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1-26 08:27:57

導語: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現狀及對策

摘要:文章從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高校教育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四個角度分析珠海市建設創新型城市的現狀,并指出相關的制約因素,最后提出創新型城市建設對策,包括加強“三高一特”產業體系建設,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隊伍,打造政產學研創新聯盟。

關鍵詞:創新型城市;“三高一特”;科技創新

0引言

2013年國務院印發《“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指出要全社會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在此時代背景下,作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珠海,明確提出建設創新型城市,努力打造珠江口西岸區域創新中心。近年來,珠海市在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過程中取得一系列的成績,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在分析其建設現狀的基礎上探討對策。

1珠海市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現狀分析

創新型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過程,以下將從4個角度來分析珠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現狀。

1.1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珠海不斷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頒布了一系列關于先進裝備制造業、會展業、金融業等專項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得到有效的推進,加快了“三高一特”產業體系發展。2014年珠海全市三次產業比例進一步優化為2.6:50.6:46.8。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分別是增長了11.5%、20.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到15%和47.3%。高新技術產業增長1%,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預計達54.7%,占比排在廣東省第三位?,F代服務業增加值實現了8.7%的增長,增加值占比提升到了57.6%。金融、會展、總部經濟等產業培育取得新進展,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1.5%,新興金融機構總數達267家,增長196.7%。

1.2科技創新情況

珠海市2014年《珠海市建設創新型城市行動計劃(2014-2016)》,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珠海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2.6%,每百萬人口發明專利申請量共1763件,排到了廣東省第二位。實施一系列有利于扶持新型科技研發機構政策,清華珠海創新中心、華南理工大學珠?,F代產業創新研究院、中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和世界食品中心、珠海諾貝爾國際生物醫藥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成功落戶珠海。企業研發費稅前加計扣除等鼓勵政策落實到位,2014年企業所得稅額減免共2.8億元。珠海還實行了孵化器倍增計劃,制定了促進科技金融融合發展政策措施,力爭實現2017年創新孵化器面積增至100萬平方米,孵化企業數量增至500家。一些龍頭企業科技創新獲得不錯的成績,2014年麗珠集團原創新藥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格力電器“基于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主創新工程體系建設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3高校教育情況

高校教育情況是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基礎之一。珠海市擁有高等院校10所,其中本科院校七所,分別是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暨南大學珠海校區、聯合國際學院、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專科院校三所分別是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珠海城市職業學院和珠海藝術職業學院。截止2013年,珠海市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生12.7萬,畢業生2.8萬,分別增長3.3%和3.7%。珠海高等教育堅持走特色化、國際化、高端化的發展路徑,著力創新辦學體制機制,培養創新型人才,加大協同創新、集成創新、自主創新力度。近年來珠海高校在服務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上頗有成效。根據珠?!叭咭惶亍碑a業發展需求,珠海的各大高校設置了相應的學院或專業,學科設置與產業發展的對接日益緊密。暨南大學珠海學院的水生物學科、北理工珠海學院的航空學院、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旅游學院等都為珠海的航空、海洋、旅游等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1.4高層次人才引進情況

最近幾年珠海出臺了不少引進高層次人才的相關政策。2011年出臺“1+8”高層次人才政策,即《關于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若干意見》以及8個“拴心留人”的《高層次人才評定暫行辦法》、《杰出人才獎、珠海市突出貢獻人才獎評選獎勵暫行辦法》等配套政策。2012-2013年共遴選出兩批221名高層次人才。接著2013年通過實施“藍色珠海高層次人才計劃”,加大對創新創業團隊和創業人才扶持力度。對高層次創業人才給予最高200萬元的項目經費資助,對創新創業團隊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項目經費資助。2014年,珠海市新增206名留學生,42個留學人才創業項目、31個高層次人才團隊落戶珠海,聚集領軍型人才53人,新增6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及國家973首席專家。

2珠海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制約因素

2.1產業發展問題

第一,產業的發展后勁需要進一步增強。珠海市的產業規??傮w不大,產業規模想要進入到珠三角第二梯隊有著不小的差距,工業和外貿的增長主要依賴著少數大型企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是當前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途徑,產業規模小對創新鏈的布局有一定影響,產業鏈協作不足、集聚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層次人才、新型研發機構、公共技術平臺、科技中介服務等創新要素的配置。第二,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外向依存度比較高,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動能不足,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民營經濟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第三,政府相關的工作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創新。服務產業和企業發展的抓手還不夠多,市和區雙方資源整合不足,扶持企業發展的合力有待加強。

2.2科技投入總量低

R&D經費(研發經費)占GDP比重是一個城市科技投入水平和創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標。2014年珠海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6%。由于珠海GDP總量在廣東省來說,排名不高,2014年珠海GDP總量1857.3億元,僅排在廣東省20個地級市的第十位,所以整個科技的投入總量和其他城市相比不高。2013年珠海財政科技投入12.13億元,與深圳市的505.81億有著巨大的差距??偼度肓科∫矊е孪嚓P產業科技服務業發展緩慢,珠海的科技服務機構的單位數、總收入,從業人數等相關指標都排在珠三角后面,和科技創新國際化還有距離。

2.3創投活躍度不高

珠海市成立了第一期規模為2億元的創投引導基金,高新區引導基金以參股形式發起了8億元的創投子基金,橫琴新區正加速成為國內股權投資基金的聚集地,但珠海創投活躍度與深圳、廣州等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需要進一步鼓勵、吸引風險基金投資珠海市優勢產業,特別是高端服務業,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2.4新型研發機構實力偏弱

