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對旅游產業稅負的影響
時間:2022-11-26 11:07:33
導語:“營改增”對旅游產業稅負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旅游產業在營改增方面的新政策,對于降低企業稅負,促進市場經濟發展有了很大成效。本文分析營改增的稅率、計稅依據等方面對于旅游產業稅負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供業內人士探討交流,為促進我國旅游產業良好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營改增;旅游產業;稅負
2012年開始在上海等地試點將營業稅改為征增值稅,2016年全面實施營改增。稅改范圍涉及廣泛,包括金融、建筑、房地產等行業。旅游產業恰好是生活服務產業的一部分,能夠得到這次發展的良機。由于旅游業是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游覽等一系列的綜合性服務,涉及范圍極廣,所以這次稅改對我國的旅游業有較大影響。
一、旅游產業營改增的背景分析
作為國家和地方認可的綠色產業,旅游產業是一個低耗能的服務產業。人們生活質量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日益提高,對于生活的享受也更加豐富,旅游也變得空前時尚,這也是近年來旅游業不斷發展興榮的原因之一。而在營改增之前,旅游產業征收的是以企業營業額為依據的營業稅,造成了重復征收,企業稅負嚴重的現象,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桎梏。在營改增之后,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稅負,還可以有效促進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
二、旅游產業營改增的必要性
第一點,就是在營改增之前,納稅主體的模糊、虛增成本費用和發票真實性不易辨識使得稅收征管難度大,稅收流失十分嚴重,如果企業稅負率過低,就會引起稅務局對企業進行調查,進而影響企業自身發展。第二點,市場管理機制不完善,導致了很多惡性競爭或是市場壟斷,偷稅漏稅,違反稅收法規。第三點,旅游企業自身機制不健全,尤其是財務管理方面,沒有合法票據,記賬與實際不一致等問題都造成了企業財務方面的混亂。所以,營改增對于企業重新建立自身有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三、營改增對旅游產業的稅負影響
本文主要針對營改增前后,旅游產業在一些方面的不同來簡單闡述營改增對于旅游產業的稅負影響。(一)稅率改變方面。營改增前,旅游業的營業稅在3%-5%之間,以景區內的租金和物業管理費用為主,還有一些餐飲和紀念品的售賣,餐飲業和旅行社征收5%的稅率,門票征收3%的稅率;而營改增之后,小規模的納稅人只交3%的稅率,一般納稅人根據規定繳納不同比例的稅率。僅從稅率的改變來看,雖然表面有小幅上漲,但企業只要能夠有吸引更多客戶的旅游項,依托增值稅的差額納稅政策以及通過足夠的發票抵扣進項稅,就可以大幅降低稅負。2017年,桂林市兩江、四湖景區總經理就對全面實施營改增做出評價,營改增降低景區餐飲、住宿等行業的稅負,有效推動旅游業的發展,旅游人次突破8000萬,旅游總收益更是達到了960億元。(二)計稅依據改變方面。上文提到,營改增之前,旅游業征收營業稅的依據是企業的全部收入,重復征稅;而營改增之后,則征收增值稅,減少了企業稅負壓力。這一點的改變,對企業的稅負有巨大的影響。就拿楚雄的案例來分析,云南世紀恐龍谷股份有限公司,在營改增之后,門票收入較2016年增長了3.12%,實現減稅130多萬。營改增在計稅依據上的改變,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營業稅的問題。還有以黑龍江的冰雪旅游產業為例,截止2017年1月-10月,旅游業試點納稅人總體減稅2183萬元,2016年全面實施營改增后,到2017年11月實現繳納增值稅798萬元,比繳納營業稅減少475.83萬元,降幅接近37.4%。據黑龍江調查總隊數據顯示,2017年春節黃金周階段,全省市縣國內收入120.47億元,同比增長12.11%。(三)納稅人身份改變方面。營改增前后,旅游業納稅人由營業稅納稅人變為了增值稅納稅人,同時,增值稅中又分有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兩者的區分標準是年營業額是否達到500萬元,這之下是小規模納稅人,否則就是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不能抵扣進項稅,就是營業額與稅率相乘來計算。但是一般納稅人允許抵扣進項稅,是由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之差來計算應納的稅額??梢?,對于小規模企業來說,只有不斷發展才能夠享受營改增帶來的更多益處,而一般企業只有通過旅游者的消費來獲取進項抵扣增值稅的發票,才能盡可能降低稅負。