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養生度假旅游發展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6-16 03:17:08
導語:鄉村養生度假旅游發展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鄉村養生度假旅游不僅有效拉動了農村經濟發展,也滿足了城市人群的個性化養生要求。針對現階段鄉村養生度假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以市場發展為重要導向,以政府政策支持為重要依托,發揮養生文化資源的核心作用,促進鄉村旅游資源的深度融合,為鄉村養生度假旅游的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鄉村旅游;養生度假;實現策略
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發展迅速,旅游形式不斷創新,催生了新型的旅游品種。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的養生觀念不斷提高,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作為新的經濟支撐應運而生。因城市消費者養生需求而生的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突破了傳統產業的約束性,對于經濟效益的增長具有深遠影響,加強了城鄉居民的互動交流,促進了農村地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鄉村養生度假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旅游產業的迅速發展,不僅有助于增加農村經濟收入和勞動力就業,而且對于促進鄉村產業融合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許多旅游資源豐富的鄉村地區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城鄉融合的發展背景下,鄉村養生度假旅游作為新型的經濟形式,是實現城鄉融合的重要路徑,有效拉近了城鄉距離,對于農業結構的積極轉型也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大幅提升,對生活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國65歲以上人口達1.5億左右,獨生子女政策催生了大量獨居空巢老人。退休后的中老年人群,不但擁有充分的資金和閑暇時間,同時受傳統養生觀念的影響,滋生出大量對健康養生旅游類產品的需求,為康養度假小鎮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伴隨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環境破壞嚴重,高速的生活節奏使人們不斷處于高壓狀態,很多人在身體和心理方面出現了雙重“亞健康”,產生了“逃離城市”的想法,繼而產生了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當前,我國的鄉村養生度假旅游還處于初級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鄉村養生度假旅游規劃缺乏整體性。我國幅員遼闊,廣大農村有著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天然的旅游資源只有在合理開發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現實情況是,政府科學指導的缺位、旅游專業規劃的缺乏使得許多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沒有整體規劃,與地方經濟發展特色契合程度不高,難以實現目標與制度的協調發展。地方旅游資源的開發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有些鄉村養生型旅游開發過程中,為了謀取更多的經濟效益,過度開發本地區稀有旅游資源,將其打造為旅游景點吸引游客,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大大損害了鄉村養生度假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無論是旅游資源的開發,還是旅游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都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需要國家進行積極的政策引導,與其他產業密切配合;要在宏觀上整體把握旅游資源開發,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從戰略目標上看,要讓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的各系統高效合作,各自發揮重要作用,才能提升地區旅游業發展質量。(二)鄉村養生度假旅游管理機制不完善。相對于我國的鄉村養生度假旅游而言,國外起步就比較早,大多是政府政策作為其重要引導。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有著不同于其他旅游方式的獨到之處,溫泉放松、中藥養生等賦予了鄉村養生度假游獨有的特色,旅游費用也相對較高。從整體發展來看,養生旅游資源存在局限性,開發手段缺乏多元化。隨著人造溫泉、中藥養生的普及,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景點蜂擁而至,難以形成地區旅游指向標。有些鄉村養生型旅游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缺少統籌規劃,旅游環境比較差,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難以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缺少對游客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在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景區管理過程中,因為管理人員的整體素養不高,缺少相應的培訓,難以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在制度建設上,體系不夠完善,難以體現鄉村養生度假旅游品牌效應。(三)鄉村養生度假旅游和其他產業融合度不夠。目前我國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處于初級階段,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產業單兵作戰、單打獨斗,忽視了和農村其他產業的鏈接與融合,系統化的產業鏈尚未形成。一方面,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與傳統旅游業、中醫藥健康產業之間缺乏相互滲透,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產業資源開發途徑比較單元化,資源配置不合理,這些對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基層政府在規劃地方養生度假旅游資源時,往往忽視旅游市場發展規律,過度挖掘旅游資源,這種竭澤而漁的開發模式嚴重損害了旅游的可持續性。此外,旅游資源的開發忽略了城鄉產業的融合互動,難以滿足本地區人們的個性化旅游需求。旅游消費者與旅游提供者沒有進行科學交流,引發了旅游產品的沖突,各類資源沒有充分發揮其實際價值,與城鄉融合的發展規律不符。
二、我國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的發展走向與發展趨勢
(一)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的未來發展走向。目前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是我國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應該結合體驗性經濟的特點,深度挖掘傳統養生文化的社會價值,充分滿足游客的體驗需求。為此,政府在規劃鄉村養生度假旅游資源時,要對其發展走向進行科學調整。文化是民族發展的根基,是旅游業產業發展的精髓所在。中國物質資源比較豐富,產生了大量優秀文化,養生文化則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理念中,要做到養生長壽,除了要遵循生命有機體基本的規律外,更需要借助外界環境促進個體健康水平的提升。其中,休閑旅游作為一種很好的康養方式,可以讓人們在大自然的悠閑放松中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升其健康素養。另外,當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很大滿足,人們希望通過旅游的手段獲取健康,繼而實現養生的目的。從整體看,養生度假型旅游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身心健康需求而開展的旅游相關活動,是傳統養生理念與其身心健康需求相契合的旅游活動。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要堅持統籌發展“養生”與“旅游”,不僅要滿足游客的養生需求,還要滿足其娛樂休閑需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深,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出現了普遍亞健康的狀況。