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制度與會計管理模式論文
時間:2022-08-14 08:38:00
導語:現代企業制度與會計管理模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企業的特點,對我國企業現行的會計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起既與國際慣例接軌,又體現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的會計管理模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同時,不斷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關鍵詞:現代企業制度;財務會計機構;會計管理模式;會計管理體系
一、建立適應現代企業特點的財務會計管理體制
由于現代企業集團化、跨地區經營的特點,企業總機構必須妥善處理好與下屬分支機構之間的財務管理關系。處理好統一性與自主性的關系,集權與分權的關系,做到既能靈活地集中財力,保證生產重點需要,使資金得到有效使用,又有利于調動下屬分支機構的積極性。使其在保證完成總機構下達的各項經濟任務的基礎上,有一定的自主權,享受相應的經濟權益并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由于現代企業的經營范圍廣、分支機構多、物資流量和資金流量大,企業必須從商品經營為主轉變為以資本經營為主??倷C構應成為投資中心和分配中心。分支機構成為成本中心和利潤中心。要適當劃分各級管理權限,費用計劃管理,資金有償使用。以資本增值最大化為目標,為股東或投資者謀求最大的回報。
適當集中財權,強化管理。資金調度權、資產處置權、投資權、收益分配權、財力人員的任免權要集中總機構,各分支機構只有經營權,實現由分權型管理向集權型管理的根本轉變。同時,縮小管理半徑,盡量少設三級或以下的分公司,減少管理層次,有利于適當集中財權,實現有效監控。
健全內部機制,強化財務監管。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因此必須保證財務管理的權威地位。財務管理機構設置要科學,財力管理制度要健全統一,執行要有剛性,檢查、監管要到位。設立內部結算中心,以便有效融通資金和加強監控。實行公司內部財務信息聯網,提高財務監控質量。
實行目標管理,健全激勵機制。目標管理是一種以考核最終成果為核心的現代管理方式,實現對下屬分公司的績效評價與控制,是最理想的激勵方式,對調動下屬分公司的經營和管理的積極性來說,是一種強制約束機制。
統一采購物資。實行類似政府采購制度的統一采購制度,以利降低采購成本,減少倉儲費用,加速資金周轉。
二、建立符合現代企業特點會計管理模式的新要求
確立自主理財的主體經營服務地位。“政企分開”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企業已成為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具有法人資格,變為經濟實體,確立了主體地位。會計作為企業專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成為服務于企業經營和管理的理財主體,并確立了理財的主體地位。因此,應按照企業賦予它的理財職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確立自主理財的清產核資規范制度。“產權清晰”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前提。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分離組合日益頻繁,企業間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滲透,單一的國有企業將向合資、合作、聯營、承包、股份制、集約化公司等多種企業組織形式轉化,這樣必然帶來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產權的轉移和變化,形成價值形態的變化和流動。
確立自主理財的資金管理運作中心。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說到底都是資金運動的過程。而資金運動既有起點,又有終點;既有實物形態,又有價值形態;既有動態,又有靜態(相對而言)。因此,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時,從理財的角度,如何全方位管好資金的變化與走向,是建立現代企業會計管理模式的關鍵所在。
確立自主理財的成本核算管理網絡。建立現代企業會計管理模式,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做好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目標成本中心;二是要建立成本核算體系;三是要建立成本考核制度。要以責任成本為重點,形成成本管理系統網絡。
確立自主理財的效益目標考核機制。建立現代企業的會計管理模式,根本目的,就是實行集約化管理,確保效益目標的實現。因此,企業財會工作要以追求最大效益為理財重心,建立效益目標考核機制,做到優化資金使用效能,以最小的消耗獲取最大的效益。?
