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

時間:2022-11-27 03:19:18

導語: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

摘要:目前我國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城市病”,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城市的排澇問題?;诖?,本文將首先介紹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的內涵。其次,分析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原則,其中主要包括問題與目標導向原則、區域整體達標原則、生態優先原則以及生命周期經濟效益評價原則。并研究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思路,其中主要包括綠色生態城區功能劃分、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技術應用以及道路路面的海綿建設四方面內容。

關鍵詞: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

1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的內涵

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中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1)綠色生態城區,目前綠色生態城區在我國已經得到了普及和發展,在此過程中將綠色化與城區相互結合,同時應用綠色的建筑技術,這種方式將對綠色生態城區建設體系不斷完善。在對綠色生態城區展開評價的過程中,主要的評價標準包括空間的布局、基礎設施建設質量、交通配置等方面內容,同時將節約資源以及環境友好作為其中的核心內容,保證最終綠色生態城區的建設質量。(2)海綿城市的建設,海綿城市指的是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使城市具備海綿的特性,其中主要包括吸水、蓄水以及釋水等,在環境發生變化的過程中,能夠將外界環境對自身的影響降到最低,具備較高的彈性。在此過程中,需要降低開發對外界環境的影響,同時將其與人工措施相互結合,提升城市在建設過程中的排水功能以及防澇功能,最大程度上實現雨水的存儲以及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回收效率.

2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原則

2.1問題與目標導向原則

在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確定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建設設計目標,將其中的水系統分為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以及水生態系統等,確定各個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的嚴重性展開劃分,這種方式能夠對整個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系統展開梳理,明確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過程中的主要工作以及次要工作,進而保證最終的建設設計質量。

2.2區域整體達標原則

我國相關規定中表明,在區域雨水排放的過程中,需要確定其中的排放總量,避免出現超標排放的現象。各個城市在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對城市中的雨水分布情況展開合理劃分,在此過程中將總流量控制率作為其中的控制指標,在流域以及排水區域劃分的基礎上,對各個部門的職能展開相互調節。

2.3生態優先原則

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中最主要的原則就是生態優先原則,在此過程中需要對自然環境、生態環境足夠尊重,在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對環境展開全面保護,保證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前后的水文特征保持不變。這種方式能夠對生態環境展開有效保護以及修復,同時在建設過程中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最終實現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的多重目標建設。

2.4生命周期經濟效益評價原則

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中涉及的領域以及技術種類較多,因此需要的資金數量較多,在此過程中,需要對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展開資產管理。其中主要包括投資設計、融資管理、施工管理、驗收評估以及經營維護等,在此過程中需要對各個階段的經濟效益展開分析,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對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展開成本評估。避免在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中出現資金浪費以及資金使用不合理等情況,提升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中的資金使用效率。

3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思路

3.1綠色生態城區功能劃分

在對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展開劃分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用地的功能對其展開劃分,其中包括的主要類型為居住區域、公共建設區域、彈性區域、工業區域、倉儲區域、道路廣場區域、市政區域、綠地建設區域等。在此過程中,需要將城市排水系統與以上區域相互結合,尤其是在綠地建設的過程中,對雨水資源展開充分利用,從根本上實現資源的有效使用,這種方式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綠色建筑的應用價值,進而保證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質量。

3.2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技術應用

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中的技術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對技術的應用等級展開劃分,在此過程中,需要根據功能以及在目的對其展開劃分。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因此在劃分過程中還應加入每個地區的地形、氣候特點。例如,巖溶地質區域具備較強的滲透性,因此需要采用雨水滲透的模式,避免出現水枯的現象。平原地區土壤滲透能力弱,可以使用雨水調節模式以及綜合調節蓄水模式。②對單項技術展開靈活應用,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中的技術主要包括六種類型,不同類型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是不同的。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對建設目標、場地條件等展開全面分析,對各種類型的技術相互組合,對徑流總量、峰值、污染展開有效控制,達到創新技術應用的目的。

3.3道路路面的海綿建設

道路是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中的重點內容,為了提升城市道路的透水性,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進行:①應用縫隙透水墊鋪裝技術,在此過程中利用路面以及磚塊相互組合的方式展開鋪設,并在鋪設過程中預留出一定的縫隙,在縫隙中填入細小石子以及陶粒等。這種鋪裝結構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磚石之間的縫隙能夠起到良好的透水性。②自透水墊鋪裝技術,在此過程中,使用的材料需要具備較強的透水能力,本身具有空隙,雨水能夠順著材料之間的通道完成透水。如果沒有雨水,空氣也能透過通道與土壤相互接觸,進而提升土壤的透水性。以上兩種技術的應用,都能夠提升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中道路的透水性,在實際建設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展開選擇。

參考文獻

[1]劉佳琦.以海綿城市理念為基礎的綠色生態城區規劃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16):88.

[2]以綠色生態城區與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建設美麗池州[J].安徽建筑,2017,24(04):14~15.

[3]農佳瑩,李毅明,尹錦艷,陳真鈺.南寧五象新區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規劃[J].規劃師,2017,32(11):51~54.

作者:藍鵬 單位: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