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企業核算的會計選擇
時間:2022-05-16 10:49:47
導語:淺析企業核算的會計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l)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期末存貨計價的高低對當期的利潤影響很大,存貨是納稅人調整應稅收益的主要工具。依現行稅法,存貨計價可采用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和加權平均法等六種方法,不同的方法所計算出的期末存貨價值不同。采取何種方法情況為佳,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當物價有上漲趨勢時,采用后進先出法計算的期末存貨價值最低,銷售成本最高,可將利潤遞延至次年,以延緩納稅時間。當物價呈下降趨勢時,則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出的期末存貨價值最低,同樣可以達到延緩納稅的目的。(2)折舊方法的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分為直線折舊法和加速折舊法兩類。雖然在資產使用期間兩種方法累計折舊總額相等,但因其計提折舊的時間長短及每年折舊金額不同,使得各年凈收益不同,其應納稅額也不同。兩種方法究竟誰優誰劣,應視不同情況具體分析:在比例稅率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稅率不變或有下降趨勢時,以采用加速折舊法為優。這樣,把前期利潤推延至后期,延緩了納稅時間。在比例稅率下各年稅率有上升趨勢時,以直線折舊法為優。因為加速折舊法延緩納稅的利益與稅率高低成正比,在未來所得稅率愈來愈高時,以后納稅年度的稅負增加往往大于延緩納稅的利益,使得直線折舊法比加速折舊法更有利。在比例稅率下,如果企業從獲利年度起就享有一定的減免稅期,則應盡量把利潤集中在減免稅年度,推遲認列費用。為了避免錯過減免稅的優惠期,企業應選擇采用直線折舊法。在超額累進稅率下,直線折舊法優于加速折舊法。直線折舊法可使得每年的費用大致相等,利潤比較均衡,可避免利潤的過大波動導致適用較高的稅率,引起稅款的過多支付。(3)費用列支的選擇。已發生的費用及時核銷入帳。如已發生的壞帳、呆帳應及時列入費用,存貨的盤虧及毀損應及時查明原因,屬于正常損耗部分及時列入費用。對于能夠合理預計發生額的費用、損失,應采用預提方法進入費用。適當縮短以后年度需分攤列支的費用、損失的攤銷期。例如低值易耗品、待攤費用等的攤銷應選擇最短年限,增大前幾年的費用,遞延納稅時間。對于限額列支的費用,如業務招待費及公益救濟性捐贈等,應準確掌握其允許列支的限額,爭取在限額以內的部分充分列支。
盈虧抵補的會計選擇
盈虧抵補籌劃主要有以下幾點:(1)提前認列收入。企業在有前五年虧損可供抵補的年度,可以提前認列收入。(2)延后認列費用。如呆帳、壞帳不計提壞帳準備,采用直接核銷法處理;將可列為當期費用的項目予以資本化,或將某些費用,如廣告費用延后支付。(3)收購、兼并虧損企業。稅法規定:企業以新設合并以及吸收合并或兼并方式合井,被吸收或兼并企業不具備獨立納稅人資格的,各企業合并或兼并前尚末彌補的經營虧損,可在稅法規定的彌補期限的剩余時間內,由合并或兼并后的企業逐年彌補。
稅率的會計選擇
企業通過選擇低稅區和低稅行業進行投資。會計將盡量對利潤額進行量的控制,以爭取適用低檔稅率。如:當預計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9.5萬元至10.5萬元之間時,則應盡量把其控制在10萬元以內,以免由于適應33%的稅率而加重企業稅負。
本文作者:周永桂工作單位:重慶長途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淺談林業現代化的現狀與策略
- 下一篇:淺析企業薪酬的福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