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研究
時間:2022-12-25 09:14:18
導語: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采用網絡調研法,從網站建設、研究成果資源建設以及專題數據庫建設等角度對選取的31所國內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現狀進行分析,發現我國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存在現有研究成果開發利用不深入、網站內容更新維護不及時、信息來源網絡建設不健全、智庫聯盟和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不完善等問題。我國新型智庫可以從加強智庫現有資源開發、加強智庫透明度建設、拓寬信息采集渠道以及建立智庫信息服務聯盟等方面入手,加強智庫信息資源建設。
關鍵詞: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對策建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智庫建設蓬勃發展,已逐步成為國家綜合軟實力和話語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政府的咨政建言、內政外交、社會輿論引導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撐。信息資源是智庫研究的起點,是智庫形成高質量研究成果的重要保障,也是智庫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項目”2020年編寫的《全球智庫報告》也強調,信息資源是所有智庫發展面臨的挑戰之一。信息資源建設對智庫發展至關重要,但是目前相關文獻研究還不足,主要有史琳[1]、劉巖[2]、趙豪邁[3]以及張燕[4]等學者。新型智庫作為新時代智庫建設的先行者、排頭兵,調研其信息資源建設情況,分析智庫信息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我國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的對策與建議,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我國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現狀分析
為了全面考察我國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現狀,參考國內和國外知名智庫評價報告中的智庫名錄選取調查樣本。本研究以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2019年發布的《中國智庫報告》中綜合影響力排名前30的智庫和入選《全球智庫報告2020》[5]“百強榜單”的8所中國智庫作為調查樣本,按名稱去重后共計31所。筆者通過網絡調研的方式逐一瀏覽所選智庫官網上與信息資源建設有關的欄目,從網站建設、研究成果資源建設、專題數據庫建設3個角度分析總結,可將我國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現狀歸納如下。
1.1網站建設
大部分智庫建設有獨立網站,并通過官網匯總信息資源;部分高校智庫未建設獨立網站,依托在學校官網上,且只有簡單的基本情況介紹。智庫網站主頁都設置了相關欄目,主要包括智庫簡介、通知公告、新聞動態、智庫成果、學術交流以及出版物等,并通過這些欄目提供信息資源。但是,相關欄目內容建設不容樂觀,部分欄目內容更新不及時,部分欄目無任何資源內容。
1.2研究成果資源建設
智庫研究成果主要通過官網發布、介紹。從組織形式上看,智庫只是將研究成果按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出版物等類別在官網上簡單羅列,組織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對研究主題的系統展示。從研究成果公開程度上看,有些智庫研究成果公開數量多,有些智庫公開數量少,但大部分智庫網站僅收錄了該機構科研人員的研究成果。
1.3專題數據庫、知識庫資源建設
大部分智庫依托文獻資料中心或實體圖書館開展數據資源建設,僅有部分智庫建設了專題數據庫、成果庫、知識庫;大部分智庫積極購買引進研究領域相關的電子數據庫,以補充自身數據庫或知識庫平臺建設,少部分數據庫、知識庫由不同智庫合建;部分智庫網站的數據庫資源只能內網訪問或通過智庫機構認證登錄后才能訪問??傮w來看,我國智庫的數據庫、知識庫、成果庫等信息平臺建設比例低,合作共建有待提升。
2我國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
2.1現有研究成果開發利用不深入
研究成果是智庫信息輸出的主要形式,也是品牌影響力的重要體現,因此對現有智庫成果進行采集整理、開發利用尤為重要。調研發現,智庫機構對于已有研究成果的開發利用還不夠深入,大部分智庫只是將研究成果在網站上按類別展示,呈現的內容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還有部分智庫僅搭建了智庫成果框架,發布的文獻資源不多,無法發揮資源內容的支撐作用。此外,特色專題數據庫、知識庫建設也比較匱乏??傮w來看,我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還比較滯后,現有成果開發利用不深入,框架體系不完善,利用率低,與我國智庫的發展速度不相匹配。如果不重視現有智庫成果的深層次開發利用,必將影響智庫的長遠發展。
2.2智庫網站內容更新維護不及時
智庫網站是智庫成果發布的主要平臺,也是智庫“智力”成果宣傳的主要窗口。與國外一流智庫相比,我國智庫網站內容更新維護還不足,部分智庫網站展示的信息不完整,且內容比較簡單,缺乏系統性、連續性。部分智庫網站相關欄目久未更新或沒有任何內容,信息公開不足。此外,我國智庫網站與國外智庫網站在總網頁數、文檔總鏈數、外鏈數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而智庫網站系統全面的研究內容揭示,既能方便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科學研究,又能提升智庫對外影響力。如果網站內容更新不及時、不完整,將無法發揮其數據支撐作用,從而可能失去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2.3信息來源網絡建設不健全
智庫信息資源是智庫通過直接或間接獲取方式對突發事件、社會熱點、思潮變化等內容進行數據采集的產物。國內部分高端智庫與政府部門及信息機構溝通密切,信息獲取渠道豐富,獲取的內容多為原始數據,使其信息資源建設及專題數據庫開發具有先天優勢,且研究成果具有很強的特色性、權威性。但是,當前我國仍然有大量政策研究機構及智庫與信息部門缺乏信息溝通,導致數據來源單一、信息來源網絡建設不健全,只能通過信息交換、合作、購買等方式獲取。有限的信息資源對智庫建設和科研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新形勢下,如何豐富信息資源網絡,實現數據獲取的多元化、自動化,是今后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2.4智庫聯盟和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不完善
