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管理會計及發展
時間:2022-06-28 05:48:44
導語:談論管理會計及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管理會計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現代管理科學為基礎,一方面豐富和發展了其早期形成的一些技術方法;另一方面,又大量吸收了現代管理科學中運籌學,行為科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把它們引進,應用到會計中來,形成了一個新的與管理現代化相適應的會計信息系統。
1管理會計的基本特性
1.1由于股份公司的產生,在世界上一些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經營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即經營權與所有權的明顯分離。作為股份公司所有者的股東,廣泛分散于社會,其中絕大多數已遠離經濟實體,失去了支配企業經營的權利。他們與債權人的性質越來越相似:他們都同企業有著經濟利益的聯系,但不參與企業管理。這種經營者與所有者的分離,最終導致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分離。與此同時,新技術革命又使得一批新型企業大量涌現。在這些企業中,高級技術、管理人員薈萃,知識技術密集,需要大量資金,以維持不斷的技術開發與進步,向風險很大同時效益可觀的領域開拓。這些企業的管理者迫切需要一種不同于傳統財務會計信息的新信息,以幫助他們解決“風險”的收集、處理及分析難題,在戰略上進行風險決策,在整個經濟過程中進行風險控制。同時這些新信息的處理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定性分析與一般的感性分析階段,而要大量運用更為精確的定量分析方法,如概率分析、數據統計等等。出于以上宏觀與微觀兩方面的原因,管理會計應運而生。
1.2由于管理會計的產生是針對企業內部經營管理需要的,因此,微觀經濟主體的最終目標--效益最大化也就成了管理會計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圍繞“最大利潤”這一經營目標,管理會計擺脫了傳統的描述性的會計方法,不再局限于呆板的核算方式、固定的報表格式以及事后報告的傳統模式,而是向分析型會計模式轉化,更為靈活地運用許多相關學科的方法,如高等數學、運籌學、預測與決策科學、微觀及宏觀經濟學、行為科學,對企業內部、外部的一些經濟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最終做出全面預算、責任預算、預算執行及控制監督,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支持。
1.3管理會計不是一門獨立的、可分離的知識體系,而是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的,與組織體系、管理科學理論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的學科體系。從本質上講,它也仍然是一個經濟信息系統,是會計科學向邊緣會計與綜合會計發展的產物,是在財務會計基礎上有機地融入其他各相關學科的內容而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會計數學化是它的重要特征。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不僅表現在方法多樣化方面,另一個重要的不同點是:管理會計力求為企業長短期未來決策提供依據,因此傾向時間價值的利用,這就意味著將利息作為資金使用的機會成本看待,從而促使資金能夠被更有效地利用。此外,從會計主體上說,財務會計往往以整個企業作為對外報告的會計主體,而管理會計則傾向于以企業內部各責任單位作為會計主體,來衡量各部門的經營業績,并最終評價整個企業的經營活動。因此,在管理會計中,會計主體的含義是靈活可變的。
3現代管理會計的發展趨勢
隨著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日益發展,市場競爭更加激烈?,F代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對管理會計提出更多要求。經濟全球化伴隨激烈的全球競爭,科技發展迅猛,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匯率和原材料價格波動,企業迫于持續壓力不斷降低產品或服務成本,以求得生存發展,并獲得競爭優勢。企業除更加關注成本與利潤等財務指標以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重要方面。
3.1關注經理與員工的行為與激勵。現代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以人為本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管理整個過程都是由人支配完成的,管理會計的目標、方法是由人制定的,成本控制與考核是由人來實施的?,F代管理會計服務對象是人不是物。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熱情及工作效率都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成本管理的總體效果?,F代管理會計的核心是管理者的成本意識。因此重視人的行為因素,研究如何激勵人將貫穿于成本管理的全過程,是成本管理成功的關鍵所在。
3.2關注顧客。沒有顧客企業就失去了生存能力,必須考慮顧客的需要。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管理人員需不斷投入資源,使顧客滿意,進而獲取并留住顧客。管理人員應提供企業向各客戶銷售產品的獲利能力信息。在選擇業績評價指標時,應注意將客戶“滿意”等非財務指標引入到業績評價系統中,在進行決策、計劃與控制活動中,應注意以增加顧客價值為導向。
3.3關注時間。企業想獲得競爭優勢,通過縮短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與生產的時間周期,可以在競爭過程中獲得明顯優勢。所以管理會計人員應向管理者提供縮短新產品投放市場時間及縮短交貨周期所增加的成本信息,以便管理人員作出定價等決策并評價縮短時間所增加的成本能否在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
3.4關注質量。低劣的產品質量將迅速減少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份額。管理會計人員需提供與產品質量相關的成本信息,以便管理人員作出相關決策。另外,傳統管理會計的業績評價體系往往不利于員工努力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與企業全面質量管理的要求背道而馳。
3.5關注戰略。實施戰略管理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不少企業同時擁有戰略管理系統與成本管理系統。在傳統的成本管理方式下,這兩個系統幾乎是在完全獨立的狀態下運作的,兩者很少發生聯系。成本信息對戰略管理等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傳統的成本管理系統提供了不少成本信息,但不能幫助管理者作出正確的戰略決策。相反卻經常誤導決策者作出與企業所制定的戰略目標不一致的決策,為了適應戰略管理對成本信息的需求,管理會計日益重視戰略層面的成本信息。
3.6關注管理環境變遷。企業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發展。當今企業正面臨急劇變化的管理環境。因此出現了許多新的管理會計方法和手段。下面幾個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管理會計的方法、內容、行動結果:1)新法規的出臺;2)新系統、結構、實踐等出現;3)組織結構的進化;4)質量重要性的不斷提高;5)制造技術的改變;6)信息技術的發展;7)客戶服務、生產力與持續改善等。迅速變化的環境不斷推動管理會計的創新發展并增加了企業對“實時”管理會計信息的要求。
3.7關注非財務信息。傳統管理會計側重于貨幣計量信息。近年來,管理會計對非財務信息,例如質量、作業過程的時間以及那些主觀計量因素,如:客戶滿意度、員工能力等更加關注。企業只有充分考慮這些非財務信息,并將其納入到業績評價體系中,才能促使行政及員工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的一致,進而實現行業的整體目標。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及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管理會計必然從物本管理向著人本、智本管理發展;從硬管理向軟管理發展;管理的特征從科學趨向藝術;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學科建設到實際應用都將獲得廣闊的空間。
- 上一篇:車輛RAMS技術運用和實踐
- 下一篇:談論會計信息化內控問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