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會計制度的會計科程對比
時間:2022-04-27 09:46:00
導語:新舊會計制度的會計科程對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06年10月30日,財政部相繼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應用指南是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包括對《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等32項具體準則的進一步闡釋,以及對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做出的規定。本文就新舊會計準則的會計科目進行簡單比較。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中的會計科目依據企業會計準則中確認和計量的原則制定,首次涵蓋了各類企業(銀行、證券、保險、租賃、建造承包商、農業等)的交易或者事項,使整個科目體系更加系統,完整,更能體現與國際的趨同。新的會計科目體系在原會計科目體系的基礎上作了不少增減??颇康念悇e在原來的五類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類,即共同類,包括5個會計科目:清算資金往來、貨幣兌換、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項目。企業在不違反會計準則中確認、計量和報告規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增設、分拆、合并會計科目。企業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項,可不設置相關會計科目。對于明細科目,企業可以按新準則規定自行設置。企業也可結合實際情況自行確定會計科目編號。本文就新舊會計準則的會計科目進行簡單比較(除銀行、證券、保險、租賃、建造承包商、農業等行業專用的科目外)。以下科目按列報的先后順序進行對比。
新準則科目名稱舊準則科目名稱簡要說明
一、資產類
庫存現金現金科目變更,核算內容不變
交易性金融資產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短期投資刪去,部分內容并到“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
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材料采購物資采購科目變更,核算內容基本不變,新科目核算企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
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可以變更,企業也可以單獨設置“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科目。取消分期攤銷法。
包裝物
持有至到期投資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新增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包括劃分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金融資產。
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不變,但賬務處理變化較大。
投資性房地產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投資性房地產。
長期應收款新增,本科目核算內容包括融資租賃產生的應收款項、采用遞延方式具有融資性質的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等產生的應收款項等。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
長期債權投資刪去,債券投資在“持有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中核算。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總賬科目不變,增加“待攤支出”明細科目,核算企業在建工程發生的管理費、征地費、可行性研究費、臨時設施費、公證費、監理費及應負擔的稅費等。
累計攤銷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計提的累計攤銷。
商譽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合并中形成的商譽價值。商譽發生減值的,可以單獨設置“商譽減值準備”科目,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資產科目變更,核算內容也有所變化。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二、負債類
交易性金融負債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承擔的交易性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
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科目合并,核算范圍擴大,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增加“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等
應付福利費
應交稅費應交稅金變更,核算范圍擴大,本科目核算企業按照稅法等規定計算應交納的各種稅費,增加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等。
其他應交款刪去,原來核算的“教育費附加”并到“應交稅費”科目,其余并到“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遞延收益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在以后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
待轉資產價值刪去
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資產變更,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負債。
三、共同類
衍生工具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衍生工具的公允價值及其變動形成的衍生資產或衍生負債。
套期工具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開展套期保值業務(包括公允價值套期、現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套期工具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資產或負債。
被套期項目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開展套期保值業務被套期項目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資產或負債。
四、所有者權益類
庫存股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收購、轉讓或注銷的本公司股份金額
五、成本類
研發支出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研究與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設“費用化支出”、“資本化支出”明細科目。
六、損益類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以及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業務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收入科目不變,核算范圍擴大,增加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捐贈利得等;減少固定資產盤盈利得。
其他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變更,核算內容基本不變。
營業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科目變更,核算內容基本不變。
銷售費用營業費用科目變更,核算內容基本不變。
管理費用管理費用核算范圍擴大,包括企業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后續支出,因此包括企業生產車間(部門)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
資產減值損失新增,本科目核算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所形成的損失。其中應收賬款、存貨、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計提的減值損失可以轉回;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成本計量)、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商譽等計提的減值損失不得轉回;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交易性金融資產等不計提減值損失。
所得稅費用所得稅科目變更,核算內容基本不變,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可設“當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明細科目。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不變,增加固定資產盤盈利得,即企業如有盤盈固定資產的,應作為前期差錯記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 上一篇:剖析管理變革新經濟環境下的思考
- 下一篇:信息管理和搜索的現狀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