信息資源是智庫發展的基礎,但并非所有智庫都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特別是新興智庫,需要聯合高質量智庫建立智庫聯盟,以智庫聯盟的形式開展線上、線下的信息資源合作共享。智庫聯盟的建立既可以加速信息流通,又可以通過智庫合作來保障數據信息的標準性與權威性,提升信息資源的整體利用效果。調研發現,我國只有部分智庫之間組建了智庫聯盟,如中國宏觀經濟智庫聯盟等,總體合作共建比例較低。當前,大多數智庫機構已經意識到可以通過構建信息共享平臺來提供更準確、更全面的決策咨詢服務,但由于技術支持薄弱、數據來源單一等原因,同領域的特色專題數據庫、知識庫、成果庫等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不足,尚在摸索中。
3加強我國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3.1加強智庫現有資源開發,提高智庫信息資源建設質量
智庫信息資源建設是一項持久且艱巨的工程,需要在現有數據資源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完善。針對當前我國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情況,應重點從現有資源的展示與優化及特色專題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兩方面進行開發完善。第一,現有資源的展示與優化。智庫機構擁有豐富的科研成果,應該認真梳理與機構研究相關的資源,做到全面摸底。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通過對現有成果進行開發整理,或在智庫網站上進行按類別匯總,或進行媒體宣傳等形式來宣傳展示現有研究成果,以便相關領域科研人員更好地利用現有資源進行科學研究。第二,特色專題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在智庫不斷發展的今天,以解決相關研究問題為基礎的特色專題資源建設是智庫發展的重要保障,國外一流智庫非常重視特色專題資源的開發利用,如美國的蘭德公司根據項目研究自建了十幾種特色專題數據庫或案例庫。我國智庫特色專題數據庫建設還不夠鮮明,建議從資源需求出發,以研究問題或項目為主導,結合信息處理新技術,大力建設專題數據庫,提高智庫建設質量及影響力。
3.2加強智庫透明度建設,提高信息資源的公開程度
智庫為政府決策和社會發展提供咨詢服務,面對不斷變化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智庫成果和數據資源的更新就顯得非常重要。智庫網站更新維護是智庫透明度建設的一部分,智庫信息透明度建設意味著智庫數據資源,以更開放的姿態展現給政府決策者、媒體及社會大眾[6]。智庫透明度的提升能增強政府支持智庫建設的針對性,提高智庫成果質量和影響力,充分發揮對政府政策和公共服務的決策咨詢作用。當前,我國智庫的信息公開比例低,部分研究數據難以從智庫官網等公開渠道獲得,且部分智庫欄目內容久未更新或沒有任何資源。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型智庫要加強智庫信息透明度建設,一方面可以建立智庫信息管理制度,確保智庫信息資源的及時更新。智庫信息資源的主要用戶是科研人員,他們是科研成果的生產者,及時的信息公開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員的科研熱情和科研成果的準確性,進一步增強智庫影響力和公信力;另一方面可以構建多維度的融媒體信息公開平臺來發布智庫基本信息、研究成果等內容,如網站、微博、微信等,以增加智庫成果的推廣和曝光度。此外,可以融入新技術,協助智庫工作人員完成數據資源的更新,提高工作效率。
3.3拓寬信息采集渠道,注重信息資源的深加工
多元化的數據資源為智庫信息資源建設提供了前提條件,信息資源的深加工為智庫決策咨詢和數據資源增值提供了保障。智庫在進行科學研究時,首先要拓寬信息資源采集渠道,將獲取的內部、外部數據資源相結合,搭建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情報網絡,為后期的科學研究做好內容支撐。根據研究需要,智庫機構要動態地、有針對性地收集研究相關的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并持續更新積累,保證研究資源的可持續性和全面性。其次,要注重信息資源的深加工,使信息資源向知識成果轉化。要對各類碎片化、非結構化數據及現有研究成果進行整合加工,建立知識管理平臺,按成果庫、數據庫等類別將智庫中各類數據資源進行組織、管理,為科研人員提供便捷的數據利用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最后,應將大數據、語義處理等技術引入信息管理平臺,以便挖掘不同類型資源之間的聚合關聯,實現更深層的知識分析和挖掘。
3.4建立智庫信息服務聯盟,推動信息資源共建共享
資源共享是智庫信息服務的重要方式,也是深化研究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7]。新形勢下完善信息資源合作共享,一要根據智庫信息需求和研究方向,建立智庫信息服務聯盟。信息服務聯盟是智庫間實現信息共享、協作科研等功能的重要組織方式,包括服務聯盟、信息聯盟等各種形態,旨在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推動相關智庫資源的共建共享。還可以通過共建資源庫、聯合購買電子資源等形式搭建智庫信息共享平臺,以節省運營成本,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共享價值。二要完善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通過撥付專項基金、募集社會資金等具體辦法支持智庫發展,確保智庫建設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同時,政府要建立專門的審計部門,監督資金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三要構建合理靈活的人才流動機制。人才是推動智庫共建共享的基礎,也是智庫提供信息服務和信息產品的保障。各級政府應根據需求規劃出臺智庫信息服務人才培養計劃,進一步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構建靈活合理的人才流動機制,為智庫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史琳,宋微,張舒逸.吉林省智庫信息資源保障體系建設研究[J].智庫理論與實踐,2019(2):51-57.
[2]劉巖,劉寶瑞,劉偉東.面向科技創新智庫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建設研究[