鑒于此,人們積極探索減壓方式,鄉村養生度假旅游天然的康養特色剛好滿足了人們的訴求。鄉村養生度假旅游要想實現其健康可持續發展,就要樹立科學的價值取向,對養生度假型旅游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創建科學的鄉村旅游模式。(二)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的發展思路。針對我國鄉村養生度假旅游存在的規劃缺乏整體性、管理機制不完善、產業融合度不夠等問題,為保證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開發的可持續性,要以城鄉融合作為重要依托,統籌發展旅游體系,實現城鄉資源的合理配置。城鄉融合主要是指將城市的金融資本、技術資本和農村的人力資本有機結合起來,在城鄉產業發展中充分發揮各個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在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中,就要堅持城鄉一體化戰略,將人才、技術、資金納入旅游產業的整體發展規劃中,確保人才、技術、資金的有序流動,借助城鄉融合推動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發展。既然城鄉融合推動了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廣大農村地區就要充分發揮旅游資源優勢,強化品牌建設,借助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的轉型發展。
三、推動我國鄉村養生度假旅游發展的路徑選擇
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要從整體上實施規劃設計,加快城鄉融合的發展,根據地區特色,打造獨居一格的旅游資源。要想實現鄉村養生型度假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政策的積極引領、企業的深度參與。鄉村景觀經過時代更替,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內涵,景觀欣賞可以為人帶來視覺上的美感,陶冶情操,讓其與自然和諧相處,減輕其精神方面的壓力,對機體的免疫系統進行調節,實現保健、治療的效果。(一)為促進旅游產業和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政府的指引作用必不可少。一是要發揮政府在促進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發展中的指引作用。農村經濟建設發展與國家政策的引導具有重要關系,如今我國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政府要積極對其進行布局、規劃,這要求政府提供積極的政策指引,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政府要從宏觀角度制定科學的扶持政策,按照當地的發展實際,積極實現地方特色養生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保證養生旅游項目的有序管理。當前我國實施的精準扶貧戰略為農村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各級地方政府從本地區鄉村旅游現狀作為重要切入點,對旅游新模式加大扶持力度。通過政府政策的積極引導、官方宣傳,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游客。政府在指導過程中,要對不利影響予以規避,根據市場的具體發展要求進行積極主動的引導。二是要完善公用配套設施,深化產業融合。旅游產業綜合性比較強,要滿足娛樂、住宿、休閑等多方面的需求。養生度假型旅游主要注重“養生”。因此,要積極健全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游客提供舒適放松的休閑體驗。在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新產品的建設中,要將養生資源與鄉村旅游緊密結合起來,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療養中心、溫泉會所等基礎設施,提升養生旅游的地域特色。除此之外,要根據目前的智慧旅游、生態旅游發展特點,為游客提供更加舒適的旅游體驗。鄉村養生旅游產業發展具有明顯的外部效應,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要統籌發展旅游經濟。鄉村旅游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如果統籌不當會導致資源環境的破壞,對城市環境保護造成嚴重影響。在城鄉融合發展的戰略背景下,不僅要注重經濟效益的發展,還要重視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等方面的影響,實現其健康發展。(二)發揮養生文化資源的核心作用,強化互動交流。一是要在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中融入創新元素。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要在政府政策的積極引導下,創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養生品牌。鑒于此,各地區要充分挖掘當地的養生資源,包含文化資源、自然資源等。各地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特色,開發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以養生作為重要主題,注重傳統養生文化的有機滲透,對養生旅游產品就行積極開發。二是要在鄉村養生型度假旅游中融入文化元素。鄉村人文資源包括鄉村文化、民間習俗和傳統節慶等。鄉村人文資源主要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與天地和諧相處的重要手段,體現了鄉村的發展面貌,是養生旅游開展的重要基礎。鄉村的生活習慣、對自然的敬畏以及民俗活動等,是旅游開發的重要人文資源,要讓游客充分參與到民俗活動中,帶領游客體驗當地的文化特色,實現養生旅游與傳統文化的雙贏。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與特色文化的聯系性比較緊密。如今,許多鄉村旅游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力度不夠,對文化內涵的挖掘程度不夠,難以形成鮮明特色。與此同時,在養生度假型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要注重資源的保護,要保留古老村落的文化價值。要想實現雙贏的發展目標,就要強化對古村落的保護,注重特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三是要結合養生旅游市場需求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的開發與管理,要充分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形成良好的旅游氛圍。要對新鮮文化元素進行挖掘,滿足游客的個性化旅游需求。如果鄉村本身有著名的地理標示性產品,可以通過產品對飲食療法進行開發,有些長壽村通過應用長壽文化、積極發展食養、中醫等健康養生,根據民俗的特點,對田園長壽文化進行開發。農業養生,以鄉村作為重要物質依托,分為田園、村莊和自然三大板塊。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應以田園為主,以村莊為次,以自然為補充,實現田園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勇前.城鄉融合戰略視野下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的發展取向與實現路徑[J].農業經濟,2018(5):33-35.
[2]廖靜嫻.鄉村養生度假型旅游發展的驅動機制與開發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2017(4):142-144.
[3]李麗,楊艷麗.東北地區寒地黑土核心區休閑農業研究——以黑龍江省綏化市為例[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36-140.
[4]唐雪立,李曉東,楊慧.湖南省鄉村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與創新[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6(4):58-60.
[5]付玉霞,龐超,李永利,等.石家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以耿村故事的文化旅游開發為例[J].企業經濟,2016(3):134-139.
[6]“三養”綦江去哪兒?“十大休閑度假區”任你挑[J].重慶與世界,2015(12):64-66.
作者:李鑫 單位:山西旅游職業學院
- 上一篇:街道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總結
- 下一篇:中醫藥文化旅游資源調查與分析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