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環境繼電保護技術分析

時間:2022-07-04 03:54:39

導語:智能電網環境繼電保護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能電網環境繼電保護技術分析

【摘要】隨著我國居民生活質量的普遍提高,人們對電能、水能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為了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我國針對電能技術不斷更新改造,改變傳統的電網運行模式,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不斷提高電網運行的效率,從而實現對電網的智能管理,在此過程中,我國應不斷加強繼電保護技術,保證在電網正常運作下,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確保電源能順利傳遞到用戶家中,從而促進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電能技術;只能管理;繼電保護

1智能電網的構成及特點

近年來,隨著我國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對電能發展過程中,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在以往傳統的電網管理基礎上使用現代化技術,以此完善我國的電網建設。在新型社會背景下,智能技術應運而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原理與人工智能手段相結合的方式,研制出更多擁有智能化的現代化設備,并普遍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相對于電網建設,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現代社會的發展,因此,應在傳統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安裝相應的智能設備,使其對電網更好監管,為管理人員提供更加準確的數據,以便于在發現問題時,能及時解決,從而適應我國智能電網技術的發展需求。首先,在現代化信息時代中,智能電網的內部結構較為復雜,其包含了多種信息技術設備,不過其中也保留了原有的基礎性電網管理程序,在原來的基礎上,利用智能手段更好的規范了電網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為居民更加高效對電能的使用提供更好的智能服務[1]。另外,智能電網技術還能對電網傳輸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其在傳輸過程中能安全、有效的運送到千家萬戶,保障了居民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其次,智能電網還能對電能傳送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并整理,最后將更多有利信息進行挑選并匯總導入自己的信息系統中,以便于對電網系統能更好的控制,不斷完善智能電網技術。為了促使供電企業能夠更好的發展,在傳統供電模式基礎上,利用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利用相關智能設備,促使在對電網管理、電能傳輸中實現智能化操作,有利于兩者在實施過程中的相對穩定,提高電能傳輸的效率,不斷滿足用戶對電能的需求。最后,在進行智能化電網發展過程中,應不斷完善對用戶的供電服務系統,促使用戶在感受到良好服務的前提下,促進供電企業的整體服務體系,保持供電企業與用戶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從而促進我國智能電網技術的進一步提高。

2智能電網環境繼電保護的意義

如今,我國人口數量不斷增多,不少居民普遍趨向于城市化發展,對城市中建筑需求量較大。隨著各類建筑物的普遍增多,對電能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對我國供電企業來說,將要面臨著巨大的供電壓力。因此,我國供電企業不斷將智能技術引進到電網建設中去,可有效緩解在供電過程中的壓力,提高電網運行的工作效率,從而滿足居民對供電的需求。在此項技術中,我國仍然在不斷努力當中,利用智能技術手段,在電網運輸過程中不斷攻破各類問題,從而達到能夠對電網進行一個合理、高效的控制。在對智能電網的研究過程中,在進行供電傳輸時,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導致供電系統出現故障,從而影響正常的電能傳輸效率。因此,在此項技術中必須實行繼電保護措施,以便于在供電系統運行中出現問題時及時解決,保障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所謂的繼電保護技術,就是在電網運行中某一環節出現故障,或是電能傳輸中斷時,利用繼電保護技術可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及時發出警報信號,提醒相關人員進行維修,減少居民在用電過程中的經濟損失,從而對電網運行起到保護作用[2]。

3繼電保護技術中的核心技術

3.1智能傳感技術。在繼電保護技術中,對智能電網的正常運行可提供多種保護方式,所運用技術手段也不盡相同。便于在智能電網運行過程中對多個環節進行控制。其中,智能傳感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被普遍應用,其在電網運行過程中,通過相關技術對其中大量數據進行采集并分析,保障所采集的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再此項技術中,需要對其變壓器中的電流、電壓進行設置,并安裝了溫度傳感器,通過該項技術設備,對電網傳輸過程中的電流、電壓進行監控,保證其在正常的參數范圍內穩定運行,繼而對智能電網在實施過程中起到保護的作用。3.2廣域保護技術。運用廣域繼電保護技術,在電網運行中可更快檢測出問題所在,并利用智能技術手段進行解決,在對繼電保護中更具高效性。其主要原理是通過對廣域中的信息進行讀取,分析其數據是否準確無誤,從而達到對電網運行更好保護與監控。其主要優勢為對電網運行能夠實現有效的自動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智能化管理,使電網在運行過程中得到更有效的保護。并且在對電網運行的保護過程中,其反映速度比較快,對信息的分析能力較強,能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運用自動化技術做出相應的處理。3.3保護系統重構技術。利用保護系統重構技術,實現對電網運行的整體系統進行合理監控,使繼電保護技術與電網運行系統有效結合。隨著我國智能電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電網運行過程中,為了確保其能夠安全、穩定的運作,必須有一個完善的極端保護系統,使之能夠及時發現電網運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解決。保護系統重構技術,是指當電網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較為嚴重,導致相關繼電保護設備無法正常運作時,使用系統重構技術,對繼電保護設備進行修整,不斷完善繼電保護技術體系,保證對智能電網在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

4智能電網環境下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趨勢

4.1數字化發展。隨著我國對電力需求量不斷增加,智能電網技術水平也在不斷進步,其中,對電能資源的采集、傳遞與控制方面都需要對大量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保障智能電網技術穩定性的發展。因此,在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中,實現數字化發展是其主要發展趨勢,也是智能電網技術的發展要求。目前,隨著我國對繼電保護技術的研究,已經不斷趨向于數字化發展,在智能電網技術中得到有效運用[3]。例如:智能電網技術中的互感器裝置,通過一定手段,在對電網運行過程中感應到的問題以數字化的形式進行展現,從而發揮了繼電保護功能。4.2自動化發展。在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過程中,目前來說仍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在對智能電網進行保護的過程中,只能對事先設定的保護路線進行保護,對其他階段則沒有辦法實現繼電保護手段,在智能電網的整體運行中,并不能保證其整體系統都處于相對安全的保護模式中。因此,在繼電保護技術中,應不斷完善其自動化發展,加強對智能電網的整體控制,實現全方位進行智能保護,確保智能電網的穩定運行。4.3廣域化發展。在繼電保護技術中,運用廣域保護的方式對電網系統進行保護,在一定程度上該技術已得到較好的效果,因此,應加大廣域化發展,在電網系統中設置多個環節進行廣域化保護,對其不同信息進行整合、分析,保證在電網運行過程中數據的準確性。另外,利用廣域化技術手段,可更加快速發現問題并解決,可促進電網運行的高效性,在智能電網技術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5結語

如今,我國的智能電網技術在不斷加強,對繼電保護的相關技術也相對較為嚴格,因此,相關供電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對智能供電系統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加強網絡建設在繼電保護技術中的應用,從而保證智能電網建設的穩定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思明,王宇翔.智能電網環境下繼電保護面臨的問題分析[J].科技風,2018(31):161.

[2]范臻.智能電網背景下繼電保護的關鍵問題及對策分析[J].自動化應用,2018(09):104-105.

[3]王欣穎.智能電網環境下繼電保護面臨的問題和機遇[J].南方農機,2018,49(09):210.

作者:劉俊麟 范超琦 單位:1.甘肅電投大容電力有限責任公司 2.甘肅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