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建議

時間:2022-06-07 08:33:40

導語:農業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建議

摘要:本文闡述了泗縣農業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包括缺乏規劃引領、資金投入不足、產業規模不大且功能不全、農旅景區觀賞植物品種單一、缺乏品牌宣傳意識、缺乏專業人才等內容,并從科學規劃、加大投入、政策扶持、打造亮點、宣傳推介、人才培養等6個方面提出建議,以期為促進泗縣農業旅游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建議;安徽泗縣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近年來泗縣農業旅游產業從無到有,先后形成了小宋梨園、慧佳農業、碧云天生態農業園、石龍湖田園綜合體、長溝鎮馬王村油牡丹標準園等一批農業旅游產業基地,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吸納了部分貧困戶就業,初步形成了農業旅游的有機融合。

1發展現狀

1.1農業旅游資源豐富,潛力巨大

泗縣境內現有世界級文化遺產1處(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泗縣段)、國家級濕地公園1處(石龍湖濕地)、國家級紅色旅游資源1處(江上青紀念園)、3A級旅游景區3個(清水灣公園、江上青紀念園、運河人家景區)。泗縣境內自古就有自然秀美的“虹鄉八景”,是隋唐大運河唯一還有活水的完整遺址的地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泗州戲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是中國山芋之鄉、中國金絲茭瓜之鄉,是皖東北紅色革命根據地。另外,還有獨具特色的蟠龍山奇石,有楚漢之爭的古戰場———霸王城古跡遺址等。泗縣旅游資源非常豐富。這些資源優勢為泗縣發展農業旅游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1.2農業旅游產業初具規模,發展勢頭良好

2017年以來,泗縣先后建成了省級特色小鎮1個(運河小鎮)、省級優秀旅游鄉鎮4個(大莊鎮、泗城鎮、劉圩鎮、大路口鄉)、安徽省A級旅游村4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6個、星級農家樂5家。小宋梨園、碧云天生態農業園、慧佳農業、農科所郁金香和七彩油菜花園、墩集草莓觀光采摘園、屏山海岱綠洲花卉基地、長溝鎮馬王村油牡丹等10余個縣內知名農業旅游觀光園基本建成,蟠龍山奇石文化園建設快速推進,石龍湖田園綜合體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標志著泗縣農業旅游產業已初具規模,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1.3農業旅游品牌創建成績斐然

近年來,泗縣相關部門通過報刊、網絡、電視等途徑積極宣傳當地農業旅游資源,及時啟動智慧旅游平臺,年發送旅游過境短信逾200萬條;同時通過“文化旅游泗州”微信公眾平臺,及時報道泗縣農業文化旅游信息,指導農家樂開展智慧旅游工作,積極組織農旅企業參加國家、省、市各類農業旅游宣傳活動,推介泗縣農旅精品線路和旅游商品;組織大路口龍湖村參加安徽省2019年鄉村旅游“百村營銷”推介活動,成功舉辦了第二屆泗城鎮(薰衣草)鄉村旅游文化節,連續2年成功舉辦小宋梨園鄉村文化旅游節等農業旅游節慶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外宣推介,提高了泗縣農業旅游知名度,創建了一批農旅知名品牌,如泗縣慧佳農業生態園被確定為市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培育單位,大莊鎮被評為“省級優秀旅游鄉鎮”,泗城鎮大吳村和大路口鄉龍湖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泗縣雨杰粉絲被評為“宿州十佳旅游商品”,泗縣“共行”牌藥物布鞋榮獲2018年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金獎,江上青公園、泗縣運河人家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點,泗縣石龍湖被評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2存在的問題

2.1缺乏規劃引領

調研發現,泗縣農業旅游產業多為企業自發,政府引導很少。由于政府缺乏規劃引導,村集體沒有加入,農民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農業旅游沒有讓當地村民和村集體富起來。目前,僅小宋梨園在政府的引導和帶動下發展成為典型。

2.2資金投入不足

小宋梨園和少數幾個鄉村旅游景點按照“八個一”項目建設要求,完善了基礎設施,但多數農業旅游產業基地缺乏配套基礎設施,如馬王村油牡丹標準園,無停車場所、無觀光路、無配套消費場地、無公廁等。政策支持、政府引導力度不強,資金投入不足。由于缺少啟動資金,致使許多優良的農業旅游資源沉睡鄉間,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開發。

2.3產業規模不大且功能不全

由于涉及用地性質、資金等,許多涉旅配套設施無法建設,農業旅游產業發展停滯不前,如慧佳農業、碧云天生態園等。目前,只有小宋梨園稍有規模,但仍不夠大,沒有真正按照土地集約化管理模式,把園區土地集中統一管理,仍有部分農戶種植大宗作物,不能形成果園連片效應。此外,大部分農戶房前屋后空地沒有發展庭院經濟,缺乏娛樂設施及場地。

