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類高校建設論文
時間:2022-09-09 04:23:50
導語:旅游類高校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建設鄉村旅游人才培訓基地的必要性
1.1鄉村旅游發展亟需提高旅游人才的素質及水平
這些問題歸根到底都與缺乏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鄉村旅游人才隊伍有著密切關系。隨著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需要一大批旅游專業人才,包括鄉村旅游管理人才、鄉村旅游經營人才、鄉村旅游服務人才等。在鄉村旅游剛起步時,從業者大多是未經培訓或只經過簡單培訓的村民。為適應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適應《旅游法》頒布后的有關強制性要求,有必要通過培訓逐步培養出懂經營、能管理、會服務的鄉村旅游從業人員。
1.2《旅游法》的實施與旅游市場的進一步規范
需要具有法制意識的鄉村旅游經營者鄉村旅游是以當地農戶為經營主體,以農民所擁有的土地、庭院、經濟作物和地方民俗民族文化等資源為特色,以為游客服務為經營手段的農村家庭經營方式。大部分經營者都是旅游目的地的農民,還有一部分是處于貧困線上的農民,如西部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水平較低、致富無門的農村婦女等等。由于大部分農民受教育的程度有限,導致他們法制意識淡薄,環保意識較落后,進一步表現在旅游區的衛生狀況不盡如人意,安全設施存在較多隱患。這樣的現狀不僅使旅游區的環境衛生狀況日趨惡化,影響了游客的興致,同時制約了鄉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者維權意識的加強,國家越來越重視規范旅游市場秩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旅游法》對旅游經營、旅游安全等與旅游相關的內容都作了明確的規定。這部法令對鄉村旅游的經營管理也具有指導意義。如其中的第七十九條規定“旅游經營者應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具備相應的安全生產條件,制定旅游者安全保護制度和應急預案?!编l村旅游經營者不能再以原來的無序盲目狀態經營企業,需要懂得與旅游有關的法律法規,依照相關規定合法經營,并能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1.3休閑旅游時代的到來需要熟悉客源市場的鄉村旅游管理者
目前,鄉村旅游在經營管理理念上存在諸多問題。如大多數旅游餐飲經營者只注重菜品質量、味道和價格,而對于特色、環境、服務卻沒有加以重視。鄉村旅游經營者樂意在主體建筑上花錢,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環境方面下功夫;樂意在增加服務類型上投入,而不愿意在經營特色、服務質量上花錢。主張少投入,多產出;有的采購質劣價低的菜品欺騙顧客,甚至克扣斤兩;不愿走出本地去做比較,學習先進管理經驗的要求不強烈。隨著休閑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活動呈現為目的地重復、層次豐富、注重修身養性、一地停留時間長等特點。作為休閑旅游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游客在進行鄉村旅游時不會滿足于在“農家樂”中喝茶、打牌、吃農家飯、垂釣等單一的活動項目。游客的休閑方式、消費行為都將發生變化。未來的鄉村旅游管理者如果不懂分析游客心理,細分客源市場,了解未來鄉村旅游的發展趨勢,并進行中遠期的規劃和管理,勢必落后于時代需求,陷入輕管理、低質量、低收入的惡性循環中。
1.4旅游方式的轉變需要有文化、層次高的鄉村旅游服務者
目前,鄉村旅游的服務者以當地農民為主,包括返鄉農民工、未能繼續升學的農村初中或高中畢業生等,服務者的文化素質不高,在餐飲服務、客房服務以及休閑娛樂服務等方面都缺乏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對于“熱情服務、規范服務、個性服務”等服務意識淡薄,有些甚至連普通話都無法流利表述,僅是扮演端茶倒水的角色而已,嚴重影響了服務質量。隨著城市居民閑暇時間增多、出游次數的增加、消費觀念轉變,他們對鄉村旅游給予了更高的期望,對旅游服務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務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如農耕文化、鄉土文化、民俗文化等,以提升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滿足游客欣賞民風民俗、田園風光、觀看農業生產活動、學習農業技術知識等旅游活動的意愿。服務者還應掌握規范化的服務程序、服務技能,以提高旅游服務接待水平,提升游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2013年頒布的《旅游法》還明文規定“旅游經營者應當對直接為旅游者提供服務的從業人員開展經常性應急救助技能培訓”,鄉村旅游的開設場所常處在郊區,或是臨近水域,或是處在山林,場所內常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因此,依照國家的相關法律及未來鄉村旅游的發展趨勢,其服務者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急救、衛生、安全常識,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能立即采取必要的救助和處置措施。
