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語文教師如何構建智慧課堂
時間:2022-03-12 03:31:15
導語:農村語文教師如何構建智慧課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國家為農村薄弱地區中小學校配備了大批現代信息化教育裝備,極大推動我國智慧教育深入發展。作為農村語文教師,應該抓住智慧教育發展新機遇,把握智慧課堂內涵特征,了解智慧課堂教學流程,掌握智慧課堂的構建策略,給學生提供真正的智慧教育。
關鍵詞:智慧課堂;語文教師;構建
近年來,國家為農村薄弱地區中小學校配備了大批現代信息化教育裝備,建設了不少智慧教育云平臺,以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平板、智慧教室和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智慧教育新生態開始形成,為農村中小學校開展智慧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條件保障。但不少農村教師面對新的教育裝備感到難以適從,習慣上仍采用“一本教案、一支粉筆”的陳舊方法上課,這些裝備儼然成了擺設。語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特征。語文教學致力于學生語言和文化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其實,語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智慧教育。語文教師應該真正理解智慧教育的內涵特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裝備,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實踐智慧課堂,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來啟發學生的智慧,給學生提供真正的智慧教育。
一、智慧課堂的內涵和特征
(一)智慧課堂的內涵。智慧教育是教育者為了培養信息時代具有高智能和創造力的人才,通過構建智慧的學習環境,運用智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學習者成長為一個智慧的人。從教育的角度來講,智慧課堂是“開發學生智慧的課堂”,是師生情感和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是學生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的課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從信息技術的角度來講,智慧課堂是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實現課堂教學活動的信息化、智能化以及師生交流的立體化,從而創設富有智慧的課堂教學環境,促進學生潛在的智慧創新的產生,它更多的是一種技術手段的運用。(二)智慧課堂的特征。(1)教學決策數據化。教學決策的分析和實施是智慧課堂的一大特色,教師從依靠教師傳統的經驗轉向依賴于對大量教學數據的分析,這些數據包括過去的、當前的統計的數據。用數據說話,做出教學決策,能夠精確地掌握學情、有效地開展教學決策以及調整教學策略。例如,通過統計學生的考試成績知道學生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達到用更好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更有效的教學過程;學生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成長日志的數據分析結果和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有利于個性發展的學習策略,實現全面發展。(2)評價反饋及時化。智慧課堂評價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的反饋,可以通過“云、網、端”實時進行伴隨課堂的學習評價,以最短的時間和最短的速度達到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統計數據快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更改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節約時間做更多有利于學生發展事情。例如,通過智慧課堂教學平臺收集的大數據即時分析,通過預習、上課、作業的成績測評,教師可以根據數據情況判斷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數據可以自動分析和反饋,為教師提供準確的、客觀的信息。通過課后作業數據分析和反思評價,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成為學生學習的客觀引導,教師便可以根據這些數據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不斷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3)交流互動立體化。與傳統課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方式相比,智慧課堂比傳統課堂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樣。無論是在課前、課中或者課后,智慧課堂的交流都可以通過教師端工具、學生端工具及其云服務平臺的對接,方便快捷的進行交流。(4)資源推送智能化。智慧課堂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多媒體資源,如微課、文檔、視頻、PPT、Flash和網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并且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和學習差異自動的、智能的推送學生學習的資源(包括自動推送、自主訂閱等方式)。
二、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教學流程
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教學流程分為三個階段和十個環節,具體如下:(一)課前階段。(1)學情分析。智慧課堂推崇“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所以老師如果在課前沒有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容易做出違背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事情來,也容易造成老師的很多工作都是無意義的,浪費時間也浪費精力。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教師通過智慧課堂平臺結果反饋和學生檔案的分析準確把握學生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確定課堂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2)預習測評。學生通過教師推送的課前預習材料和問題,完成和提交所需回答的問題,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平臺與其他學生在線交流和提出疑問,智慧課堂系統還會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記錄和分析。(3)教學設計。教師通過反饋分析結果和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態,按最近發展區原則進行教學設計,制定合理的智慧課堂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智慧教學手段和方法,切實達到開發學生智慧的目的。(二)課中階段。(1)課題導入。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測試和反饋采取多種不同的方法導入課題,如創設情境、故事導入和游戲導入等方式導入新課、此時學生可以展示課前成果,圍繞著教師導入的新課進行演講演示,向學生們分享自己的觀點。(2)探究新知。根據本節課的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布置新的學習任務和成果要求,學生的學習方式可以是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游戲學習。教師在講授新知時要為學生分組,給予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學習的平臺;學生通過學習新知后提交學習成果并展示學習成果。(3)實時檢測。學生通過完成學習探究任務后,教師通過教師端向學生發送隨堂測驗題目;學生通過學生端接收題目并完成并將完成的測試題目結果上傳給教師,智慧教學系統進行實時診斷,及時反饋。(4)總結提升。教師根據實時檢測的反饋結果對學生的錯誤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對本節課的難點和重點知識進行總結梳理,查缺補漏,使學生對不理解和掌握不到位的知識點進行補充。教師可適當布置的生活性、實踐性較強的課后作業,以便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三)課后階段(1)課后作業。教師通過平臺布置個性化的作業,設置完成時間,學生完成課后作業并及時提交給老師??陀^題就可以及時地得到反饋,為下一步的教學打下基礎。(2)微課輔導。教師通過平臺數據分析和學生對作業的完成情況,錄制講解小視頻(微課),推送給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3)反思評價。學生在線觀看教師推送的微課,可以與教師、學生在線討論交流,有問題教師能夠及時解答,學生也能夠快速地提供幫助。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性評價和反思為后續的知識講授做好準備。
三、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智慧教學環境。目前,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使我們的生活方式、學習內容和學習手段發生了變化,也把我們從一個以讀寫為主的時代轉換到了一個以視聽為主的時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一方面學校要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帶來的快捷和便利的作用,學校領導認同并踐行智慧課堂教學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智慧課堂的構建,為教師提供構建智慧課堂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條件;另一方面,要為教師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資源支持、經費保障、專家指導以及同行交流的機會。這樣,智慧課堂的構建才不是特例,才能大范圍的推行,為培養智慧的人采取一致行動。(二)調整知識結構,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教師終身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教學理念,與時俱進,了解當代教育的特點和趨勢。作為語文教師,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很重要的,但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發展智慧也是很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認識到智慧課堂是以促進學生發展,形成智慧學生為目的的課堂,這不僅僅是字詞表面意思的改變也是一種順應時代的需求。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除了要掌握精深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為構建智慧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學會在海量的信息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知識來提升自我,改變自我。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需要的是智慧的老師,那么,智慧的老師必須要不斷學習,不斷塑造自己。(三)課內課外結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育是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的。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他們在進入教室進行課堂學習之前已經體驗和接觸很多的知識并已經形成自己的知識經驗。教學不應該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應該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生長出新的知識。在知識獲取的渠道上和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教師都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主動探究,積極建構知識體系,做到有意義的學習。教師應該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的規律,適當引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將課內知識和課外知識結合在一起,鼓勵學生創新思維解決問題。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化,最終形成學生的個人智慧。
參考文獻:
[1]祝智庭.智慧教育新發展:從翻轉課堂到智慧課堂及智慧學習空間[J].開放教育研究,2016.2(1):18-26,49.
[2]劉明成.智慧課堂的價值追求及實施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4,(8):49-50.
[3]袁秀娟.智慧課堂的理念構建及模型解析[J].教學與管理,2017.7.20:99-101.
作者:黃日健 李雯 單位:1.百色學院 2.廣西平果市第七小學
- 上一篇: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情況研究
- 下一篇: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有效途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