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利弊探析

時間:2022-01-22 04:42:24

導語: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利弊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利弊探析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會計核算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時展的需求,其弊端也更加凸顯。應結合先進的會計改革經驗,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會計集中核算方法?;诖?,本文分析了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利弊,并就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不足之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優勢;不足;對策

會計集中核算機制被廣泛應用于政府分配行為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資金的利用效率,同時也有效提升了會計管理功能。近年來隨著我國試產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存在的問題更加凸顯,進而會給會計核算帶來不利影響。在此背景下,我們應認清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并就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采取相應的對策加以完善,提升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作用。

一、會計集中核算模式推行的背景與特點分析

(一)會計集中核算模式推行的背景。傳統的核算方法已經難以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其自身存在的弊端更加凸顯,比如白條入賬問題、政府采購執行不力問題等。在此背景下,需要不斷完善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積極探尋更加有效的穩定財政基礎的措施。財政部門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并結合國際上的先進禁言,不斷完善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并在全國范圍內積極推廣應用,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二)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特點分析。會計集中核算模式是指在單位預算管理體制不變、會計主體不變以及資金支配權不變的基礎上,取消單位現有的銀行賬戶以及會計崗位,統一在銀行開設賬戶,集中實施會計核算。其特點主要體現先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具有集中性的特點。集中性特點是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最主要特點,會計核算中心是委托單位收支核算的基礎,針對收入和支出的處理都在核算中心的賬務控制之下。其次,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具有獨立性的特點。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委托單位與核算中心屬于監督與服務的關系,同時也是委托與之間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下,核算中心的獨立性較強,這種獨立性使得會計與委托單位之間不存在利益關系,會計人員獨立于委托單位,因此有助于保障會計集中核算的客觀性與科學性。最后,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具有全面性的特點。全面性特點主要體現在來及監督是對全過程監督,同時也是全方位的監督,會計人員對單位的會計監督貫穿于單位經濟活動的始終。

二、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優點分析

(一)有助于提升會計工作效率。會計信息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相關數據信息,按照會計制度以及相關法規對這些信息數據進行加工處理,進行形成更具價值的會計信息,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要想充分發揮出會計信息的作用,最為重要的便是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真實性是會計信息的基礎。會計集中核算模式,通過“三分離一公開”的方式,能夠有效避免會計信息失真,這對于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以及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有助于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有助于提升會計的監管力度。會計核算以往采用分散核算的形式,但是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使得會計業務處理過程公開化,同時將單位自設的銀行賬戶取消,由會計中心統一對單位的資金支出進行管理,并且進行統一核算。與此同時,會計中心還有權對各單位以及各部門的每比支出進行審查,同時對相關憑證也有權進行審核。為保障順利通過審核,各單位需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進行操作,有助于提升單位的法律意識,同時也彌補了見證監督管理缺位的問題。通過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可以對單位的每筆資金支出和憑證進行有效的監督,進而可以確保資金能夠按照預算進行使用,有助于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三)有助于落實內部控制制度。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應用,可以對資金的全過程進行更加有效的監督,實現了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問效。這使得資金的應用效益更高,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報銷業務的處理為例,由核算中心負責對保障人員出示的票據等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的過程與原單位無關,因此原單位領導人無法對審核過程中進行人為干預,保障了票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與此同時,所批的款項也會直接到達單位,保障了資金去向的明確。在審核過程中,會計中心應用會計一級核算系統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同時還能實現對資金的去向以及資金的使用效果等進行有效的監督,通過這種方式保障資金流動的合理性,有助于落實內部控制制度。(四)保障財務報表及時準確上報。應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核算中心負責出具財務報表,同時也負責財財務報表的上報,這樣一來,可以使中間環節更加簡化,既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同時還有助于提升財務報表上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財務報表上報及時,并且準確,可以幫助單位領導人員更加及時全面的了解單位的資金使用狀況和經營情況等,做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幫助單位領導人員作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為單位的經濟決策提供更加有效的依據。

