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生態旅游發展路徑研究
時間:2022-01-27 09:45:16
導語:鄉村生態旅游發展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鄉村振興是推動我國鄉村發展的重要動力,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對促進鄉村振興具有明顯作用。鄉村生態旅游對鄉村振興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建設生態宜居鄉村,有利于激活鄉村生態經濟,有利于加強鄉村社會治理。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生態旅游存在鄉村生態環境有待改善、鄉村產業特色創新不足、生態旅游管理人才缺乏等問題?;诖?,提出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路徑,進一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生態旅游;發展路徑
一、鄉村生態旅游對鄉村振興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建設生態宜居鄉村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健康養生、享受綠色的觀念逐漸增強,鄉村生態旅游發展增強態勢明顯。旅游環境衛生和清潔景觀的標準逐漸提高,促進了鄉村環境的快速優化,推動了衛生條件的改善,加快了鄉村整體建設規劃。只要管理機制和環境保護到位,確保環境衛生清潔有序,正確引導環境宣傳和教育工作,就能全面提升鄉村生態旅游形象,從而促進鄉村環境更加優美、和諧。鄉村生態旅游的快速發展,有助于改善農村的村容村貌,有利于為村民提供舒適的生態宜居環境。
(二)有利于激活鄉村生態經濟
鄉村生態旅游旨在強調鄉村參與的重要性,具有很強的扶貧增收功能,有利于促進村財增收,也能進一步提高當地居民收入水平。我國許多鄉村依托當地自然資源,發展農業旅游,完善產業結構,將自然景區與農耕體驗、休閑娛樂、戶外露營等多產業融合發展,開拓出鄉村特色產品,帶動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推進鄉村生態旅游發展,合理開發鄉村生態資源,有利于激活鄉村生態經濟體系,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創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有利于加強鄉村社會治理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鄉村治理滯后于鄉村發展會制約我國鄉村社會的發展。比如,“空心村”“三留守”等問題日益凸顯,使得農村陷入老齡化、貧瘠化的發展困境。鄉村生態旅游的出現使更多資源向鄉村集聚,破除鄉村社會治理的困境,促進鄉村治理規范化建設,增強對農民工人才返鄉的吸引力,為鄉村治理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力量。另外,鄉村生態旅游也增加了鄉村之間的交流,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讓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生態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鄉村生態環境有待改善
中國大多數鄉村生態旅游都是以原有的自然生態資源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發展鄉村生態旅游,關鍵在于保護生態環境。目前,我國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正面臨著困境。首先,鄉村生態保護力度不夠。部分鄉村在發展生態旅游過程中,只顧眼前利益,不顧景區環境承載能力,造成游客量和交通流量過大,嚴重的還會造成生態環境污染。其次,游客的生態文明素質不一。部分游客肆意踐踏草地、折花涂鴉、隨意停放車輛、亂扔垃圾、大聲喧嘩等現象層出不窮。最后,景區生態執法力度不夠。部分地區未對生態資源開發、管理等制定具體規章制度,執法部門缺乏有效的監督檢查,環境管理制度不完善。
(二)鄉村產業特色創新不足
首先,我國的部分鄉村生態旅游產品較為簡單重復,僅對現有資源的進行簡單利用,鄉村資源未能被多樣化開發利用。鄉村旅游活動多以田園觀光、垂釣休閑、蔬果采摘和品嘗農家菜等項目為主,缺乏產業產品創新,旅游發展定位不明確,長期處于低層次水平的競爭局面。其次,大多數鄉村旅游項目僅集中在吃、住、行等簡單環節,缺乏深度開發的多元旅游項目,未形成完整的旅游產業鏈。最后,鄉村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不足。許多鄉村旅游項目在產品開發時缺乏與當地文化特色的結合,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鄉村節慶等項目的開發。種種現實情況制約了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
(三)生態旅游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生態旅游業存在從事鄉村生態旅游業的人才缺乏以及行業管理不完善等問題。人才是旅游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包括專業性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鄉村生態旅游發展對各層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我國鄉村生態旅游開發處于較低水平,存在缺乏高素質管理人才、從業人員系統培訓較少、專業人才鮮少進入農村工作等一系列現象。另外,很多鄉村旅游業都是由村干部或當地村民進行管理,他們大多旅游品牌推廣意識薄弱,缺乏現代管理和服務理念。沒有強有力的經營秩序管理,鄉村旅游業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發展壯大,這直接影響著鄉村生態旅游業的發展。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路徑
首先,適度開發并注重鄉村生態環境的保護?!熬G水青山
