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體系建設
時間:2022-02-27 10:20:27
導語:淺談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體系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就如何加強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體系建設進行分析闡述,即按照職業標準,在技工院校推進一體化教學體系建設,在教材編寫、校企合作、人才庫建設、師資培養、學習方式轉變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水平。
關鍵詞:職業標準;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體系;專業能力;校企合作
職業教育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近幾年國家和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加快建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意見和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方案。筆者多年在技工院校從事教學工作,結合工作實際,對上級政策進行了認真學習,感觸較多。能工巧匠,企業需要;三個合一,一體化之;職業標準,改革依據;能力培養,立德樹人;企業名家,遠程講授;典型工作,課程載體;評價體系,校企一起;學生為本,學以致用;終身教育,自主學習;理實合一,手腦并用;校校合作,提升空間;能作合一,知行統一;技能在手,就業不愁;校企合一,無試用期;大國工匠,中國制造。
一、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動力機制,加強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基地的建設
1.推進產學深度結合。積極建立健全、落實有關校企合作的財政、稅收激勵政策、引導和支持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鼓勵企業投資捐贈職業教育,是政府推動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發展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舉措。技工院校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支持,深入到企業宣傳這一有利政策,一是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實現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二是積極爭取企業捐贈,充實、改善校內實習條件。積極探索招企入校,充分利用學校場地、配套設施、稅收等資源和優勢,吸引一些小微企業到學校投資辦廠,減少校企雙方資金投入,資源共享,互惠共贏、建立好一流的校內實習場所。在實習場所上做大文章,才能培養出學以致用的人才。2.探索建立用人服務中心。探索提供散工服務,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可以探索在工業園區,電腦城、商場密集的地段,設置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短期用工服務,由專職教師負責片區管理和跟蹤指導,實現動態實習,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多的雙向選擇機會和社會實踐。
二、加強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實現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
1.技工院校教師要德才兼備,教書育人。技工院校要培養一流的技工,就必須有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規范學生的行為規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處事風格。2.按照一體化教師標準,加強一體化教師培養?,F在的技工院校,大多數是政府將所屬的幾個技工學校整合組建而成,現在技工院校的實習指導教師,很大一部分是留校工作,理論課教師由高校畢業生錄用,大部分缺乏在企業的生產工作經歷。為加快一體化教師的培養,很多技工院校在探索選派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被選派的教師要珍惜到生產一線學習的機會,少說,多看,多做,撲下身子投入到企業生產中。要虛心向生產一線的工人師傅學習、請教,及時掌握本專業的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形成教學講義,在實踐檢驗的基礎上加以推廣。對部分優秀專職實習指導教師,選派到高等學校對口專業進行專業知識脫產培訓,提高其理論水平,進行知識更新,也是一個好的辦法。3.加強教研隊伍建設。發揮好教研室的作用,要定期組織教研活動,教研活動不能流于形式,教研活動也能做到“紅紅臉,出出汗”,切實能做到教師間業務交流,鼓勵教師到企業調研,爭取科研項目,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推出一批專業項目帶頭人,引領當地企業技改、創新、發展。4.建立企業專家和能工巧匠人才庫,探索遠程教學。根據專業設置,建立當地的企業專家和能工巧匠人才庫,聘請企業專家和能工巧匠兼職教學,采取到校授課和傳授技藝,探索遠程教學,實現企業和學校人才共享,共同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5.教育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能力。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要以學生為中心,探索由傳統的以學生提交學習、實習報告為主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教學向學生為主轉移,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能力。
三、認真研究國家職業標準,編寫適合技工院校學生基礎知識水平的教材