三、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缺點分析

(一)弱化了核算單位的財務管理與內部監督。會計集中核算模式雖然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但是也存在相應的不足,比如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之間出現了脫節,原單位雖然將會計核算工作交由會計核算中心完成,但是自身仍然保留財務管理職能,這種情況下,會給財務工作的有效性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并且會進一步弱化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會計與出納牽制機制消失,會計與出納的職責則由報賬員來承擔,這會嚴重影響單位經濟業務活動的有效開展。(二)會計責任主體不明確。在實施會計集中核算的過程中,使得會計業務的決策與執行二者分離,同時也會導致會計監督與財務審批二者分離。在這種情況下,會導致單位的會計監督權與核算權分離,進而改變了會計責任主體資格。核算中心雖然具有會計監督責任,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難免有所遺漏,這會是會計責任方面出現盲區,給追責工作帶來更大的挑戰。如果出現違法經濟事件或者財務處理差錯等,被核算單位認為自身沒有賬戶及會計人員,因此無需承擔會計責任,會將責任推給核算中心。在這種情況下,給責任的界定以及責任的認定等帶來了極大的難度。(三)難以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一名會計人員需要兼任多個單位財務,甚至有的會計人員還要負責單位的電腦記賬工作。如此一來,使得會計核算中心轉變成為了單純的記賬單位,難以充分掌握保障單位的業務事項。會計人員缺乏對單位憑證的有效審核,通常情況下,只要手續齊全便予以入賬,難以對經濟事項的合法性以及真實性做出準確的判斷,進而難以充分發揮出會計的監督職能。(四)難以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資料是判斷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重要依據,這使得原始憑證的審核監督顯得至關重要。但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會計中心工作人員并不能直接參與到單位的具體業務之中,判斷單位保障是否可以報銷,只能根據票據的有效性以及相關手續是否齊全等,但是通過相關手續以及票據并不能有效地反映出經濟內容的真實性,導致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四、完善會計中核算的建議

(一)明確會計責任主體。針對會計集中核算,立法部門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規范會計集中核算行為,為會計集中核算提供法律依據。通過相關法律法規來明確被監督對象的主體和應承擔的相關責任,同時還要明確會計核算中心的監督責任。只有在完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才能促使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規范運行。(二)強化核算中心的監管職能。對于會計核算中心而言,其存在“重核算輕監督”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應注重強化核算中心的監管職能,促使核算中心由核算型朝著管理型轉化。要摒棄傳統的視核算中心為單純的核算機構的理念,注重發揮核算中心的監督管理作用,促使核算中心強化預算資金支付的事前監督。在資金支付之前,不僅要明確資金是否可以支付,而且還要明確支付方式。在此基礎上才能通知銀行付款,促使核算中心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化,這是保障核算中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三)健全機制規范管理。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出會計職能的作用,需要不斷健全機制,積極構建經濟活動分析制以及定期深入單位制等約束性的機制,有助于提升核算中心的職能和作用。各個單位也應積極配合核算中心所開展的各項業務,積極配合會計人員到本單位調查研究,并且要主動接受和積極配合會計監督,不僅要給予會計監督更多的支持,而且還要認真聽取相關意見,同時還要不定期的向會計核算中心提供相關的會計信息。

五、結語

應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能夠有效遏制各種違法違紀行為,但是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我們應財務有效措施,不斷完善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促進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偉.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分析——兼論會計集中核算體制的改革之路[J].中國總會計師,2011(02):86-88.

[2]李有華,鄭厚清.企業集團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及信息系統研究[J].會計之友,2011(21):62-66.

[3]李有華,鄭厚清.基于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平臺的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1(07):90-92.

[4]呂大利.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利弊分析[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8,22(06):18-20.

[5]姚紅旺.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分析[N].山西青年報,2013-12-01(03).

作者:董萌萌 單位: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