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對地質勘查實現會計監督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1 05:03:00

導語:怎么對地質勘查實現會計監督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怎么對地質勘查實現會計監督研究論文

【摘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監督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變化,地勘單位將接受國家財政撥款的日益減少和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兩大挑戰,作為地勘基層單位如何做好當家理財、提高單位經濟效益顯得尤為重要。針對新時期會計監督現狀,本文嘗試性的提出一些監督方法。

【關鍵詞】地勘單位會計監督會計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地勘單位將逐步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經濟實體過渡,市場的競爭已發展成為綜合實力和管理水平的競爭,因此建立和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強化會計監督是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宏觀財務政策在具體執行上的落實。會計監督意義重大,它可防范弄虛作假,真實地反映地勘單位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可保證會計資料的準確和完整,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可堵塞漏洞,防范鋪張浪費,減少損公肥私和貪污盜竊等違法現象的發生和國有資產的流失;從微觀上還可為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服務。

一、地勘單位會計監督現狀

在地勘單位日常的財務工作中,經濟上出現紕漏問題時,人們往往怪咎會計人員,這實際上是不公平的。現在的許多地勘單位都存在著監督不力的現象,違反財經紀律、財務制度的現象屢禁不止。會計監督不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1)人們對會計監督必要性的認識比較模糊。盡管《會計法》有明確規定,但在新形勢下,究竟還要不要會計監督,還存在不少的模糊認識。有人提出:在兩權分離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環境中,會計人員只要盡力提高本單位的經濟效益就可以了。有的單位領導認為:現在是(經理)負責制,單位的一切經濟活動均由法人代表決策,即法人代表向國家(主管部門)負責,會計只要服從就是了。一部分會計人員則認為:會計人員的前途和利益同單位緊密相連,會計人員的地位低下,“胳膊擰不過大腿”,只能隨波逐流。這些錯誤認識在社會上頗有影響,這就使人們對會計監督不力的狀況見而不怪了。(2)現行的會計管理體制使會計監督缺乏組織保證,雖然現代法規規定各級財政部門管理本地區會計工作?!稌嫹ā返诙聦嫳O督的要求也十分明確。但會計人員的任免、晉級、升薪、獎金、分房權均在本單位領導手里,由此以來,會計人員在監督領導的行為時,不得不先考慮個人的利益,監督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力度。(3)部分會計人員缺乏應有的任職條件使會計監督的職能難以實施。一些財會人員對財經紀律、財務制度的觀念淡薄,貫徹不力,一些單位領導長期輕視會計工作,把會計看作是算賬的工具,在選用會計人員時,常常以“聽話”、“貼心”為標準;一些會計人員對自己的要求也不高,有時涉及個人利益竟忘記了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忘記了會計的監督職責??梢?,造成會計監督不力的主要原因是認識問題、體制問題和素質問題的綜合反映。

二、實行有效會計監督的重點與方法

1.以經濟效益為監督重點。地勘單位實施會計監督,除了一般的監督內容外,其重點應放在對經濟效益的監督上來。這是因為:第一,經濟效益是一切經濟活動所追求的最終目標。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和最佳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是經濟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地勘單位實施的決策、監控管理及其運行機制都是圍繞提高經濟效益而進行的。因此,會計監督亦應以經濟效益為重點。第二,會計監督是否有力和有效,只能通過經濟效益的變化來證明會計監督有力和有效,地勘單位的經濟效益就必然能夠提高;反之,單位的經濟效益就必然低下。可以說經濟效益的變化是檢驗會計監督是否有力有效的晴雨表。第三,會計主體規定了會計監督的內涵。改革后的會計準則中,其會計主體假設是企業,而原來的規定中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則偏重于代表國家。會計主體既然是企業,那么會計監督的重點顯然是本單位。公務員之家

2.有效的會計監督方法。(1)加強《會計法》的宣傳,從組織上支持和保障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會計法》第四條第一款“單位領導人領導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和其他人員執行本法”的規定,各級財政部門和企業上級機關應在廠長(經理)中開展《會計法》的宣傳和貫徹,像普及《公司法》、《勞動法》那樣普及《會計法》的宣傳和學習。對于違反財經紀律、財務制度、弄虛作假、瞞上欺下的企業,首先要追究其領導的責任,使企業領導能真正認識到會計監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遵守、維護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2)要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有效地擔負起會計監督的職責。會計人員對本單位實行會計監督是一種法律責任,也是法律賦予的權利。會計人員一方面應在企業法人代表的直接領導下,按照企業決策方案的要求組織財務收支,確保經營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應該按照《會計法》的規定,對本單位的經濟活動行使監督的職能。因此,提高會計人員自身的素質是實施會計監督的重要條件。(3)加強會計工作的組織管理,效仿現代企業制度,盡快完善會計管理體制。對尚未完成轉制的地勘單位,其財務主管應由上級主管部門直接任免,向上一級領導機關負責。聘任的會計人員必須具備《會計上崗證》,并根據企業規模具備相應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其會計報表必須經過指定的權威機構的審計鑒證;同時,企業內部應該設專門的審計,并且獨立于財務部門之外,直接受隊長(經理)的領導。各級財政部門要定期對《會計證》進行檢查,對嚴重違反《會計法》的財會人員注銷其《會計證》,取銷其任職資格。對會計無證上崗的企業予以處分。(4)要加強社會監督,充分發揮財政、審計、稅務機關的監督職能。會計監督是經濟監督的基礎,企業是否按法紀來從事經濟活動,除加強企業內部的監督外,還要通過強化外部監督來完成?!稌嫹ā返闹匾獌热葜唬褪琴x予了包括審計、財政、稅務在內的各部門監督指導會計工作的責任,加強外部監督有利于從全局出發組織經濟活動,有利于微觀經濟效益與宏觀經濟效益的統一。為此,審計、財政、稅務機關要加大對企業的監督力度,一旦發現有故意違反行為要從嚴懲處。外部監督的健全和發展是對企業內部監督的有力支持。

三、小結

總之,隨著地勘行業改革的逐步深入,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在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同時,將迫切需要自我約束機制,以求得自我發展。實踐證明:越是改革開放,越要加強企業管理。而會計監督正是加強企業管理、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只要我們從各方面重視會計監督,認真執行《會計法》,堅決維護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就能使會計監督更好地服務于改革開放以及企業的經濟發展,使會計監督成為企業經濟活動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在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新形勢下,地勘單位會計監督的重點必須轉移,作用和地位必須提高,工作應當抓緊,方法應當有所改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地勘單位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