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文化建設詮釋
時間:2022-12-13 02:51:19
導語:高職文化建設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韓芳芳李敬華工作單位:唐山職業技術學院
(1)對校園文化建設缺乏全面深入地認識,科學性、系統化的整體規劃缺失。猶如一臺正常運轉的機器,每一個零件都要參與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如果有一個部分不能很好的配合而出現問題,那么最終的結果是機器的損毀,亦或問題產品的出現。同樣,校園的布置與建設是一個全員參與的整體活動,而實際上卻被分配給了負責建設的部門,與相應的教學部門、行政部門、學生部門相互溝通、交流看法、共同商討的機會不多,不能形成配合,操作與應用相脫節,最終的建設結果往往滿意度不高。同時,人們看到的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夯實發展基礎,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得到了加強,從日益整潔的校園環境、完善的配套設施到各種標志性的建筑等,但針對其中應蘊含的精神文化內容缺乏深入的研究與體現,包括辦學理念、專業特色、職業發展前景以及各種制度文化等。(2)校園文化中缺乏高職教育元素,自身特色建設不足。高職教育的職業針對性強,注重專業的實用性與操作性,在專業水平、職業道德、就業市場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與范圍。為了能夠提升競爭力、不斷發展,更多的高職院校將工作的重點放在如何迎合市場的需要,如何進行專業建設以便更好的幫助學生順利的實習、就業。對于校園文化所起到的引導、改善、正面影響、教育等功能及其學校的整體氛圍風貌和招生就業之間的關系與影響認識不足。同時也造成了在結合辦學實際、體現高職教育特色,挖掘職業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結合點上缺乏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其結果導致,校園文化中職業文化缺失、學習環境與專業技能聯系不夠緊密、辦學特色難以體現、職業院校應有的職業教育氛圍內容狹窄。(3)對校園文化內容的認識單一,缺乏實用性,科學性、文化性有待加強。第一,在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著將校園文化建設等同于文體活動的現象,而將校園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建設看作對學生業余學習、生活的規劃與管理,如:各種興趣小組活動、社團的娛樂活動、大型的演出或趣味體育等等,這些活動雖然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但從精神文化建設的角度講,比較片面,難以起到實質性的作用與影響;第二,校園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是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有科學、系統的指導思想,要全校參與。但在實際的操作中,除了文體活動,各專業之間少有教育性的集體活動,在如何布置校園、完善設施建設等方面溝通的機會少,所以從全局看,形成一個科學系統的統籌管理與設計存在一定難度。
全方位創設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校園物質文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一方面能夠體現出學校的辦學實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呈現出辦學環境的層次與水平,是高職院校謀求更好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美化辦學環境,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創造力,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熱情、教學效率等。要注重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相結合,在校園的規劃與設計上要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科學規劃,也要注重各專業建設之間的聯系,與學校的整體規劃融為一體。首先,要將教學的配套設施不斷更新、完善,分區建設一定的休閑鍛煉場所,充實學生的業余生活。其次,將學校的專業資料室、榮譽陳列室、有關專業的實物展覽室等,系統、科學地進行整理、更新,多開發一些能夠講述學校、專業發展歷史、職業市場、榜樣校友的階段性展覽會。這些要定期向學生開放,以增強師生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形成凝聚力與向心力,同時也促進了良好校園文化氛圍的形成。最后,合理布置教學大樓、實訓基地、生活區。多搜集整理各個階層的名人名言,使其巧妙地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可置于走廊頂、樓梯、過道甚至是每班的門前等位置,時時處處激勵學生,起到一個強化與內化的作用;也可在個系部的必經之處設立優秀畢業生的生活實錄,或各專業、班的黑板報介紹本專業的校友故事等;充分利用教學走廊、實訓基地的流動空間,設計與專業相關的崗位要求、行業風向或職業風采等,時刻讓學生包圍在濃郁的校園文化之中。
結合高職教育的實際情況,不斷提高校園精神文化的層次與水平。第一,提高集體或團體活動的目的性和實用性,不但要結合高職辦學特色還要與專業的實際情況、發展趨勢相結合,能夠促進學生體會出活動意義、積極參與,在有深刻印象的同時,能夠有所反思。活動后及時并且具體有效的科學評估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活動的影響力,對其中的問題及時改進。第二,要重視社會發展動態以及校園文化思想動態對校園文化的作用和影響。教師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還要關注社會的各種發展動態、行業職業風向等對學生的影響,并給予學生正面積極的引導,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多舉行各類形式的研討會,給學生說出看法、表達心聲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不但能夠加強團結、增進理解,而且對增強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有很大幫助。要賦予各種社團活動、比賽,更多的職業概念和就業理念,讓學生被富有職業氣息的校園文化包圍,形成一定的校園文化思想,為學生走向社會,適應職業生活提供幫助。如:由學生部建立一個覆蓋各專業的系統網絡,輪流編輯,最前沿的專業信息和最新校園信息;校園廣播也要從單一的信息模式中走出來,開創豐富精彩、吸引人的廣播板塊,可以有就業信息、職業信息、行業楷模、創業先鋒等等;此外,校園的布置與設計,除了單一的口號模式,還要賦予更多時代氣息、有創造性、有新意。
創設科學合理的育人機制,不斷加強校園制度文化建設??茖W、完整的校園制度體系,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生活與教師的教學在正常的軌道內進行,對師生行為能夠起到警示、約束的作用,并且對違規行為有一定懲罰措施。宏觀方面包括學校的管理制度、學生守則等,微觀方面包括各系部的集體要求、班級的行為規范等。高等職業院校要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體現高職教育的辦學宗旨,其制度文化要突出職業要求、從業水準和職業道德,科學合理地將可操作性、系統性、教育性、公平性融入其制度文化之中。同時,各個部門要相互配合、強化管理,具備強有力的監管措施和執行力度。要從學校整體到各系部,逐級普及,加大宣傳力度,可以發行小本守則,或定期舉辦各種規章制度的競答比賽,不斷促進制度文化內化成為一種校園生活的自我意識,自覺規范自身的行為,為形成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提供有力保障。
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加強實習實訓。高職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職業技能,應利用這種職業特色,營造一種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實習實訓是教學重點之一,能夠為學生未來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而校企合作則為學生的實習實訓提供了一個現實性的平臺。校企合作作為高職教育發展的優勢之一,不但鍛煉了學生在真實工作中的專業運用能力,同時也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敞開了大門,提供了選擇的機會。對于廣大高職教育的工作者而言,除了要在工作中保持認真嚴謹的態度外,還要結合靈活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興趣,多進行交流和研討活動,給予學生發揮創造性和主動性的機會,及時總結出現的問題,評估修正教學過程。校企合作,考驗著學校的辦學實力、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等綜合實力,是一個多方受益、互惠共贏、深化合作與發展的平臺。高職院校在完善教學配套措施的同時,還要努力開展深層次的技術研發,不斷提高專業質量與工作效率,嘗試多種合作模式,根據專業拓展合作企業,樹立良好發的行業口碑??傊@文化涉及到學校的各個層面,涵蓋的內容廣泛,其建設和形成也需要一個長期而系統的過程。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文化的建設上,要形成自身的特色,與高職教育的辦學宗旨充分融合。在建設的過程中,要聽取采納各個階層的意見建議,多舉行溝通交流的研討會,全員參與,在明確各自職責與責任的同時,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監督協作機制,在形成良好校園文化的過程中,不斷謀求更好的發展。
- 上一篇:英語專業教學建設透析
- 下一篇:學校輔導員職業化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