2建設鄉村旅游人才培訓基地的可行性
2.1良好的科研理論基礎
旅游類高校長期致力于以旅游為核心的相關學科專業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和創新,并具有把科研實力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的能力。借助此類高校較強的專業理論平臺對鄉村旅游人才進行培養,有利于彌補鄉村旅游從業者學科專業知識的欠缺,能讓從業者系統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從而在有效的時間內較好培養從業者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
2.2完善的師資隊伍
高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有著較為完善的師資隊伍,通常在各學科方向都有較合理的梯隊,專業的師資隊伍在科學技術研究與創新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樣的優勢是任何的社會培訓機構所不具備的。旅游類高校的教師不僅懂專業,還懂教育,擔負著科學研究和培養人才的責任。目前,大多數的教師都屬于“雙師”型教師,具備行業工作經歷,有部分教師還具有對旅游從業人員培訓的經驗,有部分高校還同時擁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烹飪營養等專業的師資隊伍,完全能勝任對鄉村旅游人才的培訓工作。2.3豐富的實踐平臺高校擁有較好的實驗實訓條件,部分高校建有仿真實驗實訓室,能實現旅游專業課堂教學與實訓地點的一體化,并能滿足旅游行業多個崗位的實訓、職業培訓以及面向社會和旅游行業技術服務的需要。同時,很多高校還與校外企業有著長期的、良好的合作,不僅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同時能讓經驗不足的培訓者增加實踐學習機會。
3建設鄉村旅游人才培訓基地的具體措施
3.1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目標及計劃
結合鄉村旅游人才本身的特點,并根據旅游業的發展趨勢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目標和培訓計劃。總體而言,應通過培訓,讓鄉村旅游從業者掌握鄉村旅游產業運營的基本規律和管理方法,具備鄉村旅游管理工作要求的理論素養和操作技能。針對鄉村旅游經營管理者、鄉村旅游服務者的培訓目標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對于鄉村旅游經營管理者而言,應加強其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并能運用所學理論,解決鄉村旅游產業在經營和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能從宏觀上把握產業運作的方向和趨勢;對于鄉村旅游服務者而言,則應加強其對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具體項目的服務禮儀及操作技能的學習,并對其實操技能加以規范化訓練。在開展培訓前,還應根據每一個鄉村旅游地的實際情況和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來確定應達到的培訓目標。在全面、客觀分析每一個鄉村旅游地的培訓目標以及培訓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培訓流程,應包括培訓的時間、培訓的地點、培訓教師、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培訓計劃可是短期的集訓,也可是中長期的培訓過程。比如,位于成都東郊的“三圣花鄉”是以觀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為主題的城市近郊生態休閑度假勝地,整個“三圣花鄉”景區由“五朵金花”,即“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和“荷塘月色”構成。在制定培訓計劃時應考慮每個具體景區的季節性特征,培訓時間選擇在景區的淡季。培訓地點可以選擇在高校的多媒體教室開展理論教學,在景區內開展實踐訓練,還可以到相應校外實訓基地參觀學習、總結,并針對景區管理者、經營者、服務者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培訓目標和計劃,設計培訓內容和方法,為每個景區解決實際問題。
