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會計英語課程設立需求調查

時間:2022-02-02 06:08:00

導語:院校會計英語課程設立需求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院校會計英語課程設立需求調查

近年來許多高職高專院校為適應社會需求,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都為會計專業的學生開設了會計英語課程。作為學生,為了畢業后在人才市場更具有競爭力,或者為了將來能在會計領域進一步學習和深造,也很愿意學習此課程。但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由于課程設置的問題,教學的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由于會計英語課程的設置很少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大,老師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枯燥、單一。很難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會計英語屬于ESP(專業英語)課程,而ESP課程設計的出發點就在于需求分析,它是課程設置成敗的關鍵。Hutchinson&Waters認為“需求分析”有兩成意思:一層是目標需求(targetneeds),及學習者為在目標情景中能順利運用所必須學會的知識和技能;另一層是學習需求(learningneeds),及學習者為了學會這些知識和技能而必須做的一切。

筆者對于此課程的“目標需求”在《高職高專會計英語課程設置目標需求的調查和分析——企業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畢業生專業英語應用能力要求的調查和分析》一文中已經做了較為詳細的調查和分析。此文中,筆者將對需求分析中的“學習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

為了使會計英語課程的內容豐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目的。筆者對“會計英語的現狀”以及“學習者的需求分析”這兩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分析。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和目的

本次研究對象為100名在校全日制的會計專業學生。

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1)了解現在高職高專所使用的會計英語的教材、教學方法和測試方法的現狀。

(2)了解學生對會計英語的教材、教學方法的學習需求。

(3)針對比現狀和學習需求,找出會計英語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

1.2研究方法和過程

此研究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首先,對學生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此課程的意見和建議。其次,和教授此課程的教師進行討論,了解他們自己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測試方法等的看法和建議。通過對學生及老師的座談,設計出了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會計英語課程現狀的調查。第二部分關于學生學習需求的調查。第三部分是學生對會計英語課程設置的建議。

1.3數據的統計和軟件

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問卷100份,回收率100%。問卷收回后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調查結果

(1)針對教材的調查分析,結果見表1、表2。

從表1中可看出,首先,如今所示用的會計英語教材大部分使用原版教材。我們知道原版教材很多是供英語是母語的學生使用的,所以我們的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其次,從分析中可看出,52%的學生認為教材的內容不是很有趣,10%的人認為很枯燥。第三,現在所使用的教材多媒體的比例太小。

從表2中可以看出,學生希望教材的內容不但只注重知識性和實用性而且能更有趣味性,使學生學習起來更有興趣。內容編排應該從易到難、風格多樣。并且包含一些多媒體的內容。

學習完本課程之后英語水平能有所提高。

(2)針對教學方法的調查分析,結果見表3、表4。

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會計英語課程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枯燥,雖然61%的同學選擇是教師和學生練習相結合的方法,其實在我們和學生的座談中了解到,學生的練多是學生進行課文的翻譯,對于聽、說、寫等其他的英語技能的練習基本沒有。單調的教材內容導致了單調的教學方法、沉悶的課堂氣氛,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最終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從表4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希望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85%的學生認為應該教和練習相結合;45%的學生認為,會計英語教學重點應該放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上,并且希望能適當的使用電腦等多媒體教學工具,課堂教學方式豐富多彩。(如表3、表4)

3結語

從調查結構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的會計英語課程設置在教材、教法和測試方法上都存在著問題(:1)教材內容單一、枯燥,大都重視語言的翻譯,對于聽、說、寫的訓練和練習幾乎沒有。(2)單一的教材內容導致了教學方法的單一,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對課本進行翻譯、講解,很少有其他的教學方式。(3)測試方式、內容單一。大都是發一張卷子進行詞匯、語法或者是專業知識的考核,不涉及聽、說能力的測試。學生希望:教材的內容應豐富多彩。不僅只是專業知識的學習、課本的翻譯,更能夠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的綜合能力。(4)教學方法應多樣化,能使用一些多媒體進行教學。從現狀分析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分析相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測試方法也應該多樣化,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課堂參與度等的考核,而不是一考定“乾坤”,以此來更好的促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