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研究

時間:2022-06-16 11:10:38

導語: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研究

中小企業是整個社會經濟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各國重要的經濟支柱,近年來受到理論界和企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從二十世紀經濟發展的態勢來觀察,企業的組織形態正在呈現為向兩極發展的趨勢:其一是企業的大型化以及巨型化,大企業和跨國公司在提升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增強國際競爭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二則是企業的小型化以及微型化,中小企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作用也越來越引人矚目。

一、中小企業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支柱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擁有4200萬戶(包括個體工商戶)。而這部分企業積極推動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進而大大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實力。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中小企業大大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自2008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不斷增長,同比前一年每年增漲10%以上。而中小工業企業相比上一年每年年均增長30%左右。近幾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所創造的,并且這些企業也為我國創造了相當大一部分財政收入和稅收收入。伴隨著中小企業的迅速發展,導致我國越來越多的就業崗位被中小企業所占有。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就業率。國有企業下崗職工、農民工大部分流入中小企業工作。與此同時,一些高校畢業生也逐漸流向中小企業,同時也大大提高了中小企業員工素質,并且促進了、中小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但是小企業相對于大型企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企業規模較小,經營活動簡單;第二,經營方式靈活,數量大、覆蓋面廣;第三,融資能力差,資本、技術有機構成低;第四,管理機制不健全、效率低下的特點。針對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我們進行了一份問卷調查,向31個中小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發放問卷,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論述,結果和簡單分析如下:(1)大部分公司都曾經歷過由于會計不規范而導致的問題,可見無論是否是中小型企業還是大型企業都需要規范性的會計操作。(2)大部分公司也都曾因為管理失誤而造成財務損失,可見管理是至關重要的。(3)大家普遍認為定期檢查財務人員的工作和對財務資料進行整理和清查是十分有必要的。(4)盡管大部分企業中有針對財務機制方面的監督政策,但仍然存在一部分企業沒有相關政策,并且有些中小企業甚至對于會計人員的招新沒有特定的門檻要求,這也是當下存在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5)很多中小企業中存在著分界不清的決策管理行為,程序性決策與非程序性決策融為一體難以區別,導致管理者難以做出應有的判斷,從而承擔著過多的責任。(6)相當多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專門會計機構,沒有設專職財務管理崗位,財務管理職能由會計或其他部門兼管,或者由企業主管人員一手包辦。不能充分發揮會計機構的監督管理功能。(7)相當多的中小企業為了圖省事求方便,沒有齊全的財務記錄,毛估毛算,跑冒滴漏,心懷僥幸,偷稅漏稅。利潤靠估算,很多小企業常常虛報相關費用,盡量壓低納稅額,偷漏稅問題非常嚴重。而這些現象既沒有受到內部控制,也沒有經過外部審計,存在較大紕漏和縫隙可鉆。這樣不僅給國家造成了損失,還打亂了會計行業的秩序。通過針對以上問卷調查,我們發現主要問題集中在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方面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是內部控制,為此我們對內部控制展開了討論。

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在我國,很多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內部控制薄弱,嚴重的潛在風險,導致經營虧損,資產流失,以及瀆職,甚至管理,違規行為等嚴重后果。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和財務欺詐的頻繁故障,從鄭百文航油新加坡,四川長虹,科龍事件,三鹿奶粉等情況產生的綠大地,到最近的紫鑫藥業等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河南雙匯瘦肉精事件,無不顯示出在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缺陷顯著的存在。特別是2010年以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數量遭受很短,監管機構依法查處,集體訴訟,集體退市事件,并辭去發生在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的事件,公司這些事件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有顯著內部控制缺陷和弱點。為此,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控制各類風險,已成為所有員工各企業的首要任務的領導者之一。所謂內部控制,是為實現公司的經營目標,保護公司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保證精確和可靠的會計信息,以確保經營的完善,具體原則:實施,確保,管理內部控制的經濟性,效率和經營活動的有效性。定義是應用內部控制方法來實現公司規劃,評價和控制程序的一系列措施,是管理的基本職能之一。內部控制可以防止企業內部各項管理措施存在的某些問題導致企業出現業務活動出現的資產安全以及錯誤和舞弊,以及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策略。因為內部控制可用來達成許多重要目標,所以被越來越多的人視為解決多種潛在問題的方法之一。

1.內部控制的現狀

(1)內部控制制度不規范不健全。有些企業雖然有內部控制,但內部控制制度不規范不全面不科學或有關內容不盡合理,造成有些制度形同虛設、流于形式,缺失應有的嚴肅性。(2)對內部控制制度認識不足。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是非常薄弱。企業的管理者有相當一部分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程度不夠,企業員工也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是最高管理層的事,與己無關。因為管理者認為內部控制的制度,文件和系統成堆,有些公司甚至不建立相應的內部審計控制制度,絕大多數企業不能遵循既定的規則;也有企業內部控制流于形式,內部控制系統的制度建立“在紙上,貼在墻上”,即使做了,至于能否實現,而是來自企業受利益的驅動。操作時輕管理,控制企業發展體系,使既定的內部控制失效。另外企業管理者謀求個人或公司的集體利益而不擇手段,欺詐,會計造假,忽視審計法律法規的存在,從而使內部控制制度失去其剛性和嚴肅性。(3)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內部審計職能弱化。由于我國內部審計法律、法規不健全執行也不力,造成我國企業內部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獨立性都極差。而且很多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只局限在表面形式上的會計賬目審計,不能發揮內部稽查真正的作用。

