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低碳經濟的茶文化生態旅游策略研究
時間:2022-03-16 10:25:48
導語:提倡低碳經濟的茶文化生態旅游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低碳經濟是我國近幾年開始發展的經濟結構,也是我國整體經濟發展多年后所衍生出來的新型經濟理念。在茶文化中,人們對茶文化的傳統印象還停留在品茶的基礎階段,而在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變化下,茶文化已成為了現代低碳經濟發展中的核心結構,并將茶文化融入各個生態旅游項目當中,使低碳經濟得到全面落實的同時,也促進了我國生態旅游事業的經濟發展,對此,本文針對低碳經濟環境下茶文化的生態旅游發展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低碳經濟;生態旅游;發展策略
低碳經濟這一理念是在我國20世紀時期所提出來的,其發展理念的主要來源是為了防止全球變暖所提出的對策。通過低消耗、減排放、減少空氣污染來得以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以生態旅游產業來說,通過生態旅游產業的茶文化能夠將我國的低碳消費得到有效實行,利用茶文化的旅游經濟消費帶動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讓人們加強對低碳經濟的重視,也通過茶文化的宣傳提高生態旅游的發展速度。從低碳經濟環境下來看茶文化生態旅游事業的整體發展可以發現,一個全面而合理的旅游發展策略能夠加快茶文化生態旅游事業的發展,并且為我國的低碳經濟帶來更多效益,反之則會使得茶文化生態旅游逐漸走出人們的視線。
1低碳經濟環境下茶文化生態旅游發展的必備條件
1.1旅游產業具備良好的發展途徑
1.1.1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定位
旅游產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的旅游產業發展中,旅游產業還只是簡單的產業,并未與其它產業相合作,在隨著我國旅游產業發展多年后,旅游產業為了提高發展速度,開始與多個旅游點的商家開始合作,將其銷售于游客,這樣的發展模式雖然推動了我國旅游產業和經濟的發展。但其發展方向并未受到群眾的認可,在20世紀時期,我國開始提出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這些經濟發展得到了各界的認同,并且已有多個企業將其設為運營理念,從而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這對我國的旅游發展來說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旅游產業不僅具備了低碳經濟當中消耗低的經濟條件,還具備了宣傳力度大、經濟發展快等優勢條件,結合這些條件,將旅游產業的發展為低碳經濟模式,能夠改變人們對傳統旅游產業的不良印象,并通過利用有效資源,實行節能環保型經濟消費模式,推動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為我國的旅游產業指明更明確的發展方向[1]。
1.1.2旅游發展結構必備特色文化
生態旅游作為以自然景觀為主的旅游產業,與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相符合,并且,借助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開發生態旅游的低碳旅游事業,能夠有效擴大低碳經濟的影響,也能夠有效改變傳統的旅游事業發展模式,利用天然而具有特色的茶文化來作為生態旅游的經濟發展產品,能夠讓游客了解我國的茶文化,還能夠通過茶文化改變旅游產業的經濟結構,使其成為低碳經濟結構。位于我國廣東西部的英德就曾利用茶文化來開發一系列的旅游產業。英德利用栽培茶樹并結合云南大葉種和鳳凰水仙兩個優良群體作為基礎,利用專業的工序制作成英德紅茶,還在當地開展了相應的英紅鎮茶趣園。通過茶樹形成多個特色景點,不僅加大了游客量,也在實現低碳經濟的同時促進了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通過茶文化發展成了特色旅游景點[2]。
1.2茶文化生態旅游的發展初期
茶文化旅游的具體模式是將茶的生產過程以及茶的文化和旅游景點特色相融合發展成旅游場所,利用低碳環保的茶資源來形成新型的旅游模式,并利用茶資源來建設多種具有文化特色的茶景觀,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以及傳說,形成具有獨特魅力的旅游景點。旅游產業是通過各式各樣的風景特色來吸引大批游客,而這些游客在觀賞風景時會較為留戀當地具有傳統特色的特產。而生態旅游則可借助游客的這些心理,開發更多的茶文化莊園,將當地的民俗以及茶文化在當地打造許多具有特色的娛樂、觀光景點。例如,在梅州就已開始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以及茶資源建設了多種特色景觀,梅州是以山多、山高而出名的,并且當地結合了風景特色和茶文化,將兩者打造成獨一無二的茶風景,因此也就擁有了高山云霧出名茶這樣的名氣,去過梅州的游客都能夠發現,梅州當地的客家人都十分熱愛品茶,有逢客必住山,逢山必有茶這樣的說法。梅州大力的開發茶田觀光休閑旅游產業,正好契合了都市人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強烈需求,使得各地游人蜂擁而至,在這里感受返璞歸真的茶農生活。茶文化還具有良好的原生態、環保等低碳條件,并且在隨著我國各項產業的不斷開發,茶文化不僅開發了采茶游戲,還相繼開發了茶歌、茶詩等具有特色的現代文化項目。在旅游產業實現高速發展的同時,旅游產業開始關注茶文化資源,并利用茶資源開發了許多茶文化旅游景點。
