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6 04:12:00
導語: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會計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由于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社會分配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會計人員在多種壓力和利益的驅動下進行造假,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不斷出現,由此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該論文闡述了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及作用,分析了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的幾點改進意見。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1.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及作用
1.1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1.2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會計職業道德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作用。一是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二是會計職業道德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三是會計職業道德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四是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提高素質的內在要求。
2.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2.1法律監督機制不完備。由于稅務機關、工商管理、審計機關、民間審計等外部監督機構不能堅持原則,監督檢查缺乏有力的手段和措施,有的在執法過程中摻雜了部門和個人的私利,沒有嚴格執行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準則,對于錯誤和故意造假行為不予指明,有的還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導致監督弱化,為會計作假提供了有利條件。
2.2會計從業環境使會計人員進退兩難。會計人員受聘于單位,從單位領工資,其衣食住行,升遷獎勵都依靠他的工作業績,一旦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發生道德沖突時,會計人員很難堅持原則,否則便有下崗的危險,當前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絕大部分都是單位負責人授意、指使、聯合會計人員編制虛假會計信息所造成的,所以會計人員要堅持職業道德,外部法律環境存在很多不足,對堅持原則的會計人員的法律保護和保障制度還遠不夠。
2.3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的力度不夠。首先,在現階段我國的會計教育體制中,學校的教育只注重學生的智育及會計專業技能的培養,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人格培養不夠重視,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宣傳教育以及違背職業道德造成的嚴重后果教育不足,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淡薄。學生走上社會后職業道德缺陷愈來愈明顯。再則,一年一度的會計人員繼續再教育也很少有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造成其從事會計工作時道德欠缺。
3.針對問題提出幾點改進建議
3.1健全和完善會計監管機制。
3.1.1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讓法治與德治相結合。進一步完善《會計法》及各種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立法的科學性和執法的可操作性。明確規定對違法亂紀行為的處罰,切實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讓那些膽敢造假者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加強法制教育,促使會計人員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道德選擇和道德評價模式,從而自覺地調節自己的行為。
3.1.2加強管理機構和社會輿論的監督。財務工作的外部監督機構稅務機關、工商管理、審計機關、民間審計等執法部門要維護執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充分發揮其對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與指導作用;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利用電視、報紙、廣播、雜志等各種大眾傳媒工具,大力宣傳和表彰優秀會計的品行,譴責少數會計的不道德的行為,借助社會輿論的贊揚與批判,調動會計的榮辱感和道德良心,培養會計知善知惡的能力,引導會計棄惡揚善,在全行業中造成一種遵守職業道德光榮、違反會計職業道德可恥的濃厚氛圍,促使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風尚深入人心。
3.2加強對單位領導的法律和職業道德教育,凈化會計職業環境。在全社會的范圍內大力提倡遵守職業道德光榮、違背職業道德可恥的社會風尚,特別重視培養和提高企業法人和高層管理人員的道德覺悟,以正為“政”,以德為“官”,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響人,以典范的行為感化人,表彰和鼓勵以身作則引導會計人員遵紀守法的行為,對威逼和強迫會計人員弄虛作假的強權給予嚴厲懲罰。同時建立信用檔案。前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同志明確指出:“……加快建立企業、單位、中介機構信用檔案,使有不良行為記錄者付出代價,名譽掃地,直至繩之以法”。目前,我們信用檔案建設還是空白。盡快建立信用檔案制度,將違反誠信及不遵守職業道德的單位和個人記錄在案,以便公民隨時查詢,從而逐步增強單位和個人的誠信意識。給會計人員履行職業守則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3.3加強會計學歷教育、繼續教育中的職業道德教育。
3.3.1會計學歷教育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專業的知識教育,而且也要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了解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及會計職業面臨的道德風險。提高運用道德標準判斷是非的能力,為達到上述目的,可設置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作為會計專業的必修課,上課過程當中可以結合當前會計行業的具體情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分析解決產生道德沖突的解決途徑和方法,培養并樹立起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履行監督職能的自覺性,成為一名又紅又專的合格人才。
3.3.2加強會計繼續教育中的職業道德教育。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使會計人員有組織的進行會計知識更新的教育和培訓活動,同時也是強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貫穿于整個會計繼續教育的始終,在會計繼續教育中應讓會計人員熟悉會計工作的理論及發展趨勢,樹立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貫徹誠實守信不做假賬的精神,同時讓會計人員了解各項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使他們全面了解會計人員的權利和義務,從而更好的遵守會計職業道德,使之更好地為社會經濟服務。
總之,在會計領域,只有形成了揚正抑邪、褒善貶惡的社會輿論,才能收到職業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全體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會計人員只有進一步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牢固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讓“誠實守信”這一道德規范深深植根于每個會計人員的心中,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水平才會躍上一個新臺階。在我國現階段,為了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開展與之相適應、相配套的現代會計道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亦相當迫切,這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呼喚,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孟凡利.會計職業道德,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2]楊君偉.《重構會計教育體系》《中國財經報》第210期
[3]《財務人員法律責任認定與處理實務全書》吉林音像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年2月
[4]1998年1月23日財會字[1998]4號《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
[5]張朝宓、蘇文兵編著.《當代會計實證研究方法》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12
[6]王合喜、董紅星.會計職業道德問題研究,財會月刊,2004(2
- 上一篇:公司中層干部述職報告
- 下一篇:電教高級教師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