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委托的建議與策略
時間:2022-10-08 11:20:00
導語:會計委托的建議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級會計委托,是新形勢下規范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提高村級財務公開水平的有效載體,是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的合法權益,改善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舉措,對鞏固統分結合的農村雙層經營體制,增強農村集體經濟實力,促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從一些地區在實施村級會計委托服務的情況上看,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為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對鄉鎮核算中心的運行機制進行探討。
一、實施村級會計委托情況
推行村級會計委托服務以來,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特別是長期以來缺乏專業會計人員,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賬目混亂,債權、債務不清,缺乏可靠會計信息等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以筆者所在的鄉鎮為例,2009年開始推行村級會計委托工作。實施工作中,鎮成立了村級會計委托工作領導小組,并組建了以鎮農經部門為主的村級會計委托核算中心,設置總會計、會計、出納、審核等多個獨立工作崗位,明確核算中心工作職責及各個崗位職責,同時,配備相關的財務電算化設備;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財產清查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等。到2010年末,全鎮轄15個村民委員會2個社區居委會中,有16個村(社區)簽訂村級會計委托代管協議書,經清理完成委托代管資產873.27萬元的移交工作,并以各村(社區)為單位分設賬務、獨立會計核算進行代管。在會計核算與處理上嚴格執行《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及有關財經制度,使用省統一印制的收據票據;規范了開支票據,杜絕了“白條”抵庫的不良行徑;明晰產權,健立資產產權臺賬,進行登記管理;規范債權債務管理,有效地管理債權債務不清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杜絕了不良債務的發生;編制可靠的會計信息資料,徹底解決了以往無會計信息或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
二、村級會計委托代管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機構不健全,隊伍渙散
目前,各鄉鎮都已建立起村級會計委托服務機構,可有的只是一種擺設,缺財會人員或財會人員極為不穩定,甚至,存在著村級會計委托服務機構只有一個人的現象,工作難于開展好。財會人員絕大多數屬兼職的,而且沒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經驗不足。
(二)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一是現金管理中,規定村委會備用金控制在500元以內,村民小組備用金控制在200元以內的,難于運作;二是集體資產產權登記管理中,缺乏統一完善的操作程序,清產核資工作滯后;三是欠缺村級“一事一議”籌料管理制度,籌料管理工作難于規范。
(三)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素質低監督不力
民主理財小組成員文化低、為群眾維權意識不強,難于履行好其職能。民主監督發揮不了作用,特別是對開支的合理性、非生產性支出過大等的問題沒能把好關。
(四)法律意識淡薄,私設小金庫的現象嚴重
在實施會計委托服務工作中,有的村負責人法律意識淡薄,無視規章制度,總是抓住村集體經濟組織發生的經濟收入和不經財政的捐贈、扶持等的收入不放,私設小金庫。對小金庫的錢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五)經費短缺,運轉難
由于種種原因,中心的工作經費不到位,經費短缺成了鄉鎮村級會計委托核算中心面臨的一大難題。經費短缺業務人員培訓工作難于啟動,村、組報賬員報酬也就難于落實。
三、建議與對策
(一)加強領導,提供組織保障
村級會計委托服務,是新形勢下規范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重要途徑,是提高村級財務公開水平的有效載體。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把推行村級會計委托服務工作提到關系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和農村和諧穩定的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組織實施村級會計委托服務工作中,要統一安排部署,強化管理部門職能,組建好機構,提供組織保障,明確責任,強化措施,規范對鄉鎮村級會計委托核算中心的監督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農村財務管理長效機制,切實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提高認識
農村財務問題一直是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問題,處理不好這問題會直接影響干群關系。然而,全面推行村級會計委托服務能有效地解決農村財務問題,為此,要給予大力宣傳。在推動委托工作中,要召開村干部參加的動員會議,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確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主體地位,強調堅持“四權”不變的原則,依法,進行獨立核算,機構的財會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要通過大力宣傳,提高干部對村級會計委托是廣大農民群眾共同愿望、維護農村穩定需要的認識;要通過大力宣傳,提高干部群眾對村級會計委托是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需要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客觀要求的認識。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運行機制
