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6 04:23:00

導語: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論文

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影響企業經營的環境日益復雜,只有高度重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建設問題,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工作的各項經濟業務及相關崗位的控制,才能從源頭和制度上保證經濟活動的有效進行和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包括財務控制、預算控制、實物資產控制、風險控制、信息管理系統控制五個方面。

一、實施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

1.管理科學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含義是建立和完善包括科學的領導制度和組織管理制度在內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而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和組織管理制度又是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會計管理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和各項經營活動。因此,建立一套科學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僅能夠極大地提升會計管理水平,也會極大推動企業的物資采購管理、生產消耗管理和商品銷售等方面的管理,從而有利地促進企業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保證企業科學管理要求的實現。

2.貫徹落實新《會計法》的需要。目前,財務會計工作出現的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為此,新《會計法》對建立會計控制制度做出了原則性的規定?!稌嫹ā访鞔_規定:“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而內部會計控制是保障這一規定的第一條防線。會計核算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沒有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會計核算的質量就難以保證。

二、當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

1.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不完善

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在內部會計控制內容上未引起高度重視,因而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仍存在不相容職務未得到分離的現象。雖然有些企業也建立了相關的內部會計控制系統,但總的來看,仍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一是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組織不健全;二是偏重事后控制;三是重錢財等有形資源的控制,輕人員素質、信息等無形資源的控制。目前也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對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殘缺不全或有關內容不夠合理,如會計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當,業務交叉過雜,會計人員兼職過多、職責不明,會計的事前審核、事中復核和事后監督程序無相應的的制度規定等等。

2.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內部會計控制失效

近幾年來,會計隊伍迅速擴大,會計人員就業壓力迅速增大,但主管部門對會計人員的思想教育、業務培訓等方面的后續教育遠遠沒有跟上,根本起不到提高會計人員素質,警示會計人員的作用。因此,部分會計人員為了自身的生存,違心地順從領導意圖辦事。更有少部分會計人員甚至為討好領導,在弄虛造假上幫著出點子,造成會計信息失真、財務報表被歪曲等。

3.外部監督的缺失

為了加強財經紀律,強化對企業經濟活動合法合規的監督,我國已形成了包括如財政、審計、稅務、證券監管等部門的政府監督及注冊會計師、社會輿論等的社會監督在內的企業外部監督體系。然而,如此大的一個監督體系其執行監督效果實際上卻是很不盡人意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各種監督的功能交叉、標準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橫向信息溝通和共享,未能形成有效的監督合力。二是各種監督沒有按照設定的目標進行,有的甚至從局部和本位出發,以平衡預算和創收為目的,突破制度法規紅線,發現問題不及時糾正處理,使應有的監督力嚴重弱化。三是不規范的執業環境和不正當的業務競爭,以及對注冊會計師監督不力,造成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違反執業操守、不能堅持會計執業準則,“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現象屢有發生,使得“經濟警察”的經濟監督的作用遠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

三、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對策

1.要建立完善的組織結構和權責分派體系

在我國,有相當多的企業未建立財務總監制度,這也是限制內部會計控制發揮作用的原因,因而要普及財務總監制度。財務總監是由所有者委派或聘任的,其人事和經濟利益獨立于企業經營管理之外,故其可以客觀公正地提供經營者的真實信息,同時對企業重大交易、資產變動等擁有審批權;并能夠對經營者進行有效地監督控制,對不合理的會計行為予以及時制止,對重大財務問題及時向所有者匯報。

.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⑴加強企業內部牽制制度,并在內部牽制中必須采取工作輪換制,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牽制的效果。⑵加強企業財務制度,建立科學、嚴密的企業財務制度是安全、有效的財務管理的基礎。特別要加強財務工作崗位責任制,如審批、出納、實物負責、收支事項及憑證的核準等崗位。⑶加強企業內部稽核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并將內部稽核、審計人員從會計、財務人員中分離出來,直接對董事會負責,這樣才能發揮內審人員的作用,監督和保護企業的財產安全,監督企業朝著合理、合法的良性方面發展。

3.強化企業內部審計控制

要合理定位內部審計機構。審計部門的地位應高于其他職能部門,獨立于被審計部門,這樣才能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否則只能形同虛設。審計部在業務上對審計委員會負責并向其報告工作,在行政上對總經理負責并向其報告工作,這種雙重負責的組織形式有利于內部審計作用的充分發揮。同時還要明確內部審計人員的具體權利(包括參與權、檢查權、建議權、處罰權等),以利于審計職能的有效發揮。

4.強化外部監督與約束機制

我國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監督(如財政、審計、稅務、證券監管等)和社會監督(如注冊會計師、社會輿論等)在內的企業外部監督體系。要加強政府的監督力度以及政府的權威性,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實施。要加大執行力度,對不能加強企業自身內部控制、違反法律法規導致企業目標沒有實現的,應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責任。通過中介機構,依據獨立審計準則,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對企業的財務報告進行評估,及時發現企業有失“公允”及其不當的會計行為,對企業實施會計控制。鼓勵、支持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對企業違法違紀行為曝光,以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