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對策和建議
時間:2022-06-13 03:02:38
導語: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對策和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旅游和文化相互促進,相互依存。河南的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需要逐步推進,分階段進行。應充分發揮河南政府的扶持作用,尋求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新的結合點,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要發揮科技在文化旅游融合中的作用,培育精通外語的復合型人才,推動河南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高度融合,擴大河南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中原經濟區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河南;旅游產業;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一、河南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意義
2011年3月,國家出臺了《中國旅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大力拓展延伸旅游產業體系,進一步擴大與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融合。2012年,《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綱要》提出,要“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壯大出版發行、影視制作、印刷、廣告、演藝、娛樂、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蓖?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十二五”旅游規劃》,規劃中對全省的旅游業發展思路進行了歸納和整理,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法,為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指明了具體的方向。旅游與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一方面,河南地方特色的旅游資源開發需要提高知名度,而地域文化的輻射與滲透可以為旅游業注入精神文化內涵,提高其旅游品質,使旅游業脫離單一的景觀模式從而顯得異常豐富多彩,給旅游者帶來較高的文化審美體驗,從而發展壯大河南旅游業,促進河南經濟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文化產業的發展也需要旅游業為其提供載體和實現的途徑。河南地處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其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如古都文化、根親文化、姓氏文化、功夫文化等等,這些傳統文化的傳播需要依托一定的載體才能實現,而河南各地的旅游資源為其提供了合適的載體。利用旅游資源,傳統文化得到了推廣,有利于實現文化產業的市場化和規模化,能夠促進文化“保護—開發—再保護”的良性循環,促進中原民族文化的保護發展。
二、政府要提供良好的扶持政策
在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擔任著不可替代的指導性和統籌性作用[1](36-37)。首先,在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的初期,政府起著開拓者的作用。這一作用主要體現在以行政手段推動旅游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而眾多產業園區的創建就為兩大產業的融合搭建了渠道和平臺。河南省地處中原,文化底蘊深厚,旅游和文化的融合發展前景可觀。在政府和相關各部門的推動下,全省的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已然壯大起來。如洛陽、開封、安陽等古都文化深厚久遠,嵩山少林功夫馳名海內外,遍及全世界的華人回到河南來尋根問祖。與這些文化特色相關的各旅游景區也相繼建立起來。如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洛陽唐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以殷墟遺址文化公園為代表的安陽商都文化圈等。這些文化旅游景區的建設需要和土地、規劃、財政、城建、稅收、資金等多方面的部門進行溝通,政府應加強協調,提供優惠的扶持政策。要加大對文化旅游景區的投資力度,大力支持各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加強對具有創新意識的文化旅游項目的支持力度,引導并規范具有資源優勢和開發潛力的企業。更為重要的是,要特別成立專門的政府管理機構,解決兩大產業對接過程中出現的職責不清、權限不明的問題。其次,政府對于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要給予資金上的扶持。政府通過國家財政預算對各企業行業進行撥款,設立專門基金,鼓勵支持新型旅游文化融合的項目。政府還可以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為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給予資金上的扶持。對于那些有創意無資金和有資金無項目的企業或個人,政府可牽線搭橋,尋求合適的投資和融資方式,鼓勵多方面的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拓寬投資融資渠道,充分利用社會閑散資金,使投資主體多元化,產權結構也走向多元化。此外,要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政府有責任為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營造公正平等的法律環境。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結合的靈魂是具有鮮明獨特的創意主題,創意主題所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創意成果如商標、版權、專利等都需要法律來保護。要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鼓勵企業和個人積極申報有創新觀念的各種知識專利,同時引導具有創意文化旅游項目的企業逐步走向專業化、標準化和國際化。
三、企業融合多元創新模式,尋求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新的結合點