這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四)新增固定資產允許抵扣方面。對于旅游企業而言,建筑裝修部分的費用可以抵扣對應的進稅額。裝修費用是旅游業一塊較大的成本支出,尤其是在酒店和景區的建筑裝修。營改增之后,這部分允許抵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同時還可以增加旅游在稅率方面的抵扣項,使增值稅也有一定的下降。在旅游業實施營改增將有利于為稅額發票的獲取提供基礎。廣東省是旅游大省,自營改增全面實施之后,為廣東旅游業帶來了大規模的減稅,增值納稅人共減稅174.4億元人民幣。以廣東長隆集團為例,在全面實施營改增試點后,其子公司廣州長隆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的的主題公園、酒店等獲利巨大,2016-2017年實現減稅8000多萬元。(五)會計科目的改變方面。旅游企業在營改增之前的營業稅,在核算時會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的科目中,而這一科目最終會進入利潤表減少企業的利潤;而營改增全面實施后,開征的增值稅計入“應交稅費”中,進入資產負債表,就不會進入利潤表,這樣看來,營改增還可以增加旅游企業的所得稅[2]。
四、全面實施營改增對旅游業的影響
首先,稅率與計稅依據的改變使在這一方面的計算工程更加復雜,面對財務上的更嚴格更全面的要求,旅游企業要抓住這次機遇,迎接挑戰,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盡可能地利用國家稅制改革所帶來的福利。其次,一般納稅人的旅游企業需要更嚴格的發票管理,選擇提供增值稅的專用發票,努力實現各個環節的有效銜接,來盡可能地抵扣進項稅額,實現利益最大化。再次,營改增健全了旅游市場的機制,促進了企業之間公平競爭,統一管理,實現了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過渡。最后,營改增后,稅收依舊存在風險,需要企業更加重視稅收的準備工作,提前做好籌劃準備和相關工作,未雨綢繆,盡可能降低風險所帶來的負面影響[3]。
五、旅游企業全面實施“營改增”的建議
(一)加大對人員素養的提升。“營改增”的全面實施,稅制改革的平穩過渡需要旅游業深入了解各項政策,做好宣傳工作,并對相關服務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學習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提高職業素養。(二)提高自身管理。在營改增之后,旅游企業的納稅方式和核算方法都發生了改變,這就需要旅游業的財務人員與時俱進,加強自身管理,避免不必要的錯誤發生。同時旅游企業需要提高自身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考核機制,達到企業內部互相監督的效果。(三)轉變發展觀念。首先,增值稅的專用發票與營業稅的發票大不相同,比以往具備了抵扣的功能,所以旅游企業需要轉變發票管理的觀念,盡快適應和掌握增值稅的專用發票相關知識和使用方法。還可以配備專門的人員對發票進行管理。(四)積極應對新政策的實施。由于營改增對納稅人進行重新劃定,這就需要旅游企業積極配合國家展開新政策實施,及時準確確認納稅人身份,填寫相應的納稅申報表,并在享受國家新政策待遇前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4]。
六、結束語
全面實施營改增后,計稅依據的改變,稅率的變化等對旅游企業的發展產生不確定影響。面對這種不確定性,旅游企業需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做好準備工作,盡可能規避風險。除此之外,加強內部管理,規范經營、提質提效,實現各環節的有效銜接,才能努力做好進項稅額的抵扣工作,降低企業稅負。要想更好的促進旅游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企業只有享受營改增全面實施帶來的減稅效應才行。
參考文獻:
[1]楊金梅.全面實施“營改增”對旅游產業稅負的影響研究[J].當代經濟,2018(11):130-131.
[2]張佩佩.“營改增”對不同行業的稅負影響解析[J].時代金融,2018(02):39-43.
[3]瞿曉玉.“營改增”的實施對服務行業的稅負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6(24):329-331.
[4]趙方,袁超文.“營改增”對各行業稅負的影響效應——基于投入產出表的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6(11):31-35.
作者:陸瑞娟 單位:南京中山陵經貿發展有限公司
- 上一篇:都市旅游發展模式與對策
- 下一篇:探究式教學方法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