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探究
時間:2022-07-28 03:42:02
導語: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教育部“新工科”“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等項目的啟動,高等教育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建設、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提升途徑等方面,對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隊伍建設進行探討,以期為提高應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關鍵詞:新工科;卓越工程師;應用型本科;教師隊伍建設
在國家“雙一流”“新工科”“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雙萬計劃”等建設項目實施的大背景下,加強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素質,積極探索教師能力構成及提升路徑,切實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是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創新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1]。只有建立師德過硬、教學能力強、科研水平高、工程實踐能力突出的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隊伍,才能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滿足產業轉型升級對高水平應用型卓越人才的迫切需求[2],這對建設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和高水平新工科高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新時代對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隊伍的新要求
教育關乎國家未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育人水平直接影響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3]。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將教育和教師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針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文件。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顯得尤為重要,是全面提升我國國民素質和人力資源質量的重要舉措??萍荚绞沁M步,時代越是發展,人才越是重要,教育和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他強調:“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大學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要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慮大學師資隊伍的素質要求、人員構成、培訓體系等?!备咝=處熽犖樗刭|直接決定著大學辦學能力和水平。高等教育的“出口”是直接面對社會,與基礎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高校辦得好不好,能否滿足各行各業對大批優秀人才的需要,對“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的實現至關重要。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狀況日益多樣化和復雜化,需要提升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和自身修養才能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
二、師德師風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
學生的道德水平受社會、家庭和學校3個方面的影響,從學校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是學生走向社會的最后一道關口,對學生良好世界觀的形成至關重要?;A教育階段,學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知識獲取,以及如何取得較高的考分以獲得競爭優勢,社會對他們的影響相對較小。到了大學階段,學生學習的自由度更大,在學習各種通識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參與一些社會活動。若高校教師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水平不高,就無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學生可能會喪失理想信念,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強調:“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要引導教師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边€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再次指出:“做老師就要執著于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苯逃坎块L陳寶生也多次強調,高校教師要做到“德高”,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由此可見,提高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何等重要。高校教師只有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才能更好地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不僅是個人修養的問題,而且直接關系到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如果這一問題解決不好,我們培養的人不僅不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進步,甚至有可能成為社會發展的羈絆。第一,高校教師要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要有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在國家和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例如,目前正在進行的抗擊病毒疫情的斗爭,以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等為代表的全國各地奔赴抗疫前線的科研和醫護工作者,他們就是這樣的人。第二,高校教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教育部出臺《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強調將高校師德建設全面推向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并劃出對高校教師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梢姡咝=處熽犖閹煹陆ㄔO任重而道遠。為提高教師思想道德水平,要加強在職教師定期培訓工作,對違反師德師風的典型案例及時進行通報剖析。師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其年度考核評定為不合格,并在教師職務(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等環節,實行一票否決。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某陳姓教師性騷擾學生事件、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泄題事件、南京郵電大學研三學生實驗室自焚身亡事件,涉事教師均受到了嚴厲處罰。這些事件雖然是個別現象,但這種師德淪喪的害群之馬給學生帶來了嚴重傷害,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在對新引進教師進行考察時,把師德過硬作為第一標準,可以借鑒公務員政治審查機制,嚴把政治觀。