根據目前我們國家的政府體制機構,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分屬于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門,與旅游和文化相關的各項工作傳統上也是各行其是,互不相干。而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要求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多維度、多方位融合,打破兩大產業之間的壁壘和障礙,加強兩大產業之間的融合路徑,尋求旅游和文化企業的融合創新模式,是當前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新的結合點。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都文化、功夫文化、根親文化等深入人心,這是我省具備的天然文化優勢,應以充分利用。鄭州、洛陽、開封、安陽是河南省著名的四大古都,其蘊含的古都文化為當地提供了巨大的開發潛力。要打造享有國際盛名和全球吸引力的古都文化旅游品牌,使“文化河南”的觀念深入人心,創辦“文化之旅”。河南嵩山少林功夫享譽全球,焦作溫縣陳家溝的太極拳吸引著無數的愛好者前來參觀和學習,濮陽的雜技表演牽動著無數觀眾的心弦。可以“功夫文化”為主題,開辦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和濮陽雜技藝術節,打造“功夫河南”的品牌形象。在常見的一百個大姓中,有七十三個姓氏源于河南,這些姓氏的發源地鮮有人知,可全面整合這些始祖文化和姓氏根親文化資源,吸引國內外的華人前來拜祖尋根,打造“老家河南”的文化旅游品牌。另外,大別山革命根據地是全國知名紅色旅游景區,其巍峨險峻的風景吸引著無數的游客,要修整建設好革命英雄紀念館,構建“紅色河南”的形象。河南安陽林州太行山大峽谷風景獨特秀麗,蔚為壯觀,集雄、奇、峻、美于一體,單是此地的自然風光就足以吸引無數游客向往,加上此地蘊含了眾多的傳說故事和歷史事件,文化底蘊深厚,應將太行大峽谷著力打造成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示范景區。
四、加強科技創新,提供技術支持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任何產業的變革和發展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在高科技盛行的二十一世紀,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更離不開科技的推動。首先,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過程需要科學技術。如,融合先進科技的《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由近千名少林眾僧精心演繹,為近年來所罕見?!?80度的全景視覺,美輪美奐的山林清泉,若隱若現的古剎禪院,構成了演出的真實背景,獨辟蹊徑的蒲團坐席成為劇場的一大特色。整場演出完全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進行,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環繞立體聲音響,與大自然的各種聲響———水聲、風聲、林濤、蟲鳴等合在一起,構成了一種天籟般的禪韻?!盵2](11)如此大氣魄、大規模的實景演出深刻地震撼著觀眾的心靈,使人們在忙碌繁雜的塵世中靜下心來聆聽生命的真諦,經歷靈魂的洗禮。開封清明上河園的《大宋•東京夢華》,同樣運用了聲、光、電、水、火、影、音等多重高科技手段,融合文化創意元素、舞臺表演藝術,打造出水陸空立體的視覺感官盛宴。這些著名景區的實景演出大都融合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利用光、電、聲、火、影等因素,使得舞臺效果美輪美奐??梢?,利用實景演出、動漫之旅、電影之旅、音樂之旅、藝術品鑒、圖書欣賞等方式[3](109-111),融合先進的科學技術,帶動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是一條發展旅游產業的可行之路。其次,文化旅游產品的品牌效應推廣需要借助科技的幫助。任何產品的推廣都需要借助于傳媒,而傳媒離不開高科技的參與。旅游宣傳片是介紹旅游資源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旅游宣傳片的制作需要專業的制作公司來進行,其中蘊含先進的科學技術,而宣傳片的推廣程度取決于網絡、電視、報紙等的推介速度。各種介紹文化旅游的視頻、廣告短片都可以通過手機網絡在用戶中迅速傳播。當然,電視廣告、報紙、戶外廣告也是進行全面宣傳的必要補充方式。此外,要重點培育文化產業園區的科技支撐體系。在創建文化產業園區的過程中,企業不僅要合理利用政府提供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同時要大力吸引外來成熟技術以擴大自身的技術規模。技術成熟之后才可進行相關的融合產品研發,推動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稍诋a業園區內建立虛擬的文化旅游產品體驗區,讓游客在模擬的場景下真實感受虛擬空間中存在的事物,以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以彌補在真實世界中無法實現的體驗。如在很多科技館中有模擬宇航員登上月球的虛擬場景,讓游客享受宇航員在月球的真實體驗。需要注意的是,科學技術的研發工作是非常耗費人力和財力的。因此,政府應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時,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引領科技前沿,加強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
五、培育精通外語的復合型人才
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人才是推動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最根本的動力。培養人才的關鍵在于教育,教育部門要加大在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支持力度。與傳統的旅游專業人才相比,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需要更高端的人才,即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并且精通外語的專業旅游人才,這就需要加大旅游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目前,我省的旅游管理專業對于外語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雖然部分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設立了相關的旅游英語科目,但旅游英語是一門交叉學科,僅在旅游專業中設立一門英語科目是遠遠不夠的。借鑒國內外高校的經驗,很多旅游英語專業是由外語學院設立的,各旅游專業的科目均用英語學習和講解,如此,對于旅游人才的英語水平有了保障,同時也豐富了旅游專業知識。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結合當地的旅游資源,加強旅游部門、文化部門與高等院校的合作,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培養其實踐能力。同時,要規范文化旅游市場,制定合理的人才支持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選擇與本專業相關的文化和旅游部門就業。
作者:孫小紅 單位:安陽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馬琳.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4.
[2]張永恒.禪宗少林音樂大典能否緩解“審美疲勞”[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08-20(11).
[3]石艷.產業融合視角下的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互動發展研究[J].山東財經學院學報,2012,3(2).
- 上一篇:國有企業會計成本控制問題探討
- 下一篇:市司法局半年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