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持續發展評析
時間:2022-05-07 10:08:00
導語:城市建設持續發展評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構建原則
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要能整體反映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系統的五大要素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態,這是進行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評價的基礎和依據。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既要遵循科學性、客觀性等普遍原則,又要遵循區域性、穩定性等特殊原則。
1.2指標選取
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因其獨特的科學內涵和區域性而不同于其他優越區域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相應地,對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的選定也要體現出其特有的科學性、區域性??傊x定指標的8個原則是:系統性、可持續性(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客觀性(能真實反映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內容和特點)、科學性(全面、正確反映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區域性(能體現城市建設的干旱區綠洲特征)、代表性(能高度、集中反映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全貌)、可得性(可通過統計年鑒或公式計算等獲得數據)、能比較(可用于不同城市間的比對)。依據上述原則,選取確定構成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一級評價指標5個,二級評價指標6個,三級評價指標25個。
2指標權重確定
根據構建的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狀態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AHP)、Delphi法和1~9比率標度法打分,構建出8個判斷矩陣,并計算、檢驗、確定各級指標權重值(表2~10)。對構造出的判斷矩陣進行歸一化處理,獲得各指標相對于其上一層目標的重要程度值。為避免打分者因粗略判斷可能犯的錯誤,對各判斷矩陣利用矩陣最大特征值λmax,與矩陣階數n的差進行一致性檢驗。如檢驗結果滿意,則得到的指標權重值可用。(本文來自于《安徽農業科學》雜志?!栋不辙r業科學》雜志簡介詳見.)
3原始數據標準化處理
依據建立的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采集石河子市2004~2009年連續6年相關指標的原始數據[1-6]。最后得到表11~16,再對其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即標準化處理)。
4可持續發展狀態評價
運用綜合評價方法對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狀態進行綜合評價。依據層次分析結果,利用表10的各指標權重值和表17~22的指標標準化數據,采用綜合加權法,分別計算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5項一級指標的狀態評判值(表23)。計算公式:Yi=∑ni=1AiXi。式中,Yi為對應指標的評判值,Ai為第i項指標權重值,Xi為第i項指標的標準化值。根據表23數據制作現狀圖(圖1),從圖1可觀察到,2004~2009年,石河子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五大要素始終沒有共同進入可持續發展狀態,五大要素之間關系不和諧,不能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在石河子近些年的城市建設發展進程中,沒有實現人口適度增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環境生態保護、改善建設雖在不斷加強,但明顯落后于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正在緩慢形成中,表明石河子市尚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機制與模式。但總的看,石河子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狀態趨于好轉。將5項一級指標的狀態評判值進行加權求和,得到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狀態綜合評判值(OUCSDS),OUCSDS=∑Ni=1BiYi。式中,OUCSDS表示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狀態綜合值;N表示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一級指標數,這里N=5,Bi為各一級指標權重,Yi為各一級指標數值用于評價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狀態。對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狀態進行綜合評價。即依據計算得到的OUCSDS來評判干旱區綠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狀態。受相關文獻啟發,對OUCSDS取值作出如下界定:0≤OUCSDS≤0.3,表示可持續發展狀態很差;0.3<OUCSDS<0.5,表示可持續發展狀態較差;0.5≤OUCSDS<0.7,表示可持續發展狀態中等;0.7≤OUCSDS<0.9,表示可持續發展狀態較好;0.9≤OUCSDS≤1,表示可持續發展狀態很好。計算得到2004~2009年石河子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狀態綜合值OUCSDS分別為0.067、0.082、0.101、0.097、0.105、0.122,均在[0,0.3]內,由OUCSDS取值界定可知2004~2009年石河子城市建設一直處于不可持續發展狀態,與可持續發展要求差距較大。
作者:賀川江工作單位:新疆石河子市園林研究所
- 上一篇: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職責專題報告3篇
- 下一篇:電視臺一季度宣傳工作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