2低碳經濟下茶文化生態旅游的發展策略
2.1做好旅游發展規劃工作
旅游產業并不是一項簡單的產業,旅游產業直接關系著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也是推動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低碳經濟到來后,旅游產業的發展開始走向生態環保的道路。但是,如何使旅游產業能夠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實現穩定發展,成為現代多個旅游產業的難題。旅游產業作為一項大型產業,其涵蓋內容十分廣泛,為了使低碳經濟得到全面落實和有效實行,旅游產業應在改革前做好規劃,有了具體規劃后再進行開發。預先規劃能使旅游產業在運營中減少資源的浪費,使每個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首先,旅游產業需根據茶文化來構建相應的低碳運營體系,確保規劃項目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了使旅游產業的項目規劃得到安全保障,旅游產業可借鑒其它地區或國家的低碳經濟旅游產業運營模式,研究其它旅游產業運營較為適合的項目,從中吸取失敗教訓,積累經驗。并根據景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對當地進行考核和評價,用科學技術對周圍環境進行考察,確保資源配置符合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另外,為了使低碳經濟得到全面落實,旅游產業可在項目中規劃旅游資源,并構建資源循環利用系統,旅游景點保持節能減排,從根源上減少旅游景點污染源,使茶文化生態旅游能夠保持原生態,實現低碳發展。
2.2在旅游產業中建設茶文化推廣活動
在低碳經濟模式的不斷深入下,旅游產業的低碳經濟模式發展已成為了必然趨勢。為了使我國的茶文化生態旅游能夠實現高速發展,我國旅游產業可加大對茶文化的推廣,推廣內容主要涉及游客、旅游景點的特色文化、當地旅游資源等多個方面。對于茶文化生態旅游來說,可以結合不同領域的茶文化來進行大力推廣,根據不同的茶類來建設不同風格的旅游景點。如廣東省潮州市的中華名茶園,這個景點利用茶文化開辟了茶峰覽勝、名茶長廊、綠林秋千、茶坊習藝、采茶樂趣、情調相思林、古峰火臺、古驛道、古溪垂釣、熊貓竹景區等,還有包括茶藝館、小食館、茶窯雞、茶葉加工廠、學生勞動實踐訓練基地、露天表演場等配套設施。景區利用現有山體、水域和集約型茶葉生產基地,開辟休閑生態茶園景觀,讓游客在旅游觀光娛樂的同時,可以親力親為,由農藝師輔導,體驗采茶、摘果、制茶等實踐活動,領略茶文化之樂、古文化之韻、生態環境之趣。中華名茶園旅游區以茶文化、古文化、紅色文化為載體,讓游客更深度地了解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廣東市潮州市貼上了茶文化的標簽,為當地的旅游產業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力,促進了當地的旅游產業和經濟發展。
2.3轉變傳統旅游產業的消費模式
在低碳經濟視域下,轉變游客的消費模式是落實低碳經濟發展的核心所在。對此,為了使茶文化生態旅游產業能夠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需要轉變以往的利益型消費觀念,將綠色消費作為茶文化生態旅游產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并通過提倡綠色消費,加強人們的綠色環保理念,讓游客在觀賞景點的同時,能夠自覺的規范自身的不良行為。通過改變傳統旅游產業的運營理念,改變以往旅游產業的消費推廣方向,提倡游客購買綠色環保產品,使低碳經濟理念能夠真正的融入游客的消費當中。讓游客了解更多的茶文化,提高游客對環保理念的重視,并借助茶文化生態旅游的發展,擴大環保理念的影響力,使更多人能夠加強對低碳消費的重視。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的提出不僅改變了傳統旅游產業的發展模式,也改變了現代的經濟結構,使其實現更長遠和更穩定的發展。茶文化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不僅符合低碳經濟的環保理念,也符合現代旅游產業對特色文化的需求。通過建設茶文化生態旅游產業,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也完善了傳統旅游產業的不足之處。在發展茶文化生態旅游產業時,需要做好旅游發展規劃、推廣旅游產業中的茶文化建設、轉變傳統旅游產業的消費模式,使茶文化生態旅游產業在低碳經濟下能夠順利的實行。
作者:李曉娜 單位:鄭州旅游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朱桂鳳.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黑龍江省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5):66-68.
[2]李小明.張兆干.林超利.基于低碳經濟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區的構建研究———以江蘇省丹陽市飛達村為例[J].河南科學,2011(05):623-624.
- 上一篇:電力系統規劃設計在電力工程設計中的運用
- 下一篇:中職體育田徑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