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建設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10-10 09:02:31

導語:城市規劃建設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規劃建設問題與對策

摘要:針對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存在的核心問題,例如城市生態環境破壞較為嚴重、城市建設隨意性較強、城市規劃建設缺乏創新等等,進行綜合研究,并簡要介紹城市規劃與建設的特點,如良好的預見性、可行性等,提出針對性解決對策,能夠保證城市規劃方案得到有效實施,推動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效的幫助與參考。

關鍵詞:城市;城市規劃建設

1引言

在城市全面、高速發展的今天,城市規劃建設具有特別關鍵的作用,其核心的任務是將城市空間進行完美設計與劃分,強化城市內部各個區域空間之間的連續,促進城市各區域空間之間的共同發展,使得城市的整體形象得到更好提升。城市規劃建設不但對城市將來的發展方向影響較大,而且能夠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對城市的壯大發展起到有效推動。鑒于此,本文深入的分析當前城市規劃建設當中存在的問題與處理對策。

2城市規劃與建設的特點

在任何一項工作之中,加強規劃是核心,城市建設也不例外,城市規劃具有前瞻性的特點,是保障城市建設質量的重中之重。對于城市規劃人員來說,要遵守科學性規劃原則,準確定位城市發展方向,并明確城市發展性質,保證城市總體規劃更加科學、有效。城市規劃具有科學性特點,不僅能夠滿足該城市具體發展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預見性。此外,城市規劃與建設要根據城市自身的具體發展情況,按照最新的規范標準要求,對既有的規劃建設方案進行改進,在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水平的同時,讓城市能夠更好地迎接新時期發展機遇,城市規劃與建設要從前瞻性角度來分析,對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良好預測,結合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特點,將城市當中的各項資源實施綜合配置,保證城市資源潛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3城市規劃與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3.1城市生態環境破壞較為嚴重。國家的強大,使得各個城市發展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城市發展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得城市內部的自然環境受到較大影響,城市規劃與建設,對城市土地資源造成特別大的破壞。針對上述情況,國家相關部門主動頒布了相關法律法規,使得城市自然環境得到一定的保護。針對城市當中的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建設項目,加大制約力度,有效落實水土保持規劃方案。但是,在大部分城市建設項目之中,一些領導者對自然環境保護缺乏重視,使得大部分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無法落實,使得城市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的破壞[1]。3.2城市建設隨意性較強。城市規劃建設中存在眾多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城市規劃建設隨意性比較強引發的。由于城市建設的隨意性比較強,對城市中的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影響特別大。城市規劃是建設的核心基礎。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之中,如果規劃建設隨機性較強,會降低城市中基礎設施的整體建設質量。3.3城市規劃建設缺乏創新。在部分城市規劃建設之中,通常會參考其他城市規劃建設方案,有的直接將其他城市規劃建設方案直接應用到自身城市當中,此種做法是錯誤的。由于城市規劃與建設缺乏足夠的創新,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嚴重的還會出現大量資源的損耗[2]。