2.內部控制的程序及作用

作為一名精通內部控制的人員,應當熟悉調查內容、控制的環境、會計系統的相關調查、管理系統的調查、控制程序的調查。內部控制具有促進公司發展、制約與激勵、統合等作用。

3.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內部控制體系不夠完善??刂企w系是貫穿于整個企業內部所有職能部門的,控制體系是否完善反映出管理當局對控制的重視程度。企業內部控制的理念思路基調,也影響著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態度。目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有:①組織結構設置不合理,風險管理意識淡薄。許多企業不僅缺乏風險意識,而且缺乏相應的風險應對和防范的有效機制,一旦重大風險出現就容易使企業陷入困境之中。②內審沒有能發揮有效作用。內審獨立性是審計的靈魂,內審不具有的獨立性,就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是我國很多企業雖然設置了內部審計機構,卻不能保持真正意義上的客觀獨立性,使內部審計的作用失去了因公寓的作用.③沒能合理的運用人力資源。企業內部控制的成效取決于員工素質程度,因為有效的內部控制必須由相關有技能的員工來貫徹執行,所以企業應在招聘、培訓、考核、晉升與獎勵等方面對員工素質進行控制。但是很多企業沒能從源頭理順控制,形成一個良好的內審環境,使得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2)內部控制監督重視程度不夠目前有相當多的企業沒有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也有相當多的企業雖設立審計監察部門,卻只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3)內部控制手段落后目前大多數企業的內部控制仍采用傳統的手工方式,對采用會計電算化沒有足夠的認識,導致效率低、失誤多,更不能適應新形勢復雜多變的環境。(4)相當多的中小企業會計不你的能規范化。會計行為存在著既有能力水平的問題,也有主觀意識的問題。這就需要通過動機、形式、手法和結果來辨別。會計舞弊的行為人懷有不良的企圖,是主觀方面的原因,并且比較隱蔽,不易被查證,會使企業或他人資財受損,性質惡劣,而會計差錯則是行為人無違法動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識不足、業務經驗不夠和馬虎大意或者其他未能意料的客觀因素所致。能有效進行內部控制的就是財產清查環節,通過財產清查我們能發現存在于內部控制系統中的紕漏。結合調查問卷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我們針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大量缺失現象,提出了以下改進措施:

4.加強內部控制的措施

企業內部控制的加強也就是解決內部控制的設計問題,是“怎么做”的問題。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它從宏觀上確定了整個企業內部控制的基調。構建內部控制要素時應做到:第一,企業明確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曾在內部控制中的職責權限。第二,企業應當將全體職員都納入內部控制之下,并編制內部管理手冊,使全體職員明確格子在內部控制中所扮演的角色、該行使的職權和應承擔的責任。第三,企業應當制定和實施合理的人力資源政策,包括人員的平庸、培訓、考核、晉升、辭退等所有環節,以提高員工素質,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為了加強內部控制,必須加強內部監督,但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時應做到:第一,將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相結合,既要監督企業整體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還要按照針對性原則對重要、特殊的環節、流程等進行專項監督。第二,制定內部控制缺陷(包括設計不合理、運行無效)的認定標準,對認定的確定內部控制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如果是認為的過失或舞弊導致的缺陷,應當追究相應責任人的責任,同時向適當層次的治理層和管理層報告。第三,結合企業運轉實際的內部控制監督情況,定期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報告。從上述可以看出,內部控制構建要素設計的范圍是相當廣泛,必須將企業的整個經營運轉環節納入其中,但對企業的全體員工要有較高的素質要求,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擁有精通專業知識的人才,所以提高內部控制相關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為員工提供內部控制相關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并將員工的培訓結果與職工業績考核評價相掛鉤以增強執行力。同時,企業再招聘時也應吸收具有內部控制相關金額個專長的人員,雙管齊下,努力提高企業整體的專業勝任能力。倘若實在沒有精通專業知識的人才,必要時可以聘請外部專家和社會中介機構以獲取咨詢。

總之,企業的一切經營管理活動,都應該受到內部控制的約束和制約。不能游離于內部控制之外。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再小的企業也該有一套屬于它自己的內部控制系統。根據以上研究探討,我們認為中小企業的會計規范化問題不容小視,希望能得到相關企業的重視。

作者:吳雯靜 黃艷華 單位:武漢商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少惠.中小企業文化生態的聚合與嬗變.2008年3月第1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978-7-5004-6678-9.

[2]李鳳鳴.內部控制學.2002年3月第1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7-301-05503-X/F•0504.

[3]宋建波.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0-15626-2.

[4]方鑫.如何進行財務清查.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7-301-06790-9/F•0739.

[5]英格拉姆,奧爾布賴特,希爾.管理會計:預算管理與內部控制.中信出版社.ISBN7-5086-0026-6/F•644.

[6]中國會計學會.會計職業判斷內部控制.大連出版社.ISBN978-7-80684-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