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路徑研究
時間:2022-05-15 03:30:11
導語: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學生黨支部承擔著教育、管理、服務和引導學生黨員的重要任務,也承擔著高校黨組織對廣大學生的思想引領。面對當代大學生在社交方式和思想表達上的新變化,高校學生黨支部要不斷突破藩籬,完善黨支部建設制度,鞏固戰斗堡壘作用,不斷擴展第二課堂的實踐形式,厚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構建黨建新的話語體系,走出一條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發展的創新之路。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實踐路徑
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擔著教育、管理、服務和引導學生黨員的重要任務,也承擔著高校黨組織對廣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和價值教育,有效地貫徹和保障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1]。進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著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高校學生黨支部內部建設更加規范化、系統化,同時對學生黨員的培養更為嚴格,更要注重時代感。
1“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新變化
2017年黨的召開,以為領導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明確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同時在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的背景下,世界也正在經歷一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主流思想,同樣,高等教育也有每個時代要完成的教育,進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形式發生了新的變化,大學生們在行為表現上也發生了新的變化。1.1大學生社交方式的多樣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的交往在場域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普遍的時序性、流動性、虛擬性為特征的網絡交往逐漸被人們所熱衷,同時豐富了人們的現實交往關系,形成了源于現實訴求卻又超越實時、實地交往的網絡空間交往,深受現代人喜愛[2]。近年來,新媒體如抖音、B站、微博等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大學生自我表達的渠道越來越多,形成了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文化圈層,這種垂直文化的社交方式能夠讓大學生在興趣愛好相同的范圍之內找到共鳴,進而產生獨特的社交方式。這種社交方式存在一定壁壘,總體呈現出較為多樣的形式。1.2大學生思想表達的開放多變。2015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逐漸成為時代熱潮,孵化基地、實踐基地、創新項目的發展,互聯網思維、碎片化思維、系統思維等表現日益突出,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呈現出社會的實踐發展,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3]。同時一些西方國家的敵對勢力將西方資產階級所謂的價值觀、自由觀滲透到國內,大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很容易受外來思想的影響,被一些新自由主義、極左思想等利用,激化矛盾。主流價值觀在豐富發展的同時也受到了嚴峻挑戰,人們的價值取向由“一元”發展成為“多元”[4]。
2“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實踐路徑
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面對日益變化的當代大學生,如何將主流意識形態深入到學生心中,進而轉化為大學生的實踐活動中,顯得十分重要。尤其作為學生黨支部,更要起到引領社會主流思想的作用。學生黨員是高校廣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生力軍。高校每年發展的黨員占全社會發展黨員總數的三分之一,全國高校在校大學生黨員總數超過了200萬人,占全國高校學生總數的比例超過了7.7%[5],更能說明高校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2.1規范黨內生活,提高學生黨員的發展質量。進一步規范高校學生黨支部的黨內政治生活,確保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特色。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各項制度,創新方式方法,增強黨的組織生活活力。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落實好“”、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談話談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加強黨性培養鍛煉,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6]。學生黨員是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在2019年紀念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大多數都是在青年時代就滿懷信仰和豪情加入了黨組織,并為黨和人民奮斗終身。黨的隊伍中始終活躍著懷抱崇高理想、充滿奮斗精神的青年人,這是我們黨歷經百年風雨而始終充滿生機活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高校更要重視大學生黨員的發展質量,純潔入黨動機,按照規定過政治生活,錘煉學生黨員黨性,踐行黨的宗旨,履行黨員義務,將大學生黨員培養成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核心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2.2擴展第二課堂,培養學生黨員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生黨員作為一名共產黨人,必須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著照本宣科的現象,往往在書本上發力,在思想教育上乏力,不利于貼近廣大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利于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更不利于學生黨員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高校學生黨支部應發揮自身優勢,靈活開展第二課堂實踐活動。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時期形成的精神、當代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鶎狱h支部進行黨員教育的豐富素材,更是對學生黨員教育的生動內容。高校學生黨支部應當將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改革開放成就展、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等融入到第二課堂當中,并且運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公祭日等教育場所和重要時間節點,積極引導廣大學生黨員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將個人前途與黨和人民的事業同頻共振,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2.3適應時代變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話語體系。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黨委副書記徐川在其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我為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文章,由于內容輕松幽默,深入淺出地將馬克思主義原理融入到身邊故事中,迅速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短短的時間內獲得了10萬+的閱讀量。當前,隨著時代的變化,舊的灌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適應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正如徐川老師的文章一樣,高校學生黨支部應積極探索,建立新的話語體系,運用新媒體的話語特點,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深奧晦澀的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常識中,從而更加接近學生,接近新時代。
3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高校學生黨建也要適應新媒體時代,構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話語體系。新媒體的話語特點是倡導簡約思維,強調通過簡約的形式、開放的環境、共鳴的話語來達成最佳的傳播效果[7]。同時,構建新的話語體系的時候,我們應該從最新的學術成果中借鑒,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從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故事中繼承,從和學生息息相關的社會實踐中提煉,使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同學生的成長結合起來,尊重育人規律,尊重學生成長規律,從而發揮高校黨建真正的功能。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52.
[2]羅佳.基于網絡空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3):144-148.
[3]王帥.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熱點變化的特點與規律[J].思想理論教育,2018(9):102-107.
[4]黃蓉生,石雪,劉朋.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發展變化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12):15-20.
[5]《十談》編寫組.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7.
[6]《十談》編寫組.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1.
[7]《十談》編寫組.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70
作者:趙佳 單位:遼寧科技學院
- 上一篇:移動互聯網下企業品牌塑造策略研究
- 下一篇:高校新聞媒體建設探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