主要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大多數管理者對內部控制不夠重視,無法以身作則帶頭嚴格遵守內部控制制度,逾越控制,濫用職權,企業內部人控制現象較為嚴重;對職工培訓只重形式不重實質,管理者建設薄弱;管理者自身素質還無法滿足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需要,經營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
2.沒有設立以董事會為主體的內部控制機制,建立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或是雖設立董事會但董事會沒有全面行使其應有的職權,履行其應有責職,無法真正起到約束經營者日常行為、保護股東和其他利益團體利益的作用。
3.企業組織結構尚未達到現代化企業管理的要求,存在組織與組織之間各自為政、互相推諉、人浮于事等現象;企業內部權責分派體系不清晰,貫徹執行不到位。
4.多數企業還無法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未充分認識到員工的品行和素質對企業的重要性,未真正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員工的素質還有待提高。
5.外部控制環境方面,現階段,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還存在著市場分割、政企不分、行政壟斷等弊端,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還無法嚴格遵循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無法按經濟規律辦事;法律體制還不完善,法制化的程度、制度與制度之間的配套以及銜接還有待加強;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如遵紀守法、客觀公正、敬業愛崗等還無法形成風氣。
(二)控制環境的改善,包括內部控制環境和外部控制環境的改善,必須靠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來完成
1.企業外部環境的改善,政府應當做到:加強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要加強法制建設,盡快填補法律空白,并不斷完善制度之間的銜接與配套,以優化法律環境。提倡遵紀守法、客觀公正、敬業愛崗等一系列好的道德風尚,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以優化道德環境。
2.企業內部環境的改善,企業必須做到:管理者應重視內部控制,認真組織和領導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內部制度;重視員工教育、培訓,強調團隊精神;改變經營風格達到穩健、務實;實行科學、務實的經營管理方式。設置并完善以董事會為主體的內部控制系統,全面行使董事會的職權,履行董事會的職責,充分發揮董事會監督、引導作用。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設置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并實行權、責分明的責任制度。
以人為本,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制訂員工培訓計劃,培養員工忠實、勤奮的品質和良好的敬業精神;制訂良好的用人政策,實行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提高員工向心力和凝聚力。
采用科學、合理、實用的管理控制方法,包括采用全面預算管理、戰略成本管理及責任會計系統、采用完善會計系統的政策或控制措施,采用有助于調查偏差期望值原因并予糾正的糾正程序或措施等。
由于內部控制環境受內部人影響很大,所以內部控制環境的完善,還必須靠國家的外部引導。國家對某些影響內部控制環境要素的優化如加強董事會的建設等,應通過制定制度或提出指南,引導企業完善;并逐步完善約束、監督管理者的外部機制,給企業管理者以適當的壓力和動力,引導管理者自覺提高和完善內部控制。
總之,控制環境在內部控制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內部控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在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系統的過程中,應加強對內部控制環境及其形成過程、條件和它的作用的深入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 上一篇:企業清欠工作中存在問題
- 下一篇:企業員工責任感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