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休閑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
時間:2022-10-28 10:24:57
導語:鄉村休閑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旅游需求和消費方式發生著巨大的改變。人們的旅游方式也由原來的以觀光為主的旅游方式向休閑、度假參與型旅游逐漸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已成為人們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河北省自然資源豐富,農副產品多樣,民俗民風文化豐富多彩,這些都為河北省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如何把這種條件進一步壯大,使河北省鄉村旅游得到持續發展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本文就是從河北省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尋找制約河北省鄉村旅游發展的障礙,尤其是生態環境的破壞對鄉村旅游發展帶來較大的制約,由此找到河北省鄉村休閑旅游可持續發展策略。
關鍵詞:河北;環境保護;鄉村旅游;持續發展
一、河北省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現狀
河北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村占地面積非常之大,農作物種類極其豐富,農業生產類型也非常的多樣,民俗民風文化豐富多彩,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2018年河北省鄉村旅游在創新發展、旅游扶貧及助推鄉村振興方面不斷探索新模式,形成了生產類型多樣、民宿餐飲、就地打工、旅游產品深度加工、風土民情回歸、農副產品快速發展、資產入股等多種旅游富民新途徑。在全省重點打造了“環京津、太行山、張承壩上、燕山、大運河、冀中南”六大鄉村旅游片區,開展“百村示范、千村創建”活動。2018年河北省鄉村旅游接待近1.7億人次,總收入近350億元,通過鄉村旅游產業脫貧4.6萬人。就目前河北省旅游業的發展的具體情況來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不僅很好地拓展了旅游產業的空間,理加擴大了旅游所能接納的容量,而且可以更好地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河北省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河北省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的優勢
(一)地理位置優越。河北省地處東部沿海地帶,中環首都北京和天津,直接受其經濟、科技和信息輻射;東臨渤海,富有漁鹽之利,海上運輸便捷。它是京津的門戶,是首都北京聯系各地的必經之地,京津經濟的快速發展能很好地帶動河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河北省也是東北地區與關內各省區聯系的通道,山西及西北諸省區北方的通海通道。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河北省與全國各地間開展經濟聯合與協作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河北省旅游資源豐富,是我國惟一兼有海濱、平原、湖泊、丘陵、與高原的省份,自然資源數量眾多,類型齊全。(二)農副產品豐富多樣。河北省地貌類型多樣,植物多樣,風景優美,更可貴地的農副產品豐富多樣,很好地吸引城市人民到鄉村參與鄉村休閑旅游。2019年河北省確定20個知名河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分別是:遷西板栗、圍場馬鈴薯、曹妃甸對蝦、平泉食用菌、承德國光蘋果、臨城核桃、滄州金絲小棗、深州蜜桃、武安小米、安國中藥材、玉田包尖白菜、黃驊冬棗、雞澤辣椒、趙縣雪花梨、萬全鮮食玉米、興隆山楂、滿城草莓、威梨、文安雜糧、昌黎葡萄酒。這些品牌的確定,很好地促進了鄉村休閑旅游的快速發展。(三)鄉土文化、民俗風情獨具特色。河北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相當豐富,悠久的歷史醞釀了河北省獨有的鄉土文化和民俗風情。唐山皮影、二龍山廟會、何三屋廟會、豐寧的布糊畫、蔚縣剪紙、二貴摔跤、燕山大板、武強年畫以及滄州武術、吳橋雜技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構成河北省非物質文化的樣貌和形態,形成了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的重要源泉,對在城市居住已入的廣大鄉村旅游愛好者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三、河北省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的劣勢
河北省鄉村休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發,但與周邊的京津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存在較大的劣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生態旅游經營區域生態環境的破壞。目前,河北省還有部分地區出現違法違規用地、建設、采礦、采砂、采土、破壞植被、燃燒秸桿等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鄉村旅游的過度開發也對鄉村休閑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許多以農家樂為經營主體的經營者缺乏生態環境保護的觀念,沒有生態科學的理論指導,大部分經營者經常只重視短期獲得的經濟效益,而完全忽視對環境的保護,沒有意識到生態環境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不僅是鄉村休閑旅游的經營者,很多游客在旅游景區隨便亂扔垃圾,腳踏草坪、破壞脆弱的植被,這些不文明的行為都影響的鄉村的自然環境。(二)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經營管理觀念落后。河北省鄉村休閑旅游缺乏自已的特色,大部分經營者開發模式相對單一,很多鄉村旅游的產品雷同化現象嚴重,體現不出產品差異,沒有自己的特色,缺乏核心競爭力。大部分鄉村旅游的管理者管理觀念落后,缺乏科學的管理知識,他們只看到短期的經濟效益,而忽略鄉村休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計。