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文關懷下高校管理問題
時間:2022-11-13 04:10:18
導語:論人文關懷下高校管理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管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既需要依靠完善的制度管理作為保障,又需要依靠人文情感關懷促使管理對象自覺、主動地遵守管理有關的規章、制度。同樣地,現代高校管理也同樣如此。一方面,高校管理工作實行制度管理,能夠確保高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低耗高效;另一方面,從人文關懷角度出發,基于制度管理前提下創新管理新模式,給予學生充分的關心和尊重,也能夠使學生更加自覺地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诖?,文章從學生的情感需求出發,探討在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管理問題,以期進一步完善高校管理工作,促進高校管理取得實效。
關鍵詞:高校管理;制度;人文關懷;情感需求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與學生切身實際密切相關的內容。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管理工作主要依據制度管理為基礎,通過制定高校管理規章、守則等來規范教師和學生的言行舉止。制度管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高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高效的運行,然而過猶不及,單純的依賴制度管理則容易使高校管理工作陷入“制度化僵局”,缺乏情感關懷和人情味,阻隔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不符合現代化管理的理念和要求。為此,有必要針對高校管理工作進行改革,從人的情感需求角度出發,基于制度管理前提下,尋求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以激發和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參與高校管理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一、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管理概念解讀
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管理工作的具體概念,指的是圍繞以人為關心為中心,從人性化和情感角度入手,做到尊重、關心、愛護被管理對象,所實施的管理工作能夠符合被管理對象的情感和個性化需求,并促其實現全面、綜合發展都一種創新的管理模式。高校實施人文關懷管理,代表著一種先進的管理文化和觀念,既符合時展的趨勢要求,又符合當前高校管理工作改革的要求。實施人文關懷,確立以教師和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通過實施人文關懷,為教師和學生積極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發展平臺,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管理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使其個性和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發展。
二、基于人文關懷下的高校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當前,隨著教育新思想、新理念的不斷發展和創新,高校在實施管理工作過程中,基本上能夠意識到對教師和學生進行管理中人文關懷的重要性。然而,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造成高校實施人性化管理現狀存在不少的問題和弊端,嚴重制約著高校管理工作的推進。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人文觀念普遍缺失。樹立人文觀念是高校實施人性化教育管理的首要前提。俗語有云:“觀念是行為的先導”,只有在確立起人文關懷的管理觀念,才能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自覺做到人性化管理。然而,人文觀念的缺失是當前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高校在推進教育管理工作時,往往容易陷入誤區,即片面的強調高校管理工作的社會屬性層面,而忽略了管理工作本身的人文性特點,側重統一管理,忽視被管理對象個性化特點及需求,側重寬松管理,忽視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側重學生自主管理,忽視高校學生社會經驗少及心理不成熟問題。這些現象頻頻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教育管理者缺乏人文觀念,未能從高校管理工作實際和被管理者對象的具體需求出發,因此導致管理工作出現偏頗,影響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二)制度管理尚未健全。眾所周知,任何一項管理工作的落實都需要不斷地建立健全制度作為保障。在對高校實施人文管理時,也應當以制度管理作為基礎。但是,在當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現狀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問題比比皆是,如獎懲制度不公平、考核制度缺乏系統性、教師管理類人員晉升制度不合理等,都是掣肘高校人文管理工作實施的關鍵因素,造成人文管理工作僅停留在口號階段,而在真正工作中卻落不到實處。(三)民主參與程度低下。廣泛且高質的民主參與是確保高校人文管理理念有效落實的重要標志?;谌宋年P懷視域下的高校管理工作,則更是要求一大批高素質、高文化、高水平的人積極參與其中。對于高校而言,教師及優秀學生群體無疑是參與高校管理工作的最合適人選。為此,發動教師和優秀學生積極參與高校管理至關重要。但從高校管理工作現狀上看,民主參與程度低下,高校管理工作行政化趨勢嚴重乃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在一些制度的制定上,僅憑單獨一人或幾人在案牘前謀劃、制度,而缺乏教師和學生的意見與訴求,造成制度適應性弱,無法切實達到高校管理工作的目標。(四)人文環境創設不足。所謂“人文環境”,簡而言之,即是指能夠滿足人們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深層次物質文化綜合環境。在高校管理中,則表現為教師和學生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的環境和氛圍。創設人文環境是高校實施人文管理的基本“土壤”,只有真正創設出符合師生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才能切實促進師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為此,人文環境的創設對于高校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然而,從高校管理現狀上看,人文環境創設不足是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人文關懷氛圍不濃厚,高校管理者人文關懷觀念及情感缺失,管理工作仍以傳統管控為主,未能從管理對象的情感需求角度考慮,進而導致高校管理工作高耗低效,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未能得到有效激發。
三、造成高校管理人文性缺失問題的原因分析
