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與體育發展的關系
時間:2022-02-18 10:04:48
導語:城市建設與體育發展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城市建設發展中,體育性建筑屬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城市發展離不開體育因素,體育可以促進城市發展,提升城市知名度。該文在城市建設內容簡述的基礎上,對城市建設和體育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期望在城市發展中,通過尋找和體育因素相關的契合點,構建科學標準的城市發展計劃,發揮城市和體育之間的促進作用,提升城市的建設水平,促進市民精神文明建設,為城市建設提供穩定基礎。
關鍵詞:城市建設;體育賽事;體育發展;關系研究
城市是經濟、文化以及教育發展的主要平臺,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城市隨著人類的進步發生了巨大改變,城市結構逐漸完善,為群眾提供良好生活空間的同時,也為文化進步創造了良好空間。在工業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城市發展更加迅速,在群眾生活和社會生產中具有的優勢越發明顯。我國城市建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經濟方面的突破為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空間,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變得更加完善、環保。在城市規劃角度來看,城市建設屬于重點,城市建設需要和體育發展相結合,建設特點鮮明的現代化城市。
1城市建設的內容概述
城市建設主要包括教育、交通、經濟、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內容,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各種因素間形成了復雜的聯系,每一種因素都會對城市建設產生直接的影響,對城市建設也有特殊的作用。當前城市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在城市建設中要注重文化環境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市政環境建設等方面,要體現精神文明和現代屬性,根據現實的發展需要,對基礎設施進行配置,做好理論研究,為城市建設提供理論支撐[1]。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城市建設要注重規劃城市體系,以滿足多個行業的基本發展需求;從微觀上講,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建設的重點,是城市穩定運行的基礎。城市建設包含多種因素,屬于綜合公共服務部門,需要以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為支撐,同時還要受到文化、社會、體育等方面的影響。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帶動下,城市化發展速度不斷提高,城市建設出現了供需不平衡現象,一些交通擁擠、環境污染、資源缺失等問題逐漸凸顯,必須合理應對,才能保證城市快速擴張。當前,一些城市已經采用舊城改造的方法來滿足城市建設的需要,對城市面貌進行改造,為群眾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2體育事業發展的最終目標
在我國進入全新發展階段,體育事業逐漸被視為重點,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國民體質,在黨與政府的帶領下,體育事業經歷了艱難階段,目前已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體育事業發展中需要吸取歷史經驗,為體育事業日后發展提供助力。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體育事業實現多元發展,體育呈跨越性進步,在我國奧運會成功舉辦后,體育事業已經發展到全新紀元。體育事業發展始終遵循黨的正確領導,在制定體育事業發展目標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體育總體部署,滿足體育強國的根本要求,做好發展技術性工作,深化發展策略,促進體育事業穩定快速發展。根據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體育事業發展結構做出了巨大調整,各行各業都需借助體育發展的巨大收益,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體育事業發展需要重視公共服務體系,提升體育整體服務水平,切實增強全民綜合身體素質,讓我國社會發展邁入全新階段。在奧運會舞臺上,我國各項體育都處于排名前列,這也是體育發展結構完善的最好證明,對于鞏固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都有著促進效果。日后體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仍需重視人才培養,結合可持續發展理念,最終實現長遠發展。體育事業需要重視創新能力,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進行融合,根據市場情況不斷深化體育事業發展措施,優化體育教育、體育人才培養、體育科技以及體育作風等,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實現體育管理現代化與科學化[2]。
3城市建設和體育發展之間的關系
在進入全新發展階段背景下,我國城市已經實現現代化建設和科學化建設,城市數量呈逐漸上升趨勢,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45%,在城市硬件設施角度來看,城市建設需要做好初始階段的規劃,利用已有城市資源完成建設。目前,在城市建設中仍將硬件設施作為重點,城市規劃直接影響城市未來發展,若是城市規劃不合理,則會導致資金浪費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發生。在城市硬件設施建設中,主要包含社區、街道、體育設施、廣場以及綠化建設等,在未來城市發展中,需要將體育事業作為重點。體育建筑風格相對新穎,具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部分體育建筑已經成為城市標簽。很多城市將精力放在大型運動設施建設方面,為體育事業發展提供了穩定基礎,在城市建設中需要合理融入體育文化,大型體育設施屬于城市中的標志性建筑,并且為體育競技和文化傳播提供了平臺。隨著城市建設速度的逐漸加快,為居民生活創造了更加良好的條件,對文化傳承和文化娛樂活動開展都有著正面影響[3]。城市發展需要和體育文化與體育服務相結合,達到現代化城市建設標準。
4體育發展對城市建設的推動作用
4.1體育賽事舉辦和體育場館建設,推動了市政設施的完善
體育賽事舉辦對城市建設產生了直接影響,同時也是時代快速發展的主要特征。在舉辦大型體育比賽時,首先需要良好的交通通信和體育場館,順利舉行大型運動比賽,可以為市政建設和公共事業發展提供動力。在舉辦大型賽事的開始階段,需要改造城市基礎設施,例如:在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前,對北京地區所有舊房進行了全方位改造,同時開展環境治理工作,北京以全新面貌迎接世界的目光。城市基礎設施的改造,為大型體育賽事舉辦創造了場所,也優化了城市形象。在城市改造過程中,可以借助體育賽事凸顯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4]。
