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績效評價探究

時間:2022-06-17 10:37:44

導語: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績效評價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績效評價探究

摘要: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之間的關系是較為密切的,精準扶貧是鄉村振興的主要途徑,鄉村振興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在對旅游精準扶貧績效評價和旅游精準扶貧動力機制構建進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為衡陽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機制的完善設計一系列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衡陽市;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績效評價;動力機制

衡陽市作為農業大市,也是旅游精準扶貧工作重點市,對此,衡陽市政府已形成了以救濟式、開發式、參與式及整村推進“四輪驅動”并駕齊驅的扶貧路徑。在一些自然環境惡劣、資源貧乏、技術和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的背景下,開發式扶貧作為重要扶貧方式,由“造血式”扶貧替代“輸血式”扶貧,在衡陽扶貧工作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當然,影響旅游精準扶貧的因素很多,如個體因素、環境支持及其他因素。其中,個體因素包括對于旅游精準扶貧的了解和創業效能感,環境支持因素具體包括資金來源、家人支持等,其他因素包括創業培訓等都對旅游精準扶貧決策有明顯的影響。因此,從動力機制方面分析全面把握旅游者的需求是決定扶貧的本質所在,由此才能全面有效地開展旅游精準扶貧創新政策,從而提高旅游精準扶貧的有效性。

一、旅游精準扶貧績效評價

旅游扶貧已經成為我國精準扶貧工作中最為熱點的研究內容,對于旅游扶貧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經濟效果評估。蔡雄等(1997)認為,旅游產業有一業帶百業的乘數效應。向延平(2008)認為,旅游扶貧能夠有效的推動就業和經濟的增長。陳友蓮(2011)認為,旅游扶貧的輻射能力較強,實現了多個關聯產業經濟的增長。袁智慧(2014)選擇海南省旅游業作為研究對象,對當地居民通過旅游業的收益情況進行了分析??琢钣?、王明月(2019)從瞄準精準率、溢出率、漏出率三個方面,對精準扶貧項目瞄準經濟績效進行了評價分析,以期為后續扶貧工作的精準性提供方向[1]。二是社會效果評估。徐瑋(2012)指出,旅游扶貧能夠對青年人產生巨大的回鄉發展吸引力,青年人回鄉發展,能夠有效地解決農村地區的老人及兒童留守問題[2]。張曉明、魏維新等(2010)對扶貧旅游在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的內容進行了分析。張雪、王怡、李新紅(2019)基于商洛丹鳳縣的公眾滿意度調查,對商洛市丹鳳縣政府精準扶貧社會效果進行問卷分析,提出了通過旅游扶貧資源優化配置與使用效率提升扶貧社會效果的對策和建議[3]。三是環境效果評估。喬波、嚴賢春等(2008)對旅游扶貧生態扶貧效果做出了研究,最終結果發現旅游扶貧擁有極好的生態環境效益,能夠有效的改善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但是,隆學文、馬禮等(2004)對旅游扶貧展開過程中旅游扶貧產業和貧困地區生產環境之間的沖擊進行了研究,最終卻發現旅游扶貧的發展會加大貧困地區生態的壓力。王志章、王靜(2018)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對云南少數旅游扶貧生態效益績效進行評價,認為需要進一步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開發特色旅游新產品,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但是,發展旅游扶貧行業的重要前提就是具備優質的生態資源。因此,在旅游扶貧效果的評價工作中,相關的測評工作是必不可少的[4]。總體來看,國內關于旅游扶貧的研究,近幾年雖然已傾向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但是占主導地位的,依舊是定性分析研究。在對于旅游扶貧效果的定量研究上仍是比較匱乏的,特別是針對扶貧效果這一部分的評價標準。從具體的評估內容進行分析,如今的研究重點都聚集在旅游扶貧的生態、社會以及經濟效益上。至于精神文化方面的扶貧工作則常常被忽視,旅游扶貧的可持續性與協調度應受到更多的重視。

