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會計監督職能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3 08:30:00
導語:財政部會計監督職能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會計監督是財政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財政部門的法定職責。本文在對當前財政部門履行會計監督職能的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就如何有效履行該項職能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財政部門;會計監督;思考
會計監督是財政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會計監督、規范會計秩序,是《會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賦予財政部門的法定職責。如何正確認識使命,履行好會計監督職能,做到守土有責,是擺在各級財政部門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結合基層財政部門在履行會計監督職能方面的一些實際工作,就如何履行好該項職能作些思考,并提出若干建議。
一、財政履行會計監督職能的現狀分析
(一)對會計監督認識不到位
1.受傳統認知理念的影響,一個普遍的認識是財政部門的主要任務是負責財政收支,特別是財政資金的分配,因此,財政部門的核心工作還是抓預算的編制、執行,對會計監督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對會計監督工作形成了“可抓可不抓”的工作意識。
2.對會計監督工作內容存在簡單化的認識。當前,會計監督與會計信息失真客觀上存在著力量懸殊的問題,再加上每年也僅以文件的形式布置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從而形成“會計監督就是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就是查幾家會計師事務所或企業,查賬就是到現場翻翻賬”的認識。
3.受編制和人員的限制,沒有太多的人員從事專職會計監督工作,在實際操作中,這項職能放在了財政監督科,從而在認識上又進入了一個誤區,即“會計監督就是財政監督科的任務,再進一步也就是財政監督科1—2個人的事情”。
(二)會計監督執行有偏差
1.沒有綜合性的執行方案。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往往被視為會計監督的全部,什么都往里裝,沒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綜合性的監督方案,實現綜合治理。在實際操作中,只是機械式的執行上級文件,完成上級下達的檢查任務,為文件而文件,為執行而執行。
2.監督有畏難情緒?;鶎迂斦块T的工作與行政事業單位接觸得多,不同于國稅、地稅部門與企業有廣泛的接觸,覺得會計監督沒有稅務稽查、審計檢查那樣的知名度和威懾力。
3.檢查方式單一。主要是采取重點檢查的方式進行,沒有很好的日常檢查與之相配合。此外,在檢查對象上也不是很平衡,存在著企業或會計師事務所多,而行政事業單位少或沒有的現象。
4.檢查處理力度不夠。雖然有《會計法》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出臺,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更多的是采取責令整改的方式以及“只對事不對人”等,造成檢查處理過輕的問題。
(三)會計監督成效不佳
1.因受限于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的特定對象,全年的檢查任務也就是1—2家。先且不談檢查的質量如何,單在會計監督的面上就存在過窄的問題,談不上量的勝利,對會計信息失真施力不夠,從而也就無法提高會計監督的知名度和成效。
2.會計信息質量檢查這種一筐式的檢查與當前會計監督面臨的形勢極不相稱,相反,由于太追求目的意義,而降低了對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工作等問題的關注度,給人一種欲速不達的感覺。
3.沒有建立與稅務、銀行、審計、紀檢、檢察等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沒有形成一種會計監督工作合力,一定程度上處于一種孤軍奮戰的境地。
(四)會計監督隊伍不強
1.從量上講,受編制限制存在著人手不足的問題。另外,在個別會計監督崗位上存在著借用事業人員和無行政執法證的問題,為會計監督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2.從質上講,隨著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化,會計要實現與國際接軌,以及企事業普遍實行會計電算化,對會計監督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具有法律、計算機、會計等綜合知識積累的會計監督人員不多。
二、對做好會計監督的若干建議
(一)明確職責,樹立會計監督新觀念
一要充分認識到履行會計監督職能是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和責任,若不履行是法律所不允許的,為此要承擔法律責任。二要充分認識到會計監督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是整個社會誠信建設的重要內容。三是要將會計監督當作財政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以綜合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為目的,樹立會計大監督的理念。
(二)整合資源,形成會計監督合力
一方面,要形成以財政監督科為牽頭單位,其他科室通力合作的監督運行機制。另一方面,要爭取稅務、審計、監察、檢察等部門的聯合,建立健全案情通報制和案件移交等制度,互相支持協作,形成一種全方位監督格局。如通過所得稅匯繳清算,掌握被檢查對象成本費用核算的真實性和涉稅項目的合法性等;通過紀檢監察對腐敗案件的查處,實現前期介入,發現被檢查對象在內控制度建設方面的漏洞等。此外,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等形式,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最大程度地爭取社會公眾的理解,并建立健全舉報、保密制度,擴大工作影響力。
(三)堅持創新,改進會計監督方式
一要做到重點檢查與日常檢查相結合。財政部可在全國范圍內布置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而作為基層財政部門應該結合當地實際,每年推出1—2個檢查主題,如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檢查等,將會計監督的基礎性工作做實、做大和日?;?。二要通過建立健全有關會計法律法規,引入計算機技術,對企事業單位和會計人員建立會計誠信檔案,并實行動態管理和網上查詢,進一步增強執法剛性。對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管理可以借鑒交通警察在駕駛證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實行12分制和扣罰規定或對相關負責人實行有償會計知識培訓等,以增加會計違法成本。
(四)加強培訓,提高會計監督效益
一要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作為財政部門,要通過各種形式,將會計從業人員培訓落實到位,提高他們的從業水平和職業道德,為會計監督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二要加強對會計監督隊伍的培訓。除業務知識外,還要注重培養他們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嚴格遵守監督人員職業道德,樹立財政人的良好形象。
【參考文獻】
[1]李視友.論財政部門對會計工作的監督[J].會計之友,2008,(1中):86-87.
[2]董寶生等.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探析[J].財政監督(綜合),2008,(7):40-41.
[3]楊成新.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現狀與改進建議[J].財務與會計(綜合版),2008,(11):20-22
- 上一篇:水利局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總結
- 下一篇: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