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會計在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及作用

時間:2022-06-29 04:59:00

導語:談論會計在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及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會計在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及作用

會計是經濟管理的組成部分,凡是有經濟活動的地方,都離不開會計來進行管理。隨著我國的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迫切需要會計的職能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以適應我國經濟環境的變化。所以,現代會計的職能不能只局限于記賬、算賬、報賬,而應當反映經濟過程,分析經濟情況,監督經濟活動,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F就如何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發展,本文就會計在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研究。

會計管理是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會計管理。“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這一著名論斷早已被實踐所證明?!稌嫹ā返闹贫ê褪┬?,使我國會計工作開始步入法制化的軌道,對規范會計行為,維護財經紀律,改善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會計的正確反映能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會計是利用價值形式和專門方法對經濟活動及其成果進行核算的,既是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反映,也是為了對未來的經濟狀況進行預測和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所以說,會計是和企業的管理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密切相關的。所以,企業要想真正的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扎扎實實地整頓好會計的基礎工作,發揮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職能作用,從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只有加強會計監督,才能提高經濟效益。

會計監督,是指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對財務計劃、財經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會計監督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堵塞經營管理中的各種漏洞,促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會計工作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通過自身的工作,通過企業的收入和支出,通過檢查各項綜合性指標的執行情況等渠道去監督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經營結果。例如,利用成本和費用指標去考核和監督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情況,利用流動資金指標去考核和監督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或商品的儲備情況,利用利潤指標去考核和監督生產經營成果等等。因此,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及時檢查財經制度執行情況,不亂攤亂擠成本,合理運用資金,合理儲備物資,提高生產效益,縮短生產周期,加強市場預測,克服盲目生產,減少庫存成品積壓,疏通流通渠道。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的潛力得到充分地發揮,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只有實行會計分析,才能找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途徑。

會計分析是運用會計核算提供的資金、成本、利潤等一些價值指標體系,去考核企業對財務計劃的執行情況。從而客觀地評價某一時期的經營狀況,提出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和措施。一般來說,會計分析可通過實際數與計劃數的對比去分析計劃的完成情況,通過本期與上期或先進水平對比,去分析企業本期生產經營活動的好壞,找出與兄弟單位的差距等對發現的問題再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就能鑒別工作中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從而總結經驗,揭露矛盾,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措施。

四、只有會計參與經濟預測和決策,才能防止失誤。

隨著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企業由單純生產型逐步轉向了生產經營型,這就使企業的經濟預測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由計劃經濟逐步轉向市場經濟的今天,企業要改革,要推出名優新產品,就必須進行預測前景,然后才能進行決策。做這項工作是離不開會計的,因為會計工作具有信息靈,接觸面廣,綜合反映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特點;還可以利用在實際工作中掌握的大量經濟數據,結合其它有關資料,如統計資料、業務資料、生產記錄本等,對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做出比較正確的估價,從而使企業決策不致于出現大的失誤,最終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五、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

搞經濟核算、改善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都離不開會計。具體到一個企業、一個單位。也是這個道理。因此,建立健全以產權明晰、權債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特征的現代企業制度、轉變政府取能,改進和轉化宏觀調控體系,建立法制嚴明,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都離不開會計、而且都必須特別發揮好社會工作的職能作用:

首先,會計人員是會計法律、法規、規章的主要執行者和實施者。在貫徹執行會計法律、法規和其他財經法紀中承擔重要責任,并發揮重要作用。會計工作是財務收支的“關口”,對于維護投資人,債權人,其他利益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都負有重要責任。一方面要嚴格執行我國的法律法規,按統一的財政、財務制度辦事,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另一方面又要依法維護本單位的利益,為本單位的增收節支精打細算,把關守口,出謀劃策,為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其次,會計核算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會計工作要講究生財、聚財、用財之道,精打細算開辟財源提高效益。會計工作不僅是事后的記賬、算賬、報賬工作,而且要在提高本單位的經濟效益上下功夫。通過自己的業務活動,運用計劃、預測、控制、監督、考核、分析等手段,使資金得到最合理、有效的利用,以較少的支出,取得較大的經濟效果,最大限度地杜絕浪費,改善經營管理。

最后,會計是經濟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信息是經濟管理的重要信息。對市場經濟下的現代企業而言,管理的重心在經營,經營的重心在決策,而決策的正確與否取決于會計信息的質量以及對信息的正確分析運用。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是會計工作者的天職。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準確、完整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會計法》各項規定的基本出發點,也是為本單位經營管理、業務活動和國家宏觀經濟管理以及投資人、質權人等提供真實、準確、完整、可靠的會計信息的重要保證。因此會計人員都要以遵守職業道德為基準,以維護法紀的尊嚴為己任,嚴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客觀如實地反映經濟業務,做到核算有據,賬真表實,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并通過有序的核算,使會計信息真正的為經濟管理決策服務。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經濟管理通過會計核算能夠提供管理信息,通過會計對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監督和控制,能夠促進經濟活動按預期目標進行,使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既然會計工作有如此重要的職能作用,就必須盡快改變那種單純記賬、算賬、報賬的老模式,而著眼用現代化電算手段來提高會計人員工作效率。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

需要在思想上有一個提高,作風上有一個轉變,財會人員要從過去的事后反映變成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把財會工作深入到技術領域、生產領域、滲透到經營管理全過程中去,從技術改革中挖掘潛力,講求效益;從發展品種,提高產品質量,狠抓銷售環節中去增加收入;從完善經濟責任制,正確處理國家、企業、職工三者利益關系中去調動生產積極性,促進經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