4.2體育發展為城市文化進步提供助力
在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城市也需要配備相應的基礎設施,例如:城市需要具備游泳館、臺球廳、滑雪場、劇院、音樂廳、文化館、主題公園等場所,才能實現體育事業多元發展。多種體育運動場所的建立,對城市發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并且也在逐漸改變城市面貌,增強城市的吸引力與創造力,使城市文化價值不斷提升。2008年順利舉辦北京奧運會是體育事業促進城市文化建設的最好表現。奧運會成功舉辦,增強了北京市民的自身素質和文化修養,在奧運會舉辦之前,大量關于體育方面的宣傳教育,使市民文化素質進入全新階段。比如:廣州順利舉辦亞運會,豐富了廣州市民人文生活環境,對城市文化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在舉行大型體育賽事時,首先需要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市民需要積極配合政府,不斷改變自身文化素養和自身形象,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入手點,消除已有的不良習慣與社會陋習,建設文明開放的現代化城市,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4.3休閑體育事業發展對城市經濟增長有著促進作用
休閑體育快速發展,可以帶動群眾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保證企業之間產生關聯性,休閑體驗與覆蓋范圍相對較廣,在發展過程中展現出長久創造特性。例如:如今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將體育產業作為提升社會就業率的主要方案,通過有關數據顯示,西方發達國家體育休閑產業總值逐年遞增,為群眾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保證經濟穩定發展。對于經濟處于持續增長的城市而言,城市經濟增長需要重視公共服務狀態,尋找合適的體育事業發展模式,逐漸提升城市經濟發展狀態,確保城市進入快速發展階段[5]。目前城市發展模式相對成熟,但是仍需重視體育建設方面的投入,明確體育事業發展重要性,協調城市建設和體育事業發展之間的關系。體育事業發展具有非營利性特征,但是可以為城市建設提供基礎條件,合理應對城市發展遇到的多種問題,分擔城市發展經濟壓力。在城市建設角度來看,經濟因素有著決定性作用,城市需要獲得足夠的經濟發展之路,才能為城市發展提供助力。對于部分城市而言,體育事業作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雖然體育投資占比逐漸增加,目前仍然缺少完善的體育經濟發展方案,體育發展和城市建設無法達到協同發展目標,城市建設需要融合建設觀念和體育文化,逐漸體現體育發展的價值,確保城市穩定發展與建設。城市發展中需要明確體育服務體系,增加體育收益效果,增加體育受益人群。
4.4通過公共服務方法為體育發展、城市建設提供良好途徑
在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體育經濟占比相對較大,兩者發展需要考慮物質文化以及群眾精神文化,將傳統體育發展模式和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充分結合,創建融合發展模式。對于經濟發展不足的地區而言,需要在發展中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體育事業,形成公共服務發展模式,確保為城市發展提供助力。城市建設與體育事業融合發展中,需要在初始階段制訂發展計劃,創造共贏發展模式,解決發展中遇到的現實問題,關注體育發展狀態[6]。部分地區經濟發展情況一般,整體完成發展改革,根據實際需求制訂發展方案,觀察社會動態,確保制定的發展路徑符合現實需求。城市建設需要積極關注體育事業,及時收集體育事業發展數據,引導體育發展建設投資服務體系,為城市經濟發展創造穩定基礎。
4.5城市建設與體育發展的路徑選擇
由于城市建設包含多個領域和多個學科,建設文化體育場所可以促進城市穩定發展。雖然建設體育文化場所需要耗費大量資金,但可以提升城市建設潛力,充分借助已有資源實現長遠發展。部分地區需要積極了解體育事業發展的供給能力,幫助體育發展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目前體育事業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體育發展和城市建設協調發展中,將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保證體育基礎設施完善,關注體育事業發展重點。城市建設和體育發展需要制訂合作方案,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定期開展體育活動,建設大型體育場所,完善體育事業發展內容,為城市建設創造更多途徑。由于體育資源作為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主要優化地方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使用現代化發展手段,在滿足市場需求背景下,實現長足發展。城市建設和體育事業發展中,除了政府直接投資外,還可以通過積極開發公益渠道引入社會資源。
5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建設屬于多元、復雜性工程,其中主要包含城市硬件建設和軟實力建設,城市建設和體育發展之間會形成互相促進效果,城市中在擁有標志性體育建筑的情況下,可以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硬件設施建設檔次。另外,體育發展可以帶動地區經濟進步,對于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都有著促進效果,在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的過程中,需要明確廉潔、創新的城市形象,大型體育活動開展為城市品牌打造創造了機會,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衛星,王穎,孔垂輝.籌辦冬奧會促進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效應及發展策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41(5):23-31.
[2]苑琳琳,李祥林.體育賽事舉辦與城市韌性建設關系及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體育與科學,2021,42(4):91-103.
[3]張龍.娛樂性體育項目開展對中小城市體育發展的影響[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6):9,15.
[4]陳曉峰.以“體育+”發展模式促進上海健康城市建設[J].科學發展,2020(12):84-91.
[5]張寧.城市與體育互動發展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7):22-23.
[6]田子彬.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城市公共體育服務管理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0):196-198.
作者:呂萍 單位:甘肅省靜寧縣界石鋪中學
- 上一篇:美學觀念史角度下藝術與科學的關系
- 下一篇:案例情景模擬式教學法在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