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僅傳達出養山富山的思想,也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地方相關部門在發展當地生態旅游產業時務必樹立科學的全局觀,不能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盲目破壞生態環境,在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同時更應當著眼于保留、保護村莊自身原有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環境。其次,加大生態旅游環境保護宣傳和教育力度。相關部門通過對管理經營者、村民以及游客等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向社會各界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普及生態環保的政策規定,促進高質量、高效率的鄉村生態旅游標準化市場發展。另外,景區需要制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禁止游客隨意出入景區部分未開放參觀的生態環境,進一步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最后,加強對鄉村生態旅游的環境執法。目前我國已經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各省區也制定出臺了相關條例法規,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做到有法可依。今后應加強景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管理,保護生態環境,為鄉村生態旅游環境執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優化鄉村生態旅游項目,創新商業運作路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產業轉型升級,鄉村生態旅游應該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而逐步改變,推動餐飲、觀光旅游、綠色農業等產業的融合,打造多元化的生態旅游體系,實現鄉村生態旅游資源共享。首先,鄉村生態旅游根據游客的五感體驗進行升級。通過花海綠廊、鄉愁美景加強游客視覺沖擊;營造鳥叫蟬鳴、泉水叮咚等聽覺氣氛;通過花香、酒香等吸引游客;積極發掘鄉土美食,刺激游客的味蕾;使游客置身美麗鄉村,得到內心自由的釋放。其次,打造追求健康生活的鄉村度假模式。鄉村旅游業可以充分利用景區周邊的自然環境,融合滑雪、漂流、露營、垂釣等休閑項目,建設溫泉或游樂園等特色體驗項目,提升游客體驗不同旅游項目活動的興趣。再次,開發研學旅行新形式。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旅游產業相互融合,鄉村旅游業應不斷開發研學旅行產品,創新自然課堂的教育方式,發揮研學旅行鄉土鄉情和家國情懷教育功能。最后,助推共享資源、整合形象和市場一體化的聯合戰略的實施。在互聯網背景下,需整合地區信息資源,開發鄉村旅游資源,培植特色旅游產品,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更要加強與游客的連接,創新農村生態旅游,滿足游客的多元需求,實現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融合。
(三)加強生態旅游人才培養,升級職業培訓模式
發展鄉村生態旅游需要大量懂業務、會經營、善管理、能創新、有技術的高素質人才。人才是推動鄉村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各地要把人才開發放在突出位置,造就更多的農村人才,為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提供源頭活水。一方面,重視挖掘本土人才。鄉村本土人對家鄉的情況最為熟悉,也有天然的感情。因此,要重視并挖掘一批“土秀才”,如非遺傳承人、傳統手工藝人等,培育產業發展帶頭人,建立鄉土人才培養機制,制定表彰和激勵制度,讓更多的人才留在鄉村,助力鄉村生態旅游發展。同時,還要培養發展一批“新農人”,吸引返鄉創業人員,共同助力鄉村生態旅游發展。加強對當地農民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服務意識,加強農民對旅游管理規范的了解,為鄉村生態旅游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提高鄉村生態旅游的整體服務質量。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引進外來人才。吸引高水平、專業化的文化旅游人才走進鄉村,積極貢獻智慧力量。相關部門應加快完善創業扶持、評價激勵、服務保障等政策體制,為吸引人才向鄉村流動提供制度保障、營造創新氛圍。旅游學校應開展精準化培訓,確保人才高質量發展。比如,旅游院??梢蚤_設民宿管理、新媒體旅游營銷等新型專業課程。鄉村還可以加強與學校的合作與交流,設立學??蒲泻徒虒W實踐基地,構建人才共育共享新機制。
四、結語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發展鄉村生態旅游不僅給鄉村旅游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還能為鄉鎮發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等提供新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問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優化路徑,能夠使鄉村生態旅游真正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秦楊.發展鄉村生態旅游促進精準扶貧[J].人民論壇,2019(3):64-65.
[2]韋榮鋒.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行動策略[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20(1):113-122.
[3]邵敏.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路徑選擇[J].安陽工學院學報,2021(3):39-41.
[4]郭琰.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路徑[J].中州大學學報,2020(2):23-26.
作者:龔塬舒
- 上一篇:傳統藝術教育內蘊及當代價值
- 下一篇:電子商務專業技能信息化教學策略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