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與會計模式創新分析
時間:2022-01-18 11:30:36
導語:信息化與會計模式創新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也迎來了信息化時代,企業的管理模式也隨之發生改變。傳統意義上的財務會計工作也同樣面臨著發展創新的挑戰,而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如何進行財務會計工作的創新性建設則是每一位財務人員需要探討和思量的問題。文章通過對傳統財會體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究信息化財會體制建立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時代下財務會計工作模式的創新管理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財務會計;模式創新
社會經濟建設在不斷地前進,科學技術也在不停地發展,很多信息技術也隨之融入人們的生活中,這也就加大了信息技術的成長,信息技術也被更多的企業所采用,成為企業在發展中的一件得力武器。想要達到企業經濟效益的增加,只能通過提高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才得以實現,因此要充分利用企業在市場中的獨特優勢,增強其競爭力,第一步就是對企業的財務管理進行強化,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投入使用,來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進和完善,這對企業核心管理力度的加強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進而給財務管理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分析探討財務會計工作進行創新的必要性
信息化時代的不斷深入,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但同時,其競爭市場也愈演愈烈。而公司的發展與財務會計的統計和管理是具有緊密聯系的,因而在信息化的要求下,傳統的企業會計模式已逐漸與時代脫軌,現有的會計工作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無法有效滿足社會發展的經濟需求,由此可見,想要在新時代中站穩腳跟,就需要不斷改進和創新會計模式,在此基礎上成立信息化管理模式。與此同時,也是與國際經濟發展相融合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全球化進行的推進和深入,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項目也越發頻繁。因此,對財務會計工作進行創新改革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2信息化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流程的影響
2.1財務會計數據輸入形式。企業置身于信息化的發展環境當中,其財務數據的輸入形式相比之前有著極大的改變。第一是原始憑證。在社會的不斷進步中,原始憑證這一形式無法滿足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逐漸被企業所淘汰,進而演變成電子憑證,比如電子發票等。第二是由數據發生的部門直接產生原始憑證,并不是財務部門,而是采購等部門。第三是數據的輸入形式、記賬憑證以及生成的形式都有所改變,信息系統是記賬憑證的產生源頭。其崗位的設計上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改變,會計憑證的處理流程再次被建立起來,而對數據資料的監管以及生成模式也將迎來改革。2.2財務會計數據處理內容。會計信息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真實、客觀、全面,而站在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層面來說,會計信息則應是公之于眾且有效的。在當今信息化的社會背景下,企業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可以通過數據庫信息體現出來,這些數據在企業內部是共同享有的,但是這些數據并沒有通過會計相關標準來進行歸納分類。在信息技術不斷進步、計算機功能逐漸強化的今天,財務會計的工作內容也有所變化,由原始的日常核算工作過渡到企業內部管理當中,在進行決策時,利用分析財務會計數據來給決策的正確性提供保障。在開展會計數據處理和搜集工作時,已打破時空的束縛,通過對遠程核算的使用讓實時監管不再遙遠。2.3數據處理流程。對于信息化的企業而言,其對數據處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以該流程的起點出發,財務會計部門不再是唯一的憑證輸入點,而是不斷發展到其他業務,由此可見,能否對數據進行準確恰當的處理,有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業務數據的準確與否。能夠有效控制內部數據的準確性的一個必要前提就是計算機具備一定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簡言之,如果保證輸入數據具有一定的準確性,那么其處理以及輸出結果也勢必是準確的。所以,計算機進行內部處理時,可以直接以原始數據為參考,無須再進行人工的對賬以及審核。2.4內部控制管理。信息化時代下,各大企業也紛紛走上了信息化道路,因此會計數據的反映形式也發生了轉變,同時在進行業務處理和事務管理工作時,其操作流程也更加規范。原始的管控模式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逐漸被社會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內控制度,該制度給信息的安全性以及準確性提供了保證,同時該制度對公司各項事務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計算機的處理技術是作為內控制度得以實施的技術支撐,從而進行數據的各項操作。在會計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其涉及范圍也將進一步擴大,進而蔓延至社會層面上。
3信息化對企業會計工作模式的創新策略
首先,要培養工作人員對建設會計信息化的認知。企業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都是來自以下兩點:相關工作人員不斷強化的認識以及信息化建設質量的逐步提升,這對企業的長足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會計信息化能力是必然之舉。除了基本的道德培養外,職業技能和新時代職業素養的訓練也要有條理地進行。從大方面來看,領導層思維的轉變,在這次變革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企業管理層除了對信息化觀念的更新外,還要注重更多活動的規劃和搞好信息技術類的宣傳工作。要提高對建設信息化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在企業的發展中,將其列為重點發展對象。以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戰略為依據,從而規劃出信息化的建設、機制創新等方面的工作落實,把會計信息建設作為核心工作做好。其次,要發展財務會計核算信息化系統。如:財務管理系統、會計電算化、OfficeAutomation系統等,引入會計核算信息化的企業,各職能部門人員能隨時隨地輕松辦公,可以依托企業的實際情況來提高對數據分析的準確性,相比人工分析,其具有以下幾個優勢:更加方便快捷,給數據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促進工作人員工作方式的完善和改進,更加凸顯了企業財務管理的多元化。與此同時,在企業的財務部門的工作中,給其提供了諸多具有準確性、科學化的數據,這對會計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也方便了對數據的分析以及評價工作。最后,提高會計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規范化。在處于信息化的企業環境中,只有通過對現有財會管理模式給予充分考慮,將管理模式的轉化工作處理到位,才能有效完成管理模式的創新工作,從本質上強化對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理解。在對財會工作標準進行統一時,要以國際標準為依據,使企業標準與國際標準相一致,參照成功經驗,以財會管理機制得以建立為前提,進而達到會計信息化的集中管理目的。對企業財務信息的掌控權下放至各個部門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既能強化企業的監管職能,同時還能規避財務風險所帶來的損害,利用企業現有資源以及系統來促進財管系統的資源共享。對企業的預算編制、內部控制等工作的開展要以科學掌控的方式來進行,對于企業的現金流應該進行實時監控,實時跟蹤企業的財務信息,達到企業現代化財管系統的改進與完善,推動企業的發展進程。企業在進行管理模式創新時,要立足于企業本身,要秉持著科學化、合理化的理念來進行該模式的運作,企業在對信息化技術引進時,應注意其是否與企業自身的發展相吻合,再進行進一步的創新和改革,最后實現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財會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設立。
4結論
綜上所述,在科技不斷進步,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傳統的財務會計已被時代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通過信息技術來進行財會工作的順利開展,信息技術在該方面的投入使用已成為大勢所趨,所以,當前的財會工作者應秉持著創新的發展理念,不斷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以此來適應高速運轉的科技時代,從而促進企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鋒.信息技術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8(2).
[2]齊珺,王永靜,李穎,等.淺談會計信息化下的財務會計流程優化[J].中國市場,2016(10)
作者:謝玉霞 單位:惠東縣振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 上一篇:財務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的應用
- 下一篇:投稿期刊需要作者信息嗎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