確立自主理財的決策參與管理機制?,F代企業制度下企業自主經營和管理的主體地位,決定了會計為其服務的主體地位。會計是反映資金運動全過程的,企業的一切經營和管理服務的主體地位尤為重要。
三、對我國企業現行會計管理三種模式的比較分析[1]
就加強企業會計管理而言,主要是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建立和健全會計管理制度,及時、準確地反映企業資金運行和經營狀況,做到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其中更重要的是完善企業會計管理體制包括會計人員的管理和會計企業管理兩大部分。會計人員管理涉及選用、考核、獎懲等,會計業務管理包括財務收支計劃、會計核算、會計監督與分析、日常會計基礎工作等。建立和完善企業會計管理體制,必須體現出先進、合理、高效的原則,使會計管理職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綜觀我國企業現行會計管理的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分散型管理模式,即會計人員和會計業務由各責任單位領導與管理;第二種交叉型管理模式,即會計人員由責任單位領導與管理,會計業務由企業會計部門領導與管理;第三種是統一型管理模式,即會計人員和會計業務統一企業會計部門領導與管理。下面就這三種會計管理模式作一比較分析。
其一,分散型管理模式。目前相當一部分企業采用這種管理模式,它的特點是:會計人員和會計業務由各責任單位領導與管理,會計人員在核算第一線,有利于會計人員比較全面地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資金運行狀況,對責任單位的會計人員參與企業管理,堅持會計核算的相關原則提供了有利條件。?由于會計人員和會計業務受控于責任單位,在會計核算上易導致按責任單位的意圖辦事,而不顧全企業整體利益。如在責任或成本核算上,該進入當期成本的而不進入,甚至亂攤、亂擠成本;在責任利潤核算上會出現虛列成本減少利潤,或少列成本虛列盈利,該處理的損失得不到及時處理。同時又因會計人員自身利益與所在責任單位的利益息息相關,容易發生會計人員不按會計制度去處理會計業務。有的會計人員害怕打擊報復或怕得罪領導,不敢堅持原則和制度,使會計監督職能無法履行。由于各責任單位的工作和企業會計部門的工作配合不夠,使一些急辦的事不能及時落實與處理,影響會計工作的整體效率。同時,由于會計人員缺乏,一些業務素質不高的人員從事了會計核算工作,必將影響核算質量。此外會計核算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也難以得到保證。?由于企業把實現整體利益作為首要目的,把獲取局部利益只是作為一種保證手段,而推行責任會計核算旨在強化會計管理,確保企業的整體利益。在這種分散型管理體制下,各責任單位的人、財、物三權融為一體,各自為政,企業也就無法實行有效控制,整體利益得不到保證。權衡利弊這種模式往往弊多利少。?
其二,交叉型管理模式。它的特點是:由于會計業務歸企業會計部門領導與管理,對會計人員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業務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條件?,F代企業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而人和事兩者又必須緊密結合,才能有效地實施管理。所以這種交叉型管理模式不符合行為科學管理的原則。管理體制上的這種交叉模式,容易造成既管又不管的局面,往往出現對已有利的就管,有矛盾和困難時就互相推諉,易造成工作混亂。?
其三,統一型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克服了上述兩種模式的不足之處,能有效地發揮會計職能和作用。它的特點是各責任單位核算機構是企業會計部門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會計部門的派出機構,為各責任單位服務,同時執行好會計職能。這種統一型的管理體制,有以下三大好處:?各責任單位的會計管理受企業會計部門統一領導,給會計人員實行會計監督創造了條件,有利于會計人員執行制度,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會計人員業務素質通過企業會計部門直接考核、評比和獎懲,有利于會計人員鉆研業務、提高技能,做好會計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企業會計部門實行計劃、資金、制度、管理等方面的調節與控制,在擴大責任單位生產經營自主權的同時,有利于實現企業的整體效益。
四.建立適應現代企業特點的會計管理體系[2]
根據我國企業的會計實踐和現代企業的要求,企業會計管理體系應該分為一般會計,責任會計和管理會計三個層次。
一般會計即傳統意義上的財務會計,它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具體會計準則》及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處理企業各類賬目,按時向稅務部門與社會保險等部門交納稅費。一般會計是企業會計管理體系的基礎,它完整地記錄企業經營活動的收支情況,并通過分類賬、損益表、利潤分配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向外報送財務報告,為企業的管理層財務分析與決策提供可靠的財務信息,同時提供投資者(國家)和股東作為投資的參考。
在西方現代管理會計中,責任會計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產生,主要是通過解決企業內部會計管理上責任不清的問題,以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二戰以后,特別是60年代以后,隨著社會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大公司對內推行了分權管理,事業部制應運而生。對事業部制的管理控制,在會計方面主要就是依靠責任會計。事業部制的核算、控制、考核等,無一不是采取責任會計的方法進行的。在我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的普遍推行,如目標管理、指標層層分解與考核、廠內銀行結算等,豐富了我國責任會計的內容
管理會計是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積累資料,以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為主,面向未來的規劃和控制日常發生的一切經濟活動,為企業領導決策提供數據資料。它主要通過對企業價值的預測、計劃、控制和決策,包括企業財務目標的制訂、利潤規劃、財務預算的編制、財務控制與成本控制、投資決策和融資決策,新產品開發預測和銷售預測等,為加強企業管理,參與決策服務。
參考文獻:
[1]陳慶鋒,孫宏亮,曹曉黎.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會計管理模式[J].農場經濟管理,2006,5:49-51.
[2]孔祥來.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細則模式[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4.89-94.
- 上一篇: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論文
- 下一篇:獨家原創:統計局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