3.2設計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
培訓的理論知識可以著重考慮以下6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鄉村旅游的基本理論,包括基本概念、發展背景、發展特點、主要類型、國內外發展現狀等,以提高鄉村旅游從業者的理論素養;第二,鄉村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包括對不同類型鄉村旅游資源的認識,了解資源的保護及開發,以培養鄉村旅游從業者的環保意識;第三,鄉村旅游的經營與管理,包括度假住宿產品、餐飲產品、休閑娛樂產品的開發與經營,讓鄉村旅游從業者掌握鄉村旅游常見的幾種產品的開發模式與經營管理策略;第四,鄉村旅游的市場營銷,包括鄉村旅游市場調研、市場細分、市場定位、市場開拓等內容,讓鄉村旅游從業者掌握有關市場營銷的一些基本知識,并樹立其相應的市場觀念和市場意識;第五,鄉村旅游者消費心理分析,包括鄉村旅游者的需求與動機、鄉村旅游者的消費決策、鄉村旅游者的個性及其特征、鄉村從業者的心理保健等,主要讓鄉村旅游從業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對現有客源市場進行分析和了解,以適應目前游客個性化的體驗需求;第六,鄉村旅游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相關常識,包括對《旅游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地方政策的學習;餐飲、住宿、休閑娛樂設施的衛生要求及安全運營規范,消防安全管理、急救常識及緊急救援的處理等等。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讓鄉村旅游從業者能進一步規范自身的經營與管理,并加強他們的法制意識、安全衛生意識。實踐訓練主要包括以下5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餐飲服務、客房服務方面的技能培訓;第二,特色餐飲的制作與創新技能培訓;第三,與游客溝通與交流的技能培訓;第四,團隊協作能力培訓;第五,服務禮儀培訓。
3.3配備合理的教學設施
為滿足培訓需要,應考慮充分挖掘高校現有資源,規劃和配套建設培訓必要的硬件和軟件,主要包括配套鄉村旅游培訓所需的硬件設施設備、配套教學與操作軟件。如四川旅游學院就依托其教學設施及資源對周邊的龍泉桃花故里等鄉村景區的服務人員開展各項培訓,利用多媒體教室對鄉村旅游人才開展理論培訓。利用客房操作實訓室、餐飲操作實訓室、微縮景觀、3D四維環幕等仿真工作環境可以對鄉村旅游人才進行實踐訓練。借助鄉村旅游景區綜合管理系統(包括鄉村旅游景區素材庫及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案例);酒店類可視化教程(包括前廳服務流程及服務要領、餐飲服務流程及服務要領、客房服務流程及服務要領、康樂服務流程及服務要領);微縮景觀教學區內語音講解系統等教學軟件采取了多樣化的培訓手段,以激發培訓者的學習興趣。
3.4創建滿足培訓需求的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是整個培訓環節中相當重要的一項因素。高校有著較為完善的師資隊伍,但適應于高等教育的師資不一定能勝任培訓工作。因此,需要為鄉村旅游人才的培訓建設一支懂培訓、會操作的師資隊伍。參與鄉村旅游培訓的教師不僅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需要對鄉村旅游發展前沿及熱點問題有所研究;不僅會操作和使用相應的教學硬件和軟件,還需要有一線行業工作的經歷;不僅需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需要熟悉了解鄉村旅游從業者的認知特征。師資隊伍的組建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教師時常參與實踐調研與旅游體驗工作,加強與鄉村旅游從業者的溝通和交流,在培訓工作中摸索出適合于鄉村旅游從業者的教學方法,這是高校在培訓基地建設中優越性的最好體現。
3.5建立多渠道的考核制度與信息反饋制度
為了讓培訓工作能順利有效地開展,有必要建立培訓考核制度,可制定培訓過程中的參與態度考核標準,以及培訓結束后學習效果考核標準。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檢驗培訓成效。同時,還可通過事中反饋和事后反饋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收集培訓對象、基層政府以及游客等對培訓開展情況的意見和建議,適時調整培訓計劃和各項組織運作工作,使鄉村旅游培訓工作不斷完善。
作者:馬曉路許霞張哲樂單位:四川旅游學院
- 上一篇:經濟分析法學視閾下的法制建設論文
- 下一篇:高水平民辦本科高校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