二、衡陽市旅游精準扶貧動力機制構建

(一)現有旅游扶貧方式及其動力源分析。目前,衡陽旅游扶貧主要采取開發建設式扶貧、幫扶式扶貧、參與式扶貧還包括全村推行這四種方式。一是幫扶式扶貧。這種扶貧方式為期較短,其主要依靠于政府的財政扶持,但是這種扶貧方式并沒有將其救助的目的性同貧困戶的自立能力相結合起來,因此這種救助方式只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成效,這樣便導致一部分失業人員并不會主動去尋找工作,造成越救助貧困戶越窮的局面出現。二是開發建設式扶貧。開發建設式扶貧主要是在國家的引領下,由地方政府啟動“扶貧基金”以資金的形式分發給每一個貧困縣,貧困縣再依據“效益原則”合理地使用與分配這筆基金。這種扶貧方式主要是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為主,這種扶貧方式的主要動力來自于政府與當地的村民,但其不足之處在于對于村民而言,其參與扶貧的各項要求較高,這就導致居民對這種扶貧方式的參與度不高,因此不能讓貧困人員的生活現狀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三是參與式扶貧。此扶貧方式與開發建設式扶貧的動力源相似,都包含有政府與當地村民,但其還包含有施援方,此扶貧方式把工作重點放在貧苦人口上,這種扶貧方式的優越性在于提升了貧困村民的參與度,讓貧困人員能夠自身參與到扶貧工作中去,提高了他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這使得扶貧工作能取得更優成效。四是全村推行式扶貧。這種扶貧方式主要依靠于政府力量與當地村民的力量。此扶貧方式是由當地政府來確定扶貧對象,但是全村推行扶貧工作任務較為艱巨,因此其推行過程十分緩慢,而且政府在確立扶貧對象時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確定,因此便導致部分貧困人員無法從此項目中獲益。這四種扶貧方式的共同點在于,它們的動力源都來自于政府與當地村民。但現狀卻是政府在努力開展相關工作,由于絕大多數收益都是企業獲得,居民能獲得的效益并不多,因而當地的居民參與熱情卻不是很高。因此,應該創新思路,帶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使旅游者成為新的動力源,因為旅游者的參與能夠拉動當地消費,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應由各鄉村旅游利益主體來構成衡陽市鄉村旅游扶貧的動力系統,在此動力系統中,應由政府構成扶持系統,當地村民充當供給系統,這是推動鄉村旅游扶貧發展的主要動力,而旅游者則構成需求系統,這是開展旅游扶貧的重要前提。這三個因素相輔相成所構成的動力系統是衡陽市鄉村旅游扶貧能有效開展的基礎支撐,衡陽市的鄉村旅游扶貧發展的模式可以根據這三個因素分為政府主導型、市場驅動型以及村企合作型。(二)衡陽市旅游扶貧動力機制優化方式。旅游作為一種社會經濟,其具有復雜性,在旅游活動過程中,各利益主體往往會受到旅游行為的影響,此影響也許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并不是所有的利益主體都能從旅游活動中獲益,這就意味著采取旅游扶貧的方式并不一定能帶動當地村民擺脫貧困,通過衡陽市旅游扶貧工作開展的經驗總結認識到,旅游扶貧能夠推動衡陽市經濟效益的增長。但是貧困地區村民對于旅游扶貧的直觀感覺并不是很深刻。因此當地村民對旅游扶貧的參與度并不是很高,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衡陽市在開展旅游扶貧的工作中各利益相關者收益分配不均。尤其是作為扶貧對象的主體———當地貧困村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護,這對扶貧績效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針對其扶貧績效不高的現實,衡陽市應該從以下方面完善旅游扶貧動力機制。1.政府權力的施用應當控制。政府應當發揮自身的領導與組織作用,比如在對景點內的制度進行規劃與設計,組織開展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動,建設景區內的基礎設施等方面。政府應發揮引導作用,引進優秀的旅游企業在衡陽地區進行投資,同時政府權力的施用應當得到控制,不可將權力之手伸向旅游企業的正常運營與當地村民的參與之中去,避免造成其他主體權力的削弱。2.合理處理各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衡陽市扶貧過程中,由于不同的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不同,容易造成各利益主體之間的沖突,這會對當地旅游扶貧的工作的順利開展構成阻礙。結合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特點,應建立一種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即細化旅游扶貧中的各方面要素包括社會、經濟、環境等。同時根據不同利益主體獲得收益的不同采取相關補償措施,使得在鄉村旅游扶貧中各利益主體之間可以和諧共處。3.特色旅游產品升級。旅游企業在對旅游產品進行升級時應當發揮當地民俗資源的特長,進行詳細的市場調研,發揮當地村民的優勢,使得升級后的旅游產品能更具有吸引力,具有更強的時效性。如讓傳統的觀光旅游升級為休閑、度假、鄉村體驗、鄉村美食多方面深層次的鄉村旅游活動,提升當地村民在旅游活動之中的參與度,提高旅游扶貧的績效水平。4.引進更多旅游人才,加強人才培養。參與衡陽市鄉村旅游扶貧發展工作的年齡段主體主要是中老年人,相關旅游專業人才的缺失難以維持旅游扶貧工作的可持續開展。而這種旅游專業的人才不能單憑政府的相關福利政策吸引,應更多地吸納當地旅游專業人才,吸納在外地創業成功的優秀人才返鄉創業。同時,要建立健全旅游專業知識培訓體系,健全培訓機制,加強對青年群體旅游知識培訓,吸納更多的當地人員特別是青年人員參與到衡陽市鄉村旅游扶貧工作之中。

參考文獻:

[1]孔令英,王明月.喀什地區精準扶貧項目瞄準績效評價研究[J].北方園藝,2019,(4):182-190.

[2]徐瑋.淺析我國現階段旅游扶貧效益的影響因子[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2,(1):201.

[3]張雪,王怡,李新紅.以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政府精準扶貧績效評價分析———基于商洛丹鳳縣的調查問卷[J].遼寧農業科學,2019,(1):45-48.

[4]王志章,王靜.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少數旅游扶貧績效評價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89-96.

作者:劉宏亮 陳政 單位:1.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商學院 2.湖南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