書是聯系學生和教師的紐帶。教材改革是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重要內容。教材作為知識載體和教學的基本工具,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證,直接關系到能否培養企業崗位需要的技能人才。國家職業標準是在職業分類的基礎上,根據職業(工種)的活動內容,對從業人員工作能力水平的規范要求。分析技工院校現在使用的一些教材,發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有些教材是延續了多年來由剪輯高等職業院校的教材編寫而成,還是側重于理論傳授;二是教材深度難度與技工院校學生的基礎知識不適應;三是指導實際工作的知識點缺乏,不能與生產實現很好的對接。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對技工院校使用的教材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筆者對技工院校教材改革有以下幾點想法。1.技工院校的教材要與職業技能鑒定相適應。技工院校的畢業生不同于普通高校,學生畢業時既要取得院校頒發的畢業證書,還要取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要兩證合一,這也是一些用工單位在招聘時經常要求具備的條件之一。結合技工院校的專業設置、要認真研究國家職業標準,按照職業標準編寫與職業技能鑒定等級的相應教材,去實施教學。編寫的教材要適用絕大多數技工院校學生基礎知識,內容選擇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和能力;要為培養技能服務,要為學生就業需要服務。時代在發展,教材要創新,要深入到生產一線,發現、挖掘、研討一線工人的成功經驗,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充實教材內容。在教材中同步引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知識、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而不是靠掃描、粘貼,閉門編書,哪怕只是編本小冊子,也要真正實踐,體現出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不按規程做會出現怎樣的后果,會付出怎樣的代價。比如螺栓的擰緊,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就有很大的技巧,一是要達到緊固的要求,又要達到質量標準。估計有很多學生在實習時,有把螺栓擰斷的經歷,一旦斷在機體里,麻煩就大了,想拆除銹蝕的螺栓更不能單純靠力氣。所以必須實踐中學習知識,處理好理論知識與實踐的關系,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通合一、能力培養與工作崗位對接合一、實習實訓與頂崗工作學做合一。2.教材要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相適應。對于職業教育,現在國家提倡要建立終身教育理念,最早的技工學校的畢業生要求達到中級工的技能標準,現在的技工院??梢耘囵B高級工、預備技師,還可達到更高層次。應用型本科和專業學位研究生,各個層次相互銜接、協調發展、開放兼容,以滿足大家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滿足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高素質勞動者的多樣化需求。為此技工院校的教材應該使學生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在開設專業必須掌握的技能和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數個可供選擇的不同專業方向的選修課程?,F在許多職業院校都在做訂單式培養模式教學,即把用人單位真正需要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要求貫穿于教學之中。一些技工類院校也在探索與職業院校優勢互補,進行聯合辦學,為技工院校的學生發展提供了更廣的發展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需要自由取舍學習內容,為想進一步深造的學生提供保障。3.實現教材多媒體化。多媒體教學近來在各種教學、培訓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技工類院校在校生入學時學習基礎差別很大,不像普通高校通過全國統一考試,按成績錄取,學生的知識儲備基本在一個區段內。因此,多媒體技術講授課更適合技工院校的教學,可組織具備較高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專業教師制作生動有趣、動靜結合、聲光動影的多媒體課件,對難點、重點問題直觀化,對技工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工作原理、構造、電路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改變傳統的課本、講述、板書、筆記傳統教學方法,更能適合技工類院校的學生學習。比如在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比較難以講解的發動機工作原理,一般教材中,在課程概述中就會講述,如果借助多媒體教學,學生很快就能掌握,如果單純靠畫圖、識圖講述,很多學生可能到這門課程結束時才能明白怎么回事,對后續的教學就會帶來很大難度,也難以調動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4.課題研究接地氣,形成專業教材品牌根據主專業設置,組織有專職教師、企業專家、高級技師組成的教材編寫隊伍,通過集體備課形成通用講義,在教學實踐中不斷修訂,使學生真正能夠掌握企業崗位技能要求、學以致用的好教材。課題研究要側重具體教學內容開展,注重企業生產工藝和案例教學的研究,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動手動腦,手腦并用。逐漸形成課程設置以企業典型工作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典型工作任務設計課程體系和內容,按照工作過程的順序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并安排教學活動,逐步形成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不斷更新的一體化專業教材。總之,技工院校必須建立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理論教學與技能操作融會貫通的課程體系,推行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體系建設,促進專業教學水平的提高,才能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才能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競爭中求發展,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作者:李東岳 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
- 上一篇:機制專業頂層設計與內涵建設
- 下一篇:新農村建設水利灌溉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