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對公司運營的影響

時間:2022-08-28 04:14:00

導語:新會計準則對公司運營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會計準則對公司運營的影響

2006年,國家財政部頒布了由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和應用指南組成的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該準則體系遵從與國際趨同的原則,對我國經濟業務各個層面可能涉及的經濟業務會計處理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規定,有較好的指導作用。如今,新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已有幾個月的時間,其作用和影響值得關注,更為關鍵的是根據,要能從一部龐大的會計準則體系中條縷出對現代公司運營有用的信息,從而有效指導現代公司的運營與管理。具體來說,新企業會計準則從宏觀經濟環境、微觀企業運營以及企業經營理念等方面對現代公司產生深遠的影響。

宏觀層面:有利于構建完善和諧的外部經濟及市場環境

新企業會計準則采取了更加注重經濟實質,更加注重國際趨同,更加注重價值創造的基本思路,這將對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及經濟環境產生深遠影響。

第一、改變了國民生產總值GNP的計量基礎

新會計準則改變了單一計量屬性的現狀,引入了公允價值等多項計量屬性,可以大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決策相關性和可靠性,而我們整個國民經濟(以國民生產總值GNP衡量)的計量基礎離不開各個企業反映的會計數據,因而新會計準則的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整個國民經濟的計量基礎,使各項數據的可用性大大增強。

第二、有利于優化企業外部市場及經濟環境

新會計準則體系全面,對會計業務處理的規定嚴密而規范,同時加強了與國際規定的趨同,增強了信息的可比性,這不僅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和法規體系,提高經濟運行質量,而且有利于加強國際交流。

微觀層面:有利于提高現代公司運行與管理的質量和效果

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主要規范企業在進行相關經濟業務時的會計處理,其頒布對微觀公司運行具有最為具體和明顯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更能促使經營者立足戰略關注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新企業會計準則由利潤表觀向資產負債表觀轉變,投資者將更加關注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對于企業經營者和財務會計人員來說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新企業會計準則更強調對于企業資產負債表日的企業財務狀況的真實反映,而不簡單關注企業的損益情況;更強調企業盈利模式和資產負債的運營效率,而不僅僅是結果;更關注企業今后的增長潛能,而不是一時的報表繁榮;更注重于資產的質量以及揭示各種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權利義務,這一變化決定了企業經營者必須更加關注公司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制定可操作的長期戰略并穩步推行,追求公司價值的真實增長,而不是靠投機或粉飾獲取一時的“繁榮”。

二、更能促使經營者重視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新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可予以資本化,這對于機械裝備和科技研發支出較多的高科技類企業有積極的影響,業績的優化可以減輕經營者在開發階段的利潤指標壓力,從而提高他們在研發投入上的熱情,提高科技企業乃至所有企業的自主創新意識,為長遠可持續發展夯實技術基礎,使企業進入發展的良性循環,提升公司價值。

三、更能促使經營者拓展思維實行國際化融資和并購

新企業會計準則在絕大多數條款上采取了與國際準則趨同的做法,這不僅有利于不同投資機構、企業和個人的價值評估國際化,而且增強了境內外資本市場信息的可比性,降低了投資者了解國內外企業基本信息的成本,從而可以有效推動投融資理念的國際化。具體來說,一方面,國內經營者在理解國際資本市場的要求及法規方面更加透徹,且會計信息趨同使得海外上市融資更加便利,風險更小,這將大大拓寬中國企業的融資渠道,提高國際資本運作的技巧;另一方面,信息的趨同將使海外并購更為現實,中國企業國際化的通道在直接投資設廠比較困難的前提下,應更多運用資本運作的技巧,進行海外并購重組。

四、更能促使經營者調整公司布局強化風險管控意識

新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債務重組利得可以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規定企業合并應由注重母公司理論向注重實體理論發展,強調凡是母公司可以控制的子公司不論持股比例如何均要納入合并范圍,即使所有者權益為負的企業,只要持續經營也要納入合并。這一方面為困難企業通過債務重組提升業績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又迫使集團必須正面旗下的劣質公司,積極采取并購、重組和資產置換等方式解決經營困境,扭轉其對總體利潤的不利影響,而這些措施的采取將有利于公司風險的防范。此外,新企業會計準則對風險管控意識的提高還體現在對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品的具體規定上,新的金融工具分類區分交易性和投資性兩類,而衍生金融工具納入表內并以公允價值計量,都是經營者不得不重視公司的風險管控,做好風險防范工作。

五、更能促使經營者在信息優勢下做好投資融資安排

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最突出的改變體現在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以及會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化上,能較好地遏制會計信息失真。一方面,通過對存貨計價方法的調整,去除后進先出法以及規定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減值準備不允許轉回,而大大壓縮了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另一方面,通過加大對關聯交易的披露力度,改變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計價方法,采用賬面價值計價,并且擴大合并報表的合并范圍等措施可以較好地抑制關聯方操縱行為,這些改變將能防止盈余管理及會計舞弊等信息失真的現象。如果實現預期的效果,則各個企業的信息真實性大大提升,同時公允價值的引入有利于提升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有利于大大提升公司的信用地位和知名度,從而能較為便利地進行銀行貸款、發行股票、發行債券以及取得商業賒銷信用等融資安排,拓展資金來源;此外,整體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有利于企業選擇合適的投資對象,便于企業整體的投資安排,提高投資收益率。

理念層面:有利于培育成熟的經營理念和理性的發展思維

新企業會計準則不僅在具體經濟業務的操作上作出詳細規定,而且在良好的經營理念和發展思維的形成上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第一,會計目標的調整將大大突顯公眾利益至上原則

此次準則調整后,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由傳統的“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需要”轉化為“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這樣的目標轉化體現了決策有用論的重要,要求企業經營者必須重視公眾利益,重視為他們的決策提供相關的信息。而一個企業開始真正關注公眾利益是一個良性發展的開端,經營理念的成熟將從不同的層面提供公司的價值。

第二,引入股份支付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提升內在價值

《企業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準則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當前證監會推行的股權激勵政策而出臺,它規定實施股份期權獎勵要以公允價值計入成本或獎勵費用,并且不可以抵稅,這在短期內看會對當期利潤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而從動態上看,股權激勵是一種針對高層經理人員的長期激勵手段,有利于理順股東和經理人員的利益關系,促使經理班子將隱藏的利潤顯性化,從而提升企業的內在價值和經營業績。

第三,有利于強化職業人員的專業水準以及職業道德

新企業會計準則引鑒了國際會計準則諸多規定,技術難度系數有所提升,而公允價值的引入加大了職業判斷的需要,這一方面要求專業人員提高專業水準和職業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判斷的增加使得利潤操縱指數也增加,要求內部審計人員提高素質,從查賬師不斷升級為合格的審計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