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短板與對策
時間:2022-04-26 10:20:12
導語:智慧城市建設短板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智慧城市建設是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的重要議題。廣西在智慧城市建設實踐中,仍面臨理論研究相對滯后、頂層設計能力不足、建設主體力量單一、技術應用略顯狹窄等問題,應根據自身實際,解決這些短板,不斷創新,建設有地方特色的智慧城市。
[關鍵詞]智慧城市;廣西;對策
一、廣西智慧城市建設探索
智慧城市作為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輪技術革命與城市發展相結合的產物,已成為國內外城市搶占信息產業制高點,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廣西積極探索智慧城市建設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體現在:南寧智慧綠城。南寧通過信息通訊網絡和寬帶,整合了交通出行、停車服務、數字城管、天氣氣象、社會服務、政務審批、醫療保健、社會治安、旅游文化、環保城建、工商質檢、公積金查詢等18個應用服務,可為市民辦理57項便民服務。北海智慧政務。北海大力推進基層“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其基層信息化治理體系“農事網通”、“陽光紅頁”和手機APP通過權力清單制度,將14個方面74項村級組織權力內容、87項惠民政策、農村電商平臺、群眾訴求表達平臺融為一體,縮短了行政審批時間,精簡了審批流程,優化了營商環境。柳州智慧警務。柳州警方打造的警務APP移動操作系統與安卓系統平臺,可為市民提供警務資訊、機動車違章查詢、失物招領信息、各種證件辦理預約服務、出入境簽證辦理查詢、居民身份證辦理查詢以及氣象預報、投訴、舉報等各類服務。百色智慧扶貧。百色打造了扶貧APP操作系統,有助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更好開展。賀州智慧交通。賀州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打造智能治超系統和公眾出行APP,實現便于取證的24小時車輛違法超限運輸行為運行監測系統,及“賀州掌上公交”和移動終端應用等公眾出行APP,從而實現了有效提高公交車乘坐、出租車規范運營的效果。欽州智慧黨建。欽州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發了“欽州智慧黨建”APP,主要應用于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管理等相關事務。崇左智慧通關。崇左主要加快智慧口岸、智慧園區、智慧通關建設,不斷提升中國與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能力。
二、廣西智慧城市建設短板
理論研究滯后,對實踐的指導不足。國內外很多城市較早便開始智慧城市建設實踐,相對而言,廣西理論研究和實踐不匹配,學科體系、經驗總結、實踐探索均缺乏系統性、整體性,理論研究滯后于實踐發展,以至于廣西智慧城市建設的模式、需求、方案、主體、目標、路徑還沒有完全明確,實踐中更多是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經驗和做法,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缺乏戰略性、前瞻性的布局和思考。設計能力不足,應用領域有限。與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的先進地區相比,廣西智慧城市建設頂層設計不足,應用領域有限,如南寧智慧綠城、北海智慧政務、賀州智慧交通更多側重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功能,欽州智慧黨建、百色智慧扶貧更多聚焦于涉農領域,崇左智慧通關側重于園區、口岸建設等。同時,各地的智慧城市系統存在重復開發、簡單復制、資源浪費的問題。此外,個別智慧城市系統還存在操作復雜、應用性能集成度不高、維護成本過高等問題。建設主體力量單一。目前,廣西智慧城市的建設主體以各級黨委政府為主。由于缺乏民眾參與,智慧城市設計與實際需求在功能集成上錯位;企業更多只是被動的參與者,缺少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很少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發起者,建設主體單一問題嚴重。先進技術應用缺乏。與國內外建設較好的智慧城市相比,廣西高新技術與智慧城市建設實踐結合有限,技術應用不足,還缺少像環境監測(維也納)、智慧物流(深圳)、智能電網(佛羅里達)、環保節能(米爾海姆、維也納)、智慧社區(天津)建設等應用專業與高新技術結合較好的建設實踐。
