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建設工程造林實施技術研究

時間:2022-04-13 10:18:46

導語:林業建設工程造林實施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建設工程造林實施技術研究

摘要:指出了林業工程涉及到各個領域,隨著林木消耗量的增加,需要加大林業建設力度,提高造林進度,縮短林木成才周期,在滿足木材市場需求的同時,具有一定的造林保存率。基于此,針對林業建設工程造林實施技術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林業建設工程;造林;技術

1引言

中國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但是多年的工業經濟發展,使得林業資源大量消耗,由于沒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導致環境惡化,造林已經迫在眉睫。從當前的自然環境來看,東部地區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水土流失問題,而西部地區干旱少雨,土壤由于嚴重缺水已經趨于沙化[1]??梢?,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峻,已經成為了社會性的問題。啟動林業建設工程造林,不僅可以促進林業更好更快地發展,而且對生態環境起到了保護作用,因此采取相應的造林技術是非常必要的。

2林業建設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造林施工之前,包括施工人員以及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種設備都要進入到施工現場中。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都要持有崗位資格證,且對苗木的種植有豐富的經驗。造林施工中,水資源是不可或缺的。要確保就近取水,最好能夠向施工場地引進自來水。工程施工中需要的臨時住房要搭建在合理位置,保證住房牢固。在住房的每個房間中都要配備有消防設施,滅火器是必須準備的,便于在施工中發生消防事故時快速取用。造林施工中所需要的設計圖紙要經過會審之后才可以使用。在施工之前要做好設計交底工作,確保施工人員對工程施工內容充分熟悉,諸如苗木種植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施工技術操作規范、工程施工質量標準等等,都要在施工之前有所充分了解[2]。為了保證施工質量,需要制定責任管理制度,包括專業技術管理和質量管理,都要按照制度規定實施,以做到管理責任到位,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都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由此提高強化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3林業建設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造林技術

3.1平整清理技術

造林地中所生長的雜草都要清理干凈,將土地上的垃圾都清出種植地。土地表面整潔干凈之后,就要平整土地,之后在土地表面鋪上基肥。當準備工作完成之后,還要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勘察,對造林場地進一步整理。造林所需要的種植土要耙細,將土壤中所含有的石塊都清理出去,大塊的土要敲碎過篩,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在水量大的時候做到自然排水,且排水符合規定的標準。不同的種植物對土壤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果需要種植草坪,土壤的厚度要達到30cm,如果需要種植其他的植物,土壤厚度就需要達到45cm[3]。對種植穴的換土要求是,灌木種植穴需要達到0.45m3,如果需要種植喬木,種植穴需要達到0.55m3。樹池內需要換土,就需要達到1m3。當種植土到位,已經初步形成規定的造型之后,就需要采用人工處理方法以使得整個的造林地形形成一個緩坡,產生自然向下的效果,可以避免積水。在種植之前,要使用毒性小、殘留物少的化學農藥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以避免雜草叢生,同時還可以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對造林地的細部進行平整,主要是將土壤耙平,追肥,以提高土壤的養分,以利于林木的生長。

3.2測量放線技術

在對造林綠化地進行測量放線的時候,要找到施工準備工作中所做的標記,即造林綠化工程所在地的地點樁號。在放線的過程中,要按照畫定的設計基線進行放線。每一個施工細節都要嚴格按照圖紙的施工要求完成,包括樹種的選擇,行距、株距以及不同樹種之間的距離等等,都要用具有較強識別效果的物品做好標記。通常綠化施工單位使用白粉點作為標記,非常顯眼,而且容易辨別。按照常規的標準,造林綠化地的林木株距和行距為2.5cm×2.5cm[4]。由于造林地的地勢并不是很規范,所以,所種植的林木未必成行,還可以因地制宜地進行自然點綴。

3.3整地技術

對造林綠化地的整地過程中,挖坑工作要按照標記點找到規定的位置進行,要求土坑表面的土和坑心中土要分別堆放,處于標記點的兩側。對坑穴進行整地處理,要求坑穴的規格為,長度1.2m、寬度1.2m、深度1.1m。如果坑穴為魚鱗坑,在整地的時候,要求坑穴的規格為,長度0.8m、寬度0.6m、深度0.5m。如果綠化地為石質地段,就需要對坑穴中的土進行更換。造林綠化中對苗木的選擇要嚴格按照圖紙設計要求,使所選擇的苗木符合設計規格。在苗木的起掘之前要對種植地進行勘察,對所選擇的苗木的規格以及這些苗木的生長狀況都要進行觀察。所起掘的苗木要派專門的施工技術人員管理,要保證苗木不會被太陽暴曬,也不會因水分不足而枯萎。通常在選擇苗木的時候,要求其主干要通直而粗壯,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在苗木運輸之前,要對所選擇的苗木進行包裝,以避免苗木在運輸途中被損壞。