4城市規劃與建設問題解決對策研究

4.1做好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工作。城市規劃與建設之中,各個城市要加大生態規劃建設力度,滿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需求。城市規劃人員在實際工作當中,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了解城市規劃和建設對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并制定出針對性比較強的生態環境保護方案,促進人和自然的協同發展。第二,充分重視城市環境發展需求,保證城市生態環境效益得到有效、充分的發揮,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保證城市規劃建設方案得到合理的實施。另外,城市規劃人員還要制定完善的規劃制度,并對編制進行有效調研。城市規劃方案制定好之后,要主動向社會群眾公布,讓社會公共能夠更為全面的掌握城市規劃建設方案內容,發揮出自身的監管作用。在決策環節,規劃人員要聽取大量的意見,減少主觀因素對城市規劃建設決策結果產生的影響,社會監管機構要加大監管力度,保證城市規劃建設方案更為合理[3]。對于城市規劃人員來說,要明確公眾參與法律地位,包括參與方法,并主動采納社會群眾的意見,保證城市規劃與建設方案更加的完善。通過促進社會群眾對城市規劃人員之間的良好互動,能夠保證城市規劃與建設方案得到高效的實施,公眾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保證各項法律法規得到全面的落實,真正達到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的目的。4.2加強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模式的調整。現階段的城市規劃管理水平比較差,主要是因為宏觀調控效果較差,出現微觀越位現象,對于城市規劃人員來說,要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模式進行有效、科學的調整,規劃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價值,保證城市規劃發展方案得到更好的落實與實施。加強城市規劃的管理力度,能夠保證城市規劃管理目標得到更好實施,使得城市空間資源得到良好的配置,使得城市空間資源有效調控[4]。城市建設要主動遵守“質量第一”原則,不能夠有任何馬虎,城市建設質量對城市經濟發展影響特別大,如果城市樓房出現坍塌,會嚴重影響城市的美化形象。因此,要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模式進行全面的改進,依靠法制手段,保證城市建設工程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城市建設過程當中,各項建筑受當地的地形地貌影響比較大,使得各個城市的個性特色也不同,城市規劃人員不宜采用原有模式進行規劃,要對既有的城市規劃建設模式進行改進。此外,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環節,相關人員還要對歷史文化建筑進行全面保護,保證城市歷史文化內涵得到更好挖掘,真正實現城市文化歷史的有效傳承。運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將城市特色文化得到更好體現,使得城市的形象與品質得到全面提升。針對城市當中瀕臨破壞城市文物,要加大保護與搶修力度,使得城市中的歷史文化元素得到良好的保護。4.3提升城市規劃建設創新效。城市規劃屬于政府的核心職能,也是社會事務的重要職能之一,政府部門要加大創新力度,對既有的城市規劃方案實施創新,并對城市建設進行全方位的約束與管理。我國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情況存在很大差異,在創新的過程之中,政府相關部門要根據該地區的具體情況,運用良好的法律手段,保證城市規劃方案得到高效的實施,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的創新效果。通常情況之下,城市規劃具有剛性特點,但是,城市建設發展往往不會全部按照既有規劃實施,所以,通過對城市規劃建設進行大力的創新,能夠增強城市規劃彈性,強化城市規劃方案的實施效果。例如,在規劃用地環節,要加強用地布局的科學性,保證城市用地性質得到更好兼容,滿足有關指標要求,在滿足當前城市規劃建設用地需求的基礎之上,預留出相應的用地指標,為后期的城市建設項目提供良好用地[5]。針對商業價值比較高的城市地段,要加強創新規劃,保證城市土地資源得到合理的應用。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城市規劃與建設問題解決對策進行全方位分析,例如做好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工作、加強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模式的調整、提升城市規劃建設創新效果等等,能夠保證城市規劃和建設水平得到高效的提高,有效減少城市土地資源的浪費,保證城市生態環境得到更好保護,減少城市生態環境破壞。

參考文獻:

[1]巨虹.大數據時代城市規劃專業教育改革有效性探究——評《城市規劃概論》[J].中國教育學刊,2019(4):131.

[2]李佳霓,連彥,張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設計規劃管理與實施機制初探[J].北京規劃建設,2019(2):37~39.

[3]周海淑,張靜晶.致力中國景觀規劃與生態建設的探索和實踐——記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吳承照教授[J].中國科技產業,2019(3):68~69.

[4]李春玲,江思義,黃棟聲,潘興魚,李海良,楊春蓮,彭河明.基于圖幅調查的城市規劃建設場地適宜性評價——以廣西南寧市西津幅為例[J].南方國土資源,2019(3):38+43.

[5]粟東青.加強和改進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宜居宜業水平——淺析內蒙古自治區城市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5):21~22.

作者:許忠華 單位:安陸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