三、推進廣西智慧城市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頂層規劃設計。廣西的智慧城市建設,應是自治區層面頂層規劃設計與地市層面乃至基層區縣層面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建設創新,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雙向互動的過程。一是需要與“一帶一路”東盟國家基于“五通”需求,及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港)以及西南中南各省進行充分的跨區域合作,在合作中廣泛吸收借鑒先進智慧城市的建設經驗,從而在智慧城市建設的方案設計、決策輔助、建設協助和效果評估等方面進行前瞻性的頂層設計。二是要最大限度避免規劃設計的不可持續性和簡單模仿、缺乏自主創新等實踐。滿足不同利益群體的需要,既要做到及時回應社會各界關于智慧城市建設的需求,又要做到適應未來發展的需求,提高智慧城市建設的生命周期,化解理論研究不足和頂層設計能力欠缺的問題。(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平臺載體整合。建議由自治區出面,將各地市信息統一整合為總數據庫和應用平臺,打造信息樞紐,整合技術平臺優勢,同時,加大信息化基礎設施投入,進行標準化評估,完善ASP服務外包體制機制,激活社會和市場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活力,實現基層不同公共部門及其利益相關者的集體協同行動。(三)重視基層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供給。智慧城市建設的最基本職能是基層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供給。智慧社區不是冰冷的技術治理,而是將治事為主的技術轉化為人性化的基層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建設實踐中,要轉變傳統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和治理的粗放模式,優化公共服務流程,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的協同化、公共服務供需匹配的精準化,拓展不同民族民眾間的交往空間,擴大各族人民群眾的社會參與式治理和協商式治理。因此,智慧城市建設要將基層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供給統籌好,形成“精準行政+協同治理+精細化服務”的新模式。(四)統籌智慧城市創新和產業發展。協同智慧城市建設不能僅僅局限于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領域,更要著眼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在現有經濟產業基礎和自然環境條件下,統籌智慧城市創新和產業發展協同,推進廣西全域旅游的“智慧旅游”體驗,桂西北生態富集區的“智慧農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智慧物流”系統,協同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城市群的“智慧低碳城市”建設,推進北部灣各城市向海經濟發展的“智慧海洋產業體系”,推進巴馬國際長壽旅游區的“智慧養老產業”,推進柳州和玉林智能制造業發展的“智慧制造產業”等,將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五)兼顧共性與地方特色。在借鑒各地智慧城市建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要突出地方特色,實現智慧城市建設的差異化。一是要突出廣西的區域、僑鄉特色。廣西是我國面向東盟國家開放開發的前沿區域,同時又是全國第三大僑鄉,因此智慧城市建設要突出面向東盟國際化的特色和顯著的僑鄉特征。二是要突出廣西的民族特色。智慧城市建設實踐中,還需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應用,使廣西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并與城市塑造形成良性互動。三是要突出廣西的邊貿產業特色。廣西的地理位置重要,邊貿優勢明顯,如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憑祥綜合保稅區、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地,加強智慧園區的申報、通關、審批等服務內容。四是要突出廣西的康養旅游特色。廣西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智慧城市建設實踐中,可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模式,提高外來游客和本地居民的閑暇生活質量,將康養福地品牌和攬勝風景有機結合,積極傳導廣西智慧城市的特色。
[參考文獻]
[1]陳偉清,覃云,孫欒.國內外智慧城市研究及實踐綜述[J].廣西社會科學,2014(11):141-145.
[2]張小娟,張振剛.中國城市社會來臨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對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8):148-152.
[3]張梅燕.智慧城鎮建設的瓶頸與對策[J].開放導報,2013,(04):30-33.
[4]張振剛,張小娟.廣州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6):87-93.
[5]邱福軍.當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人民論壇,2016,(08):135-137.
[6]朱懿.海上絲路建設中的粵桂合作[J].開放導報,2015(02):67-70.
[7]李林,楊海越.基于智慧城市的傳統文化傳承創新路徑研究[J].江漢論壇,2016(08):140-144.
[8]孫金鳳,張志越.青島智慧自貿區建設方案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32):30-31.
作者:朱懿 單位:廣西財經學院
- 上一篇:業擴配套電網工程建設研究
- 下一篇:城市建設與生態保護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