制度建設是規范工作的重要環節。因此,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運行機制,確保各項制度能有效地約束受托和委托雙方的行為,促進鄉鎮村級會計委托核算中心的順利運行。
1、強化管理監督體系建設。村級會計委托是實現村級資金、資產、資源規范管理,促進農村穩定和諧發展的有效措施,其作用的發揮,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紀檢組織部門的組織領導,需要各級農經工作部門的積極努力,需要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積極配合,廣大群眾的監督認可,形成思想認識統一、機構人員到位、工作措施具體、責任明確的村級財務監控網絡體系,為村級財務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機制保證。
2、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村級民主理財小組,規范民主理財小組的職責、工作制度和議事規則。充分發揮民主理財小組的作用,來落實農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以此保證農民行使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3、建立“一事一議”籌料制度。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通過一事一議”籌集沙石料,興起公益性事業較為常見,而且比起籌資方便了大多數群眾,是廣大農民較為樂意接受的方式。但目前尚未建立或完善這項管理制度,來規范籌集沙石料等的活動。目前,在一事一議”籌集料管理中,只有參照“一事一議”籌資管理制度進行管理,然而,所籌到的材料其計價標準問題,限度標準問題卻沒有統一的口徑,給資產核算管理及工作帶來了困難。為此,建議相關部門給予重視,并制定一個統一的管理制度,以規范管理。
4、完善現金管理制度。雙江縣現行《村級會計委托服務管理制度》的現金管理制度中規定:村委會庫存現金控制在500元以內,村民小組備用金控制在200元以內的,已不適應當前工作需要,要結合實際進行調整和完善,以不違規又便利受托和委托雙方的運作。
5、完善產權登記管理制度。長期以來,村級財務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賬目混亂,集體資產產權管理滯后,因此,要以實行村級會計委托服務為契機,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工作,進行資產產權登記規范管理。鑒于,資產產權登記缺乏統一完善的操作程序,建議相關部門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此項管理制度。
(四)加強票據管理,治理“白條”問題
加強票據管理,對票據實行領用、回收的登記制度,領用時按編號登記,回收時注銷登記。非稅收入管理部門要加大對收入票據的稽查工作力度,治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對集體經濟組織的扶持、捐贈性的劃撥業務中不規范的問題。在發生扶持、捐贈、兌付獎金等業務時,會計主體雙方要落實相關票據管理辦法,尤其是撥出方要嚴格以統一印制的集體經濟組織收入票據作為核銷入賬原始憑證,不能繞過統一印制的集體經濟組織收入票據,經辦此類業務,這樣,可從源頭上杜絕集體經濟組織收受捐贈等收入不入賬的行為,有效地遏制農村財務中的“白條”問題。
(五)實行財務公開
會計委托服務機構要以村為單位,按財務公開制度要求,將編制的各村財務收支情況公開表交村委會審議通過后,及時在村財務公開欄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六)加強財會隊伍建設,不斷地提高業務素質
財會人員的素質高低是村級會計委托服務質量和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決定因素。各級黨委、政府要為其充實人員隊伍,解決人員編制問題,并保持委托服務機構會計人員的相對穩定,不得隨意撤換。同時,各級農業、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委托服務機構財會人員、村級報賬員和民主理財小組長的業務培訓,特別是人員上崗培訓,要采取定期培訓、以會代訓等多種方式進行培訓。培訓內容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民主監督及財務公開制度、村級“一事一議”制度、計算機操作及網絡化管理、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等,切實提高委托服務機構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七)提供經費保障
經費問題是關系到鄉鎮村級會計委托機構工作運轉的問題。財政部門要將會計委托服務機構正常運轉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提供工作經費保障。省、州(市)財政部門應當在財政預算中安排專項經費,專項用于縣鄉開展會計委托服務工作的人員培訓、報賬員報酬、設備購置等項費用補助,以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八)建立獎懲激勵機制
省、州(市)農業、財政部門每年要聯合對開展農村會計委托服務工作的縣進行檢查考核,表彰先進,激勵后進;縣級農業、財政部門要對村級會計服務機構及其會計人員進行評比考核。
(九)實行會計電算化,提高工作效力
村級會計委托服務,涉及面廣,工作量大、任務重,要按照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手段電算化的目標,加大投入,使村級會計委托服務機構實現會計電算化管理,不斷地提高代管質量和工作效力。有條件的地方要建立縣、鄉、村三級網絡化管理,推進農村財務管理現代化。
- 上一篇:創優工作例會講話
- 下一篇:會計應收賬款運作與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