甚至許多開發者在開發鄉村旅游資源時沒有考慮當地資源的環境保護,為了獲得短期的效益,對環境造成了破壞,使鄉村休閑旅游在開發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沒有長期的發展,導致了當地旅游資源的短命現象。(三)缺乏專業管理人才和服務隊伍。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和服務人員制約了河北省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的思路。大部分鄉村旅游地從事鄉村旅游管理工作的人員都是由村干部和投資人擔任的,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也沒有經過相關的旅游管理知識培訓,缺乏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經驗,這就直接制約了我省鄉村休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從事鄉村旅游服務接待工作的服務人員也很少接受過相關的學習和服務培訓,缺乏基本的服務技能和意識,與顧客的溝通能力較差,缺乏服務中的應變能力和協調能力,由此導致了客人消費過程中的不滿現象,制約了鄉村旅游的發展。
四、河北省鄉村休閑旅游發展對策
(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吸引城市消費人群。在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旅游業卻迎來一片春天,尤其是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的風生水起,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一抹亮色。河北省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要以新的業態來推動旅游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應當被高度重視,并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指導。要把生產生活發展和環境保護融為一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果沒有良好的自然生態,鄉村休閑旅游就不能得到持續發展。要注重生態和傳統歷史文化的保護。生態和文化價值過去沒有被充分認識,有很多短期經濟行為,新型農業要通過生態保護和建設來體現其價值,“只有這樣,旅游產業才能可持續、有發展后勁、有未來”。城市的人們只所以越來越多地選擇了鄉村旅游,是因為他們想遠離喧囂的城市,向往農村原生態的環境,可以看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吸引消費的主要要素。因此,要大力保護生態環境。要開展違法違規用地、建設、采礦、采砂和破壞生態環境問題專項整治,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以最堅決的態度抓好專項整治。有關部門要突出標本兼治,以“零容忍”態度整治老問題、嚴防新問題,加強日常執法監管,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健全完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治理能力水平。(二)更新管理觀念,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鄉村旅游的經營者們要樹立正確的管理觀念,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合理開發旅游資源,結合當地的民俗民風,保護當地的民俗特色,不要盲目開發,保留當地產品的特色。實施鄉村旅游標準引導,以加強標準化體系建設為突破口,為鄉村旅游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標準支撐,穩步提升以產品和服務質量為基礎的地區鄉村旅游形象。緊緊抓住“鄉村”這個文化要素,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內涵,實現文旅深度融合。所以,河北省在發展鄉村旅游吸引京津客人時要考慮本省資源的獨特性,發展自己產品的不可替代性,突出特色才能形成競爭力。(三)組織專業培訓,建設專業的管理團隊和服務隊伍。目前,鄉村旅游管理者和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必須提高,各鄉村休閑旅游經營企業應該通過培訓、進修等多樣的手段來提升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觀念和科學的管理意識,培養出的管理人員回到企業內部進行知識的傳播,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其次,通過聘請老師到鄉村旅游經營企業內容來進行培訓和指導,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實現操作標準化;另外,要拓寬培訓渠道,可以組織管理人員和相對有一定文化基礎的服務人員到旅游院校相關專業進修學習,通過培訓要求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促進鄉村旅游業持續、健康地發展。在進行培訓的時候注重加強對管理人員進行發展性培訓的同時,要進行一些專業的職業性培訓,在對服務人員進行職業培訓的同時,也要加強服務人員的發展性培訓,使我們的管理者了解技能,也使得服務人員掌握一些管理理念,從而真正帶動鄉村旅游企業的真正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春蓮.鄉村旅游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探討[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5).
[2]張建宏.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J].農業經濟,2012(4).
[3]劉洪彪,劉玉婷.新時期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1(23).
[4]王軼.鄉村旅游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融合發展[J].現代商業,2018(18).
作者:武瑞營 張耀宇 石偉達 單位: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
- 上一篇:低碳經濟下綠色旅游發展研究
- 下一篇:生態旅游度假區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