珠海市被列入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的單位只有9家,和深圳(22個)、廣州(21個)、東莞(21個)和佛山(19個)等珠三角其他城市有著不少的差距。珠海發展新型研發機構起步較晚,從2007年起才陸續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開始著手公共研發平臺建設。而深圳市從上世紀90年代起,便著手對新型研發機構的引進建設。

3珠海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對策建議

3.1優化產業結構,加快“三高一特”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產業是一個創新型城市發展的基礎。紐約、倫敦等城市,主導產業主要是與創新密切相關的服務業,如金融、創新服務業、創意產業等,同時也有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這些產業的聚集發展不僅孕育了創新活動,而且為創新活動提供了有效發服務支撐。根據自身情況,珠海需加快建設“三高一特”現代產業體系。在發展高端制造業方面,應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以格力電器為龍頭依托南屏科技工業園發展節能環保智能家電;以中航通飛為龍頭,依托航空產業園為依托發展通用航空;以北車集團為龍頭,依托富山工業園發展軌道交通裝備;以聯想賽納、天威飛馬為龍頭,依托南屏科技工業園發展高端打印設備及環保型耗材;以銀通新能源、泰坦科技為龍頭,依托三灶科技工業園、高新區主園區,發展新能源汽車制造。打造“海陸空”齊頭并進的高端制造業基地。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重點發展以移動互聯網、智能電網、物聯網、軟件、集成電路設計、生物醫藥、新材料、3D打印等為主的八大領域高新技術產業,傾力打造以“珠海創造”為特征的國家綜合性高技術產業基地。在發展高端服務業方面,打造高端服務業聚集區,重點將橫琴新區、高欄港、航空產業園、科技黃金海岸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服務業發展載體。把休閑旅游、金融服務作為發展的重點領域,同時積極培育國際會展、文化創意、科技服務高端物流等潛力領域。珠海依托著特色陸海資源,可以大力發展海洋裝備制造、游艇設計及關鍵件制造、綠色能源、高端海島度假與海上運動,積極發展生態漁業、特色種植業、生態農業旅游。建設“三高一特”現代產業體系,是珠海產業結構優化,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有效途徑。

3.2發揮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

第一,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大力扶持格力電器、炬力集成等重點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與關鍵技術。支持企業在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時注意吸收學習,積極推進自主創新設計、研發與裝配調試,通過技術改造裝備升級提高自己的技術資源和產品研發創新能力。鼓勵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創造和獲得自主知識產權,注重在合作的過程中對核心技術的引進吸收基礎上再創新。鼓勵跨國企業在珠海設立研發機構,給予生產研發基地設在珠海的境外上市企業相應政策支持。第二,加強創新成果的保護和應用。支持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在政府科技投入中安排專門經費,對企業能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研發、企業參與制定國際和國家技術標準以及知識產權試點及示范單位建設等給予支持。完善知識產權評估、登記、投資入股等實施辦法,建立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特別審查機制,完善知識產權專業審判機構—知識產權法庭的建設,加大保護知識產權的執法力度。第三,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根據珠海市不同產業集群的特征,探索推進多層次、多形式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注意發展孵化器、加速器、研發中心、培育中心、檢測中心等服務機構。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創建省級以上的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申報的重點科技創新、共性關鍵技術和工藝裝備攻關項目,優先放入科技研發創新計劃,并給予相關政策支持。

3.3加快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的驅動,無論是科技創新、管理水平的提升,還是人力資源的開發、經營模式的創新,都離不開優秀創新創業人才的支撐。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是推動創新驅動戰略發展的重要載體。珠海創新型城市的建設離不開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第一,珠海市需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大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的項目經費補貼、研發費用補貼、工作津貼補助,提供住房保障,并使其在配偶就業、子女入學、補充養老保險和特定醫療保障等方面享受相關待遇。引進的創新、創業團隊可按規定享受科技和金融結合的貸款貼息、無息借款、科技保險、再擔保、股權投資等無償資助和投融資資助,并優先推薦申報廣東省創新創業團隊引進計劃。第二,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利用海外高端要素。鼓勵“引進來”,通過舉辦海外技術實驗室、研發中心,或通過控股、收購國外企業研發機構等方式,引進高端人才,取得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支持“走出去”企業聘請使用所在國專業技術人員,充分利用當地人才資源,要積極發揮所在國華僑社團和華僑的作用,把人才資源的利用作為“走出去”利用境外資源的重要方面。

3.4組建政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

以產業作為核心、區域作為重點,整合珠海市的政府、高校、企業、行業等各類資源,把政策和體制機制為突破口,以項目為依托,通過人才團隊、平臺基地來支撐,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政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重點推進各個創新主體的有效協同,根據“緊扣科技創新鏈,延伸上下游產業鏈”的原則,建立起多所高校和多個政府部門、多家企業之間的網狀協同創新,可以從產業發展的整體性出發,解決整個產業鏈的關鍵環節與核心技術,對接各個創新主體間全方位的需求。依托大學園區與高新區,建立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產學研公共服務平臺,完善技術攻關項目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供給、技術成果交易等功能。引導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校本部的高端科研資源進入珠海,對落戶珠海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加大資金支持。

作者:吳泳成 陳哲 單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羅山,孫帆.珠海市自主創新保障體系建設構想[J].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08(1):58-60.

[2]馬溪駿,高袁袁.皖江城市帶九城市自主創新能力評價及對策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

[3]2015年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R].珠海市人民政府,2015.

[4]姚巍.城市自主創新能力與評價指標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5]許愛萍.創新型城市發展模式及路徑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