3.4種植技術

苗木運輸到造林綠化地之后,就要對其根部進行噴水,以保證根部的水分充足,之后還要噴施生根素,促進根部的生長。苗木在栽種的過程中要避開陽光,不可以暴曬[5]。植入到坑穴中的苗木要噴施1605根菌,之后噴施菌肥,將苗木覆蓋上土,要覆土均勻。在回填土的過程中,要分層回填,每層厚度為20~30cm,夯實之后繼續回填。當回填土完畢之后,在樹穴的表面可以就近取用草包或者樹枝進行覆蓋。在對苗木進行澆水的時候,先要慢慢澆,用小股水澆透。一個星期之后,就可以再次澆水。

3.5施肥技術

苗木在生長的過程中,對營養的需求量是非常多的,這些營養都需要從土壤中獲取。這就需要對造林綠化地采取施肥技術,以使苗木在生長的過程中獲得營養元素。當施肥完畢后,一定要澆水,以使肥料隨著水滲透到土壤中,以利于苗木的根部更好地吸收營養,同時還可以起到稀釋肥料的作用,避免肥料燒根[6]。在對苗木施肥的過程中,可以選擇的肥料有很多種,以有機肥為主。根據植物生長需要施入適量的化學肥料。在施肥的過程中,以基肥為主,在苗木快速生長期就需要追肥,以保證苗木生長中所需要的養分。不同的樹種,對肥料的需求量是不同的,要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施肥。在不同的季節,對肥料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通常追肥是在春季進行,以促進植物的快速復蘇、生長。在植物開花之后,以及在花芽分化的時候,也需要追肥,以保證植物有充足的營養。秋季為了使植物能夠安全過冬,就需要積肥。秋季施的肥容易在冬季腐爛,保證了植物過冬所需要的養分。施肥的過程中,要根據植物對水分的需求量以及對陽光照射的要求不同選擇肥料和施肥的方法,以促進植物快速生長。對植物的施肥包括兩種,即對植物的葉面施肥、土壤施肥[7]。在日常的施肥技術中,往往是兩種施肥方法結合使用,對植物生長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4造林綠化植物的養護管理技術

當苗木栽種完畢后,處于旺盛的生長期,就要注意澆水、施肥、除草,并進行修剪。如果天氣干燥且環境溫度較高,就要加大澆水量,科學追肥,以促進植物快速生長。對于病蟲害,要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做到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對植物進行養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植物的病蟲害抵抗能力,施肥、澆水、修剪都是提高植物免疫力的重要方式。要對造林綠化地定期視察,發現有病蟲害的征兆,就要立即采取藥物防治措施,以避免病蟲害加重。在冬季上凍之前以及解凍之后,都要對苗木澆充分的水,避免植物因干旱缺水而死亡。植物的生長期要做好施肥、除草的工作,同時還要對各種自然災害予以重視,包括洪澇災害、旱災、霜凍以及病蟲害等等,實時觀察氣候變化做好預防工作,以保證苗木健康成長。從林業造林的角度而言,林業造林做好養護管理工作對苗木的生長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促進當地的林業生態效益、調整林業結構。促進林業生態效益是以提高林業經濟效益出發加快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調整林業結構,是調整原有模式的林業結構,包括對于樹種的選擇和培育,以及栽植、嫁接等技術都要不斷優化[8]。在造林綠化植物的過程中,要對多種樹種進行優化配置,以不斷地完善樹種的生存環境,使林業建設工程造林效率有所提高。

5結語

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人們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脅?,F代的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質量,同時自身的觀念意識也發生了變化,即在對林業資源有限利用。從林業發展的角度而言,就需要從保護生態環境出發,對林木科學種植,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加速苗木的生長,以保證林木的質量,同時加大木材的市場供應量,以在維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林業更好地發展。

作者:伍江華 單位:廣西省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國營貝江河林場

參考文獻:

[1]蔣春蓉.淺析鄉鎮林業發展規劃和設計造林技術[J].中國林業產業,2016(4):638~638.

[2]朱淑華.淺談林業造林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4(5):307~308.

[3]莫義花.淺議鄉鎮林業規劃設計造林技術[J].現代園藝,2013(20):64~64.

[4]楊惠忠.淺析林業造林主要質量問題及措施[J].廣東科技,2013,21(7):150~151.

[5]王平.林業造林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4(5):11.

[6]高文龍.新化縣鄉鎮林業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探究[J].花卉,2016(4):108~109.

[7]卸筒.淺析林業造林主要質量問題及措施[J].農業與科技,2013,32(12):46~47.

[8]霍庵.林業造林工程的主要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J].吉林農業(下半月),2013(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