2.4農旅景區觀賞

植物品種單一小宋梨園梨花開花期較短,僅集中在梨花節期間;馬王村油牡丹基地只有牡丹花;農科所菜花基地只有七彩油菜花。由此來看,景區植物品種過于單一,不能做到春、夏、秋、冬季皆有景,且觀賞時間有限。

2.5有點無線,缺乏品牌宣傳意識

泗縣農業生態觀光旅游起步晚、發展慢,雖然小宋梨園、石龍湖田園綜合體等具有一定規模,但為數不多;雖然都屬于農業生態觀光旅游的范疇,卻形不成產業的“個體戶”,點點之間沒有主線穿接;在品牌宣傳上,沒有根據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量身定制并精心打造,品位不高。

2.6缺乏專業人才

近年來,泗縣重視各類人才的引進,但涉及農業旅游專業方面的文博人才及設計規劃人才幾乎沒有。目前,除大莊鎮小宋梨園等少數幾個規模較大鄉村旅游景點有運營管理人員外,大部分農業旅游景點沒有專業的策劃、運營管理和服務人員??h城西部的現代農業園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基礎,但由于沒有專業人才,缺少高層次的規劃以及資源整合和引導,這幾年發展相對滯后,一直沒有做大做強。

3建議

3.1精心策劃,科學規劃

縣級有關部門要把泗縣農業旅游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實施內容,建議縣委、縣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做法,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一鄉一品、一村一特”的原則,在戰略層面上對全縣農業旅游產業發展進行細致規劃,結合泗縣鄉村旅游制定的“4+N=1”(即4大片區、N個點),形成1個泗縣全域旅游規劃的總體思路,制定1個泗縣農業旅游產業的系統規劃和總體布局。盡快研究出臺有關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近期、中期、遠期工作任務,制定有關規章,穩步推動落實[1]。

3.2整合資源,加大投入

目前,泗縣農業旅游基礎設施還不完善,要整合財政支農資金、項目資金等政策資金,用于支持農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優先解決交通、環境衛生等問題,提升農業旅游的便利性、清潔性、安全性。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議縣委、縣政府盡快制定出臺泗縣農業旅游項目招商引資辦法,加大農業旅游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逐步建立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開發為主體、社會資金注入為補充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

3.3制定政策,積極扶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業旅游的消費需求日益增加。建議縣委、縣政府結合泗縣實際,制定出臺農業旅游產業稅收、信貸、土地、獎補等優惠政策,對農業旅游龍頭及中小企業給予大力幫扶和積極支持,促進農業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2]。

3.4面向市場,打造亮點

特色化是農業旅游的基本方向。農業旅游要區別于城市,彰顯“三農”本色,體現“土”字特色,重點在“樂”上做文章,要讓人感受到區別于城市的鄉村文化、青山綠水、田園風光,讓人求得美的享受和放松愉悅的心情[3]。因此,要因地制宜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在生態環境、民俗民情、農業生產、旅游商品等方面挖掘和體現特色;要根據不同群體、不同方式、不同檔次的消費需求,積極開發一些新的農村旅游業態,如鄉村俱樂部、農事體驗、休閑莊園、戶外體育競技、養老養生等,做到旅游與文化、體育、養生、娛樂、農業相結合,做到產品多樣化。同時,農旅企業可參觀考察學習外地經驗,引進四季花卉,打造四季旅游。

3.5精心包裝,大力宣傳

對石龍湖濕地、石龍湖田園綜合體、泗縣運河人家、蟠龍山奇石文化園、小宋梨園以及墩集草莓采摘園、屏山海岱綠洲花卉基地等農業旅游樣板典型,要精心包裝、大力宣傳;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微信、廣告位等現代傳媒,借助旅行社及各種協會團體等中介機構,以綠色健康、田園風光、農家體驗、周末休閑、回歸自然等為賣點對外營銷;根據農業旅游特點,舉行泗縣文化旅游推介周活動,即不同時節、不同景點多舉辦如小宋梨花節、泗縣草莓節、泗縣金絲茭瓜節等節慶活動;要在顯要交通路口設立宣傳欄和農業旅游路線指示牌,方便游客旅游出行。3.6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做好農旅專業人才引進工作,讓專業人才全程參與農業旅游的布局、設計、營銷策劃,要應用他們的新理念,采納他們的合理化、科學化建議,在發展農業旅游產業中規避風險[4]。同時,為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要加強農業旅游園區現有從業人員系統培訓,讓參訓人員知曉泗縣人文古跡,學會宣傳泗縣、推介泗縣,講好泗縣旅游故事,提高服務質量,讓游客高興而來、盡興而去。

4參考文獻

[1]郝襄房.縣域休閑農業旅游產業發展模式探析[J].農家參謀,2020(24):298.

[2]林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與實施[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8.

[3]徐旭,木薇.生態農業與旅游業產業協調發展機制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20,11(9):38-40.

[4]張萌.清徐縣農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中國地名,2019(11):32-33.

作者:李慶文 單位:泗縣長溝鎮農村經濟技術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