三、提高教學能力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修養,還要有淵博的知識,只有下苦功夫、求真學問,做到“學高”,才能以扎實學識支撐高水平教學。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更迭速度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一本教案管三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一刻不學習就會落伍。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介質,時刻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使學生能夠學到最前沿的知識,以適應社會需要。那么,怎樣把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做到“藝高”,這就涉及到教學藝術問題。隨著信息化不斷發展,知識獲取方式和傳授方式、教和學的關系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但是,課堂教學仍是一種不可替代的重要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其具有網絡課程不可替代的優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藝術以及認真負責、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都在授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學生面對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靈魂,課堂上有鼓勵也有批評,還有對社會不良現象的剖析,能夠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要善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改造課堂教學的能力,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結合“95后”“00后”學生的特點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浙江省教育廳廳長發出“靈魂拷問”:吃雞、王者榮耀、肖戰……你都知道嗎?“只有尊重親近年輕一代,學習、了解、掌握他們的話語體系,才能更有效、有力地教育和引導他們。”教師相互聽課制度,能夠讓每一位教師從其他教師那里學到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而實現共同進步。由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新進教師進行一對一指導,新進教師在入職第一年內全程聽課,擔任助教工作,盡快熟悉和適應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上傳課件、視頻等,并進行線上答疑輔導,為學生創造多時空、碎片化的學習環境,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效果。
四、提高科學研究水平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
高校最主要的兩項職能是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不同類型高校的工作重心也有所不同。研究型高校以學科建設為主線,重視高層次人才培養,科研任務較重,全國一百多所“雙一流”高校是其中的代表。應用型高校以地方性和行業性院校為主體,科研任務較少,以教學為主。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高校,教學和科研都是其基本職能,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原有的粗放發展模式表現出了較大的局限性。經濟要轉型,創新是關鍵。應用型本科高校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地方經濟建設中,成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推動力。2020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高標準規劃建設重慶科學城,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把高新區建設成為重慶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薄耙钥茖W城規劃建設為抓手,統籌大學城、西永微電園等重要板塊資源,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建設好高新區這個戰略平臺,推動西部槽谷地區高質量發展。”重慶市啟動了“雙一流”建設和6個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重慶高校已經處于高質量創新發展的風頭浪尖之上。重慶科技學院作為一個行業性、地方性院校,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垃圾焚燒發電技術、航空航天元器件制造、頁巖氣技術等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以重慶科技學院為依托的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已開始逐步形成。學校升本之初成立的教授博士俱樂部為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臺,在重大課題的申報、跨學科科研團隊的建立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校領導帶領專家教授走訪企業,從生產實際中尋找科研課題,既解決了企業的技術難題,又鍛煉了教師隊伍,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水平。學校與重慶市相關區縣政府、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重慶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進行全方位合作,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為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制定科研獎勵、職稱評審等相關制度,使學校整體科研水平突飛猛進,在獲得國家級科研獎項上實現了“零的突破”,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數大幅提升,科研經費連續多年超過1億元,在同類高校中遙遙領先。五、提高工程實踐能力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重慶科技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特色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了與國際工程教育接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目前有冶金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等7個專業通過了工程教育認證。工程教育認證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為本、產出導向和持續改進,核心內容是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教育部正在實施的“新工科”“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都要求高校教師具有面向工業企業實際進行跨界整合的能力[5]。為提高教師隊伍的工程實踐能力,學校要加大從企業、科研院所引進人才的力度,以充實教師隊伍。對新教師的工程實踐經歷提出了明確要求,沒有現場工作經歷的教師必須到相關生產企業進行為期1年的工程實踐鍛煉,并將其作為職稱晉升的必要條件。與企業進行全方位合作,建立教授博士工作站,定期組織教師到企業進行交流學習,了解企業實際需求,并在生產實際中尋找課題,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與企業共建省部級技術中心或研究所,對企業橫向科研課題進行聯合技術攻關,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科研水平。還可以指派年輕教師到企業掛職技術副廠長或技術副科長,為企業生產提供技術指導,同時進一步提高其工程實踐能力。通過這些方式的鍛煉,使高校教師隊伍的工程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為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實驗和畢業設計提供了有力支撐,豐富了實踐教學內容,提升了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面對新時代的新要求,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首先要切實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保證高校教師隊伍良好的師德師風這個根本不動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當代學生的特點,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要積極主動參與地方經濟建設,以創新為紐帶,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科學研究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要積極開展與工業企業的全方位合作,通過建立教授博士工作站、與企業共建省部級技術中心、年輕教師到企業掛職等方式,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工程實踐能力。多管齊下,建立師德過硬、教學能力強、科研水平高、工程實踐能力突出的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隊伍,以推進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提高應用型本科高校育人質量。
參考文獻:
[1]朱光俊,楊治立,杜長坤.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
[2]朱光俊,楊治立,萬新,等.基于“卓越計劃”的教師隊伍建設[J].中國冶金教育,2015(3).
[3]林健.勝任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工科教師隊伍建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
[4]林健.新工科建設:強勢打造“卓越計劃”升級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作者:楊治立 朱光俊 萬新 秦躍林 單位:重慶科技學院
- 上一篇:高校體育教師職業定位的再審視
- 下一篇:高校體育教師微課制作現狀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