在上述問題的背后,有其深層次的致因,其中最為主要的影響因素在于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負面效應作用和現行教育管理機制缺陷兩方面。(一)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影響?!敖洕A決定上層建筑”。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面臨著一場重大而又深刻的變革,這一變革不僅波及社會、經濟等方面,也波及教育。由于市場經濟本身就存在著弱點和一定的負面作用,在這變革的重要關口,這一弱點和負面效應就容易影響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導致其出現諸如教育管理功利化、工具化的傾向。(二)教育管理機制存在不足與缺陷。現行的高校教育管理機制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是導致高校人文管理缺失的一大致因。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當前我國高校管理行政機構不僅臃腫,而且重疊,缺乏有效的監督,機構管理效益低下;二是標準體系設置的缺陷。高校教育本身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加之制度規范又較為抽象,這些缺點直接影響高校管理整體水平的提升。
四、人文關懷視域下高校管理問題的對策探究
通過前文分析,已經查找到高校人文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主要致因,下面,作者將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針對前文所述內容,提出人文關懷視域下解決高校管理問題的對策,以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整體效率和水平。(一)確立“人本”教育管理理念。高校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教師和學生,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管理工作更要堅持以人為本管理理念。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管理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及“官本位”文化影響嚴重,在教育管理觀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管理行政化傾向嚴重,且因此也產生了系列管理的問題和弊端。針對這一問題,需從管理理念轉變入手,摒棄傳統強調教育工具作用的管理理念,而注重挖掘和發揮現代“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下的人文和情感關懷作用,充分挖掘被管理者自身的個性及主觀能動性。與此同時,高校管理部門還要注重“簡政放權”,將管理職能下放到各個院系,使其掌握一定的自主權,并促其將教育管理功能向服務功能轉變,以人為本,充分尊重教師和學生的意愿和訴求,滿足其個性化的需要。(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和管理效力。高校管理工作紛繁復雜,要想切實達到將人文關懷管理落實到實處,不僅需要建立健全高校管理制度作為保障,而且還要敦促高校將教育管理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去,強化實踐,提升效能,以此來促進高校人文管理工作牌真正發揮效用。從高校管理現狀上看,管理職能部門行政效能較弱,管理效力低下,且在實施具體的管理工作中缺乏對管理對象的人文情感關懷,這是導致當前高校管理質量低下的關鍵問題。針對該問題的解決,高校管理者應當從問題產生的根源入手,找準“癥結”,并針對“癥結”,采取措施對癥下藥。通過分析得知,該問題的產生根源主要在于制度設計和管理體系方面存在缺陷。對此,一方面要做到在制度設計上體現人文情感關懷,完善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同時建立專門的監督機制及程序來監督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績效;另一方面要完善高校管理體系,開設教師和學生表達意愿的窗口,使高校管理工作更加公平、透明、合理。(三)加強人文民主管理。高校還應當建立以民主管理為中心的管理政策,積極引導高校教師和優秀學生積極參與高校管理工作,群策群力,博采眾長,通過積極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教師和學生的智慧和才智,使其共同創設出各種行之有效且符合其主體需求的管理措施。民主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實現創新的主要形式,在高校管理中實施民主管理,一方面能夠積極調動廣大師生參與高校管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思路和想法;另一方面,高校實施民主管理,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求,是我國推進民主管理進程的重要內容。為此,基于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管理工作,應當從民主管理角度入手開展相關實踐和摸索。與此同時,在發動教師和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過程中還應當注意強化對教師和學生的人文關懷精神的指導,努力挖掘和發揮民主管理的潛能和效率,為高校管理工作實現人文關懷奠定堅實的基礎。(四)創設人文管理環境此外,基于人文關懷視域下討論高校管理問題還應當強化高校人文管理環境的創設,即在注重管理者人文素養的同時,也應當廣泛發動教師和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共創充滿人文關懷的文懷氛圍和校園環境。高校在創設人文管理環境過程中,應當注重從以下四方面著手:第一,要圍繞以師生發展為中心開展人文關懷環境創建活動。教師及學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對象,也是校園文化的建設者和受益者。在構建人文關懷型高校,建設充滿人文氣息的校園管理環境,則應當回到人文關懷的本質上,即做到“以人為本”。只有確立以師生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創建理念,必然能夠使建設出的高校環境具有深厚的人文氣息;第二,制度建設要基于高校管理實際需求,除了要制定硬性管理制度之外,還應當制定人文管理制度,使管理對象在制度框架下也能具有一定的自由和彈性;第三,以促進管理對象整體性和個性化發展為目的,通過為師生創設更加寬松、自由的管理環境和氛圍,促其個人價值實現最大化;第四,堅持人文精神導向開展管理工作,促進管理者和被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雙向激發,使高校管理者能夠更加注重發揮人文管理的作用,給予管理對象更多的情感和人文關懷,進一步激發其情感、素質、能力等綜合、全面發展。
五、結語
本文從學生的情感需求出發,基于人文關懷視域下深入探討高校管理問題,并提出完善高校管理工作的對策建議。通過分析得知,新形勢下的高校管理工作應當與時俱進,圍繞以人為本為中心落實人文關懷管理理念,努力建構和諧、融洽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關系,使管理工作成為管理對象個人素質、綜合能力提升的助推力,促進高校管理工作更好、更快的發展。
作者:方嬌慧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荊德亭.加強對高校學子的人文關懷——來自高校管理方式日益制度化現象的訴求[J].中國農業教育,2010(7).
[2]王珊珊.基于人文關懷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方法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11).
- 上一篇:以人為本在高校管理的運用
- 下一篇:高校管理工作者怎樣應對職業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