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在城市形象塑造的作用

時間:2022-11-15 11:17:51

導語:公共藝術在城市形象塑造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藝術在城市形象塑造的作用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隨之日益提高,有了除吃飽穿暖之外的嶄新要求,即生活品質的要求。而城市作為人們生活起居的場所,與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密切相關。而公共藝術則是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元素。公共藝術是一個城市或地區整體文化的表達概括的一系列產物,有利于表達城市的對外形象,增強人們的生活情趣,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審美需求。使人們享受到更好地環境。但是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不斷更新,壓力與挑戰也隨之而來,城市建設能否滿足越來越多的人的居住要求成為了首要問題,而一種新興起并逐漸發展完全的全新藝術形式----公共藝術,更加有利于塑造更加鮮明的城市符號。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公共藝術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來體現公共藝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關鍵詞:公共藝術;作用分析;城市形象

公共藝術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經過數十年來的探索與發展,西方在公共藝術領域頗有建樹,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這一新興藝術形式的表達與作用,更多人的加入為這一領域注入了嶄新的血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這一藝術理念,且意識到可以通過公共藝術這一形式傳承文化,表達情感。現如今,我們的身邊無不滲透著各種各樣的公共藝術:廣場,公園,街道,住宅無不充滿著各式公共藝術裝置的身影,通過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色彩與創造手法,設計出充滿不同意義與濃郁感情色彩的優秀公共藝術裝置。

一、公共藝術與城市之間的關系

在城市景觀規劃之中,公共藝術作品是寄托著設計師靈魂與情感的物質形態,它的作用不再局限于通過客觀存在影響環境,更是借助客觀存在的載體來表達更深層次的情緒與思想,從而達到使居民于潛移默化之中受到藝術的熏陶。而設計師們的任務,則應更多地置于挖掘藝術作品中所蘊含的能量與想象力,并將作品中的能量與想象力化為實質,更好地反饋與作品,使之成為一種更加具有生命力與想象力的藝術品,為觀賞者帶來更為豐富與飽滿的觀賞體驗。在公共藝術設計中,環境對設計不具有約束性與決定性,更為重要的是藝術作品本身是否能與環境相融合,作品本身的力量與周邊環境的包容性缺一不可。

二、公共藝術與城市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公共藝術為枯燥乏味的基礎城市空間提供了別樣的美麗,各式各樣承載了城市文化底蘊與設計師情感思維的精美的公共藝術設計藝術品成為了城市中一道別樣的風景線,因公共藝術存在的意義即是讓公眾參與的藝術,是大眾的藝術,這些充滿了趣味性的公共藝術設計作品拉近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城市與自然之間的距離,公共藝術別樣的藝術理念帶給每個審美體驗也大不相同,每件公共藝術設計作品中濃厚的生動性與人文氣息都使人陶醉。如果我們需要以城市環境自身的特征來進行公共藝術設計,則需要借助城市藝術的概念,例如南京新街口矗立著的孫中山銅像,既融合了現代藝術的特點,又保留了南京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蘊,凸顯了南京的城市特色。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公共藝術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為了能夠體現出城市特色與不同的藝術效果,在主題的選取與表現手法的運用上都與當地的城市環境具有一定的聯系,這是為了能夠擁有更好的視覺表現,為城市增添更強的視覺魅力。至于作品與城市環境是否能夠完美融合,除了考驗設計師的設計功底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設計師是否與作品,與環境產生了情感聯結,飽滿的情感與深刻的思想相結合,才有可能創作出觸動人心的作品。

三、公共藝術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具體手段

公共藝術擁有多重身份,它既是城市建設規劃中必不可少的設計元素,也是表現城市文化底蘊與特色的重要載體?,F階段,我國公共藝術設計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尚在探索與建設之中,但它卻在城市的規劃與設計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公共藝術設計也將在國內主流藝術市場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公共藝術的重要性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例如營造充滿人文氣息與審美情趣的居住環境,提升整座城市的藝術品格和審美修養,極大程度上滿足當地居民對于生活品質與審美上的要求。而且借助不同的表現形式可以獲得不同的審美體驗,例如一些本身就具有觀賞價值的景觀,通過突破傳統設計理念的束縛,表達出更為不同且更加富有生機的情感。公共藝術作品中往往會增添不少的趣味性,其目的是為公共空間注入活力,增強與大眾之間的互動與聯結,這些小小的趣味裝置使城市環境更加接地氣,從而調動了附近的空間氛圍。在塑造城市形象的過程中,公共藝術本身就具有了導向性,標志性的作用,去引導人們對于城市環境的印象,也能更加積極地調動人們主動參觀與欣賞城市景觀。時展日新月異,人們的收入日益提高,同時伴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于現世享受的要求愈發充盈,所以對于公共空間藝術性的要求也將愈發嚴格,公共藝術形式的多樣化發展也將帶給各位設計師巨大的挑戰,因此,設計師們的壓力將會逐漸增加,設計師們必須不斷拓寬自己的思路,增強自身實力,才能應對隨之而來的巨大挑戰,從而設計出更加出色的藝術品。

參考文獻:

[1]吳昊冉,邢小剛.企業形象設計中“中國紅”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8(21):82-83.

[2]王子凡,吳冬蕾,吳禮程.淺析城市景觀與城市形象的視覺構建對城市發展的推動——以重慶為例[J].大眾文藝,2018(22):129-130.

[3]孔祥炎,王瑋.城市景觀的視覺表征對城市文化傳播效果的研究——以杭州南宋御街為例[J].大眾文藝,2018(23):82-83.

[4]徐悅,張磊.城市景觀的文化價值與城市形象塑造[J].美術教育研究,2018,(12上):52-53.

[5]黃淇麟,祝遵凌.文化要素在城市街道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設計,2019,32(04):54-55.

作者:溫宇馨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