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會計風險控制

時間:2022-02-19 08:49:08

導語: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會計風險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會計風險控制

摘要:經濟現代化與經濟一體化為我國會計工作的發展和完善帶來一定的機遇,同時也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會計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對會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安全成為企業會計風險控制的一項重要工作。會計電算化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同時也帶來會計信息系統上的操作風險、技術運用風險以及網絡監控風險。加強對會計信息系統的風險控制是確保企業會計信息安全的重要舉措,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會計信息;控制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其使用程度不斷加深,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時,也使得企業會計風險問題進一步突出。所謂企業會計風險,是指企業的會計業務在實際運行中可能會帶來經濟損失的不確定性,比如因為信息系統、組織管理以及制度安排等因素會導致經濟受到損失的可能性。因此,企業會計風險具有潛在性、客觀性和普遍性。企業的經濟活動如果存在會計風險,可能會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帶來重要的影響。所以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加強對企業會計風險的研究,努力建設針對企業會計風險的有關防范對策措施,確保企業能夠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互聯網發展背景下的會計工作

(一)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致使經濟活動顯現復雜化,從而引發會計活動的復雜化

中國經濟進入新的轉型發展時期,技術和科學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企業經營活動也越來越形式多樣話,比如隨著創新活動的發展,一大批互聯網+企業相繼成立,企業的組織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整個社會進入了開發信息資源的新經濟時代,新的經濟形態將對企業的生存環境、商業模式等產生巨大影響,從而引發企業會計經濟活動也隨之變化多樣,這些變化的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增大了企業的會計風險。

(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會計工作進入信息化時代

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電算化和電子商務在企業的會計活動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企業已經由原來的紙質時代的會計信息處理模式轉變為網絡條件下的共享會計信息處理的模式,企業從會計建賬、科目設置、企業財務核算以及會計報表的編制等都將進入電子信息處理系統。會計電算化既結合會計工作的內容又結合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相應地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要求以及對財務人員的要求都會有所提高,同時,對會計信息的處理難度也會提高。

(三)網絡技術的發展致使信息安全性成為企業會計風險控制的一項重要工作

傳統會計工作的流程主要是對企業資產負債、科目匯總以及借貸融資試算平衡等進行人工匯算,會計的基本職能定格于會計核算,因此,會計風險主要來源于對會計科目的掌握以及對會計核算方法的運用。會計電算化下,會計最基礎的工作已經經過計算機處理過了,大量的會計工作是對會計信息的輸入,而會計報表等是自動生成的。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風險的控制工作轉為對會計信息的保護,因為,一方面,會計核算軟件本身有可能存在漏洞風險,容易遭到黑客攻擊;另一方面,本單位的軟件系統都有進入口令,如果口令密碼泄漏,可能會有非財務人員進入,泄漏會計信息。所以,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會計財務信息處理盡管快捷、高效,但同時也給會計信息安全造成重大隱患,必須引起會計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二、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會計風險存在的形態

(一)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操控風險

操控風險主要來自于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操作,會計信息系統包括計算機系統以及會計信息數據系統。在網絡環境下,企業信息系統全面實現無紙化操作,相關信息和數據的處理都要依賴計算機軟硬件,如果在操作計算機的過程中,會計人員操作失誤,比如原始信息輸入錯誤,將會引發信息系統的連鎖反應,從而導致一系列錯誤。另外,傳統財會工作中的企業會計信息由專人歸類保管,數據被控制、操縱的可能性較小,但在信息網絡條件下,企業會計信息是廣泛采取、權限集中管理,很容易發生信息被操縱或被人為破壞的風險。

(二)會計信息系統本身的技術風險

互聯網環境下,計算機技術在企業會計信息系統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計算機系統本身存在一定的風險,主要包括計算機軟件本身的風險和系統維護的風險。因為,通常情況下,會計軟件的開發者并不是來自一線會計崗位的工作者,軟件設計人員通常是按照通用標準來設計,而企業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經營活動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所以,軟件本身會存在適用性的風險。另外,會計信息系統對計算機的依賴性強,對財會管理人員的要求高,不僅需要掌握專業財會知識,還要充分掌握計算機技能,所以,在運行過程中還存在信息系統運行維護的風險。

(三)網絡安全風險

網絡環境下,影響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安全性的因素不斷增多,給企業財會工作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網絡安全風險主要來源于信息數據存儲風險和非法侵入風險,雖然,網絡安全是互聯網的一個通用問題,但對企業財務信息來講更為突出和重要。因為,企業財務信息是企業的生命線,同時還可能涉及到投資者的利益,引發金融市場的動蕩。

三、建立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會計風險控制機制

(一)建立和健全風險預測與監督機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建立和健全企業會計管理的風險預測與監督機制是確保會計信息安全的重要舉措。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就是通過及時數據化的管理模式,進而分析出企業外部環境及內部經營等資料,用財務指標的數據形式把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預先告訴企業經營者,同時,尋找出現風險的原因及管理中的隱患,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保證企業財務的安全。建立監督機制就是要建立健全起會計監督的評價體系,要建立起健康的內部監督機制,使得企業的各部門之間互相監督制約,在強化內部審計系統的同時,要完善企業外部會計的監督機制。

(二)提高企業財會管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

企業財會管理人員處在會計信息處理的第一線,應提高會計信息系統的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和完善風險防范預警機制。企業財會管理人員應具備一定的市場敏感性及風險分析、防范意識和能力等,為規避企業會計信息系統風險提供強有力支撐。一方面,企業財會人員要經常學習財會管理法律、法規知識,學習有關的財管知識,提高業務水平,避免在業務操作中出現失誤或人為的錯誤;另一方面,財會人員要提高應用現代科技的能力,能夠對信息資源進行風險控制,借助計算機技術,廣泛收集金融市場、資本市場、行業動態、供應商信息、客戶信息等方面的信息,并迅速整合有效數據,進行計算機模型模擬,分析信息敏感性,評估風險,進而有效控制風險。

(三)建立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網絡信息安全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對企業會計信息系統來講更是如此。為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安全,企業應建立自己的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首先,企業要建立起具體的網絡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管理機構,要建立起嚴密的計算機風險控制系統,加強規范性操作管理。比如在電子數據錄入環節、在會計數據修改授權環節等加強管理。其次,是要從技術上采取措施,要在企業的內部網及互聯網間建立完善報警裝置,加裝防火墻,以防黑客或病毒的侵襲,以保護企業內部網中的重要數據。同時,可將電子簽名的技術應用到身份認證中,可防止非法用戶進入系統假冒身份,為防范企業會計風險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ヂ摼W的運用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提高了會計信息處理的效率,但同時給會計風險控制帶來了相應的挑戰。在互聯網背景下,加強對企業會計風險的控制是確保會計信息安全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肖雪梅 王磊 單位:鄭州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