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思會計信息的質量
時間:2022-08-04 11:28:00
導語:淺思會計信息的質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信息其真實性和有效性在宏觀調控以及微觀管理,促進企業效益發展等各方面都有著巨大的作用,這將直接關系到財務信息使用者做出的經濟決策是否有效合理。本文首先分析了影響會計信息的重要因素,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善會計信息市場和加強信息監控的有效措施。
一、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其主要的影響因素
第一,會計的信息市場已成為市場經濟中必要的組成部分,我國市場經濟還是不夠完善,會計的信息市場同時存在著信息不夠完整,無法跟進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當前,我國的會計信息披露在操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
(1)會計信息的質量不夠高,存在不真實和不相關的一些信息。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在利益驅動下,故意造假并且會計基礎的工作又不扎實,會計核算的程序出現誤差導致信息存在著差異。
(2)信息的使用者不是很成熟,其主要表現在一是對會計的信息利用不是很充分,經驗的管理、投機的心理較為嚴重;二是信息的反饋不力,從而導致會計缺少有序運作的信息市場。目前,我國的企業會計信息是企業編制的,并是向社會進行公開的。企業的會計信息作為一種公共的產品為廣大信息的使用者進行免費提供,會計的信息有與其他的公共產品同樣的公共性以及外部性的相關特點。這導致會計信息的提供者不能通過市場來出售產品,也不能收回其成本,取得企業利潤,甚至有的時候會因為提供了真實的信息而造成損失,所以很多企業失去了真實公布會計信息的相關積極性,導致目前會計的信息質量不高。針對會計信息來說,其向外進行披露后,會對別的公司以及個人產生一些直接或者是間接的影響。這導致了披露真實信息的一些公司也逐漸只披露一些利好的信息,而對不利信息進行隱藏,粉飾真實的會計信息。這樣會導致社會資源無法優化,市場喪失效率。
第二,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其行為也影響到會計信息的市場。會計的信息市場其有效性的關鍵點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有無遵循市場運行一般的規則,是否成為了市場環境之下能動的主體。在會計信息的市場上,政府是國民經濟調控者,是作為會計信息最大的使用者,也是會計法規和制度的相關制定者、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的所有者等。而市場的有效性其中一個表現是經過“無形的手”來作用,從而達到某利益的均衡的。政府成為宏觀經濟調控者的角色,在市場失靈的時候介入市場。而政府多重的身份一定會顧此失彼,不能成為有效性的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在資本的市場中信息的需求者大都是大、中、小的股東。大股東對于真實的會計信息其需求是最迫切的,因為我國公司治理的結構是比較特殊的,大股東對于公司常常有絕對控制權,董事會一般是按大股東意志來進行決策,大股東會蛻變成信息制造者,而不再是原來意義的會計信息的需求者。這會導致會計的信息市場無法按照市場的規則進行運行,會計信息的需求者尚且不成熟,導致會計信息的市場喪失了強有力的相關監督者,會計的信息也就無法透明。要避免會計信息質量的問題,要借助市場自身力量,形成對于會計信息較為強有力的專項監督,促進會計信息的質量不斷提高,實現社會的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
二、如何構建和改善會計信息的市場
1、要培育并建立好職業經理的人才市場,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對于經理層的錄用、選拔、解聘應完全的按照市場化的原則來進行,在這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下一定能促使經理層自覺的努力經營,抑制出現操縱企業會計報表的不良行為。
2、建立并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制度。完善的企業內部制度可優化公司的治理結構,調整每個相關利益者其權利以及責任,能有效規范會計的信息披露。以企業的經濟利益最大化作為目的,進行分級功能的定位體制,相互進行監督,并確保會計控制中目標的一致性。并憑借董事、監事以及經理間相互的監督進而實施內部的監控,憑借資本市場和經理人才的市場以及產品的市場進而實施外部的監控。
3、完善企業經營者約束以及激勵的機制,完善公司的經理層具體的運作機制。全面的推行聘任制,并加強對企業經營者相關的制衡和約束,經過直接的監督、間接的監督以及制度約束從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將經理人自身利益與公司命運相連在一起,使經理人能自覺實現并改善企業業績,從而確保會計的信息質量。
三、加強企業內部會計的信息監督,提高對財務的監控力度
首先要嚴格的規范日常的核對制度。建立并嚴格的實施相關的會計記錄以及日常的核對制度,這是加強企業的會計監督中重要的內容。日常的財務核對制度有賬證的核對、賬賬的核對、賬表的核對、賬實的核對等。日常的核對制度對于確保會計記錄其真實性、完整性、正確性有重要作用,能確保企業會計的內部控制其有效性。會計人員需具備較高的管理風險的能力。隨著當今知識經濟飛速的發展,會計人員所面臨的經濟活動將會更為復雜,這就需要會計工作人員能在確保職業謹慎性以及規范性時,也能從整體角度出發,用科學分析的方法,找出進行解決的辦法以及思路。讓企業會計的監督能有效得以執行。要落實好經濟工作中各個環節、各個崗位的相關工作職責、工作的程序、職責的權限、制約的措施以及手段。同時公開辦事的制度和程序,堅持保證手續的齊全,層層進行把關,用制度來進行管理,做到防范于未然。內部約束的機制其前提條件是建立并健全內部的控制制度,無規矩就不成方圓,關鍵要通過制度來依法管理,發揮出內部的會計監督職能。其次,發揮出財稅的監督整體性、源頭性的優勢。改變以前的觀念,將財政監督和管理貫穿于財政工作中每一環節。要將事后的監督管理作為重點,向事前的審核、事中的監控以及事后的檢查稽核進行有機的結合轉變,構建多環節以及全過程的財務監督的管理格局,發揮出財政部門的監督職能作用,可采取多種的形式以及手段,確保收支兩條線”的管理,并杜絕小金庫的出現;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其真實性和可靠性。
企業信息是企業信息市場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在我國的市場化程度逐漸提高的發展過程中,會計信息的披露需要不斷進行規范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 上一篇:議比較教學法的運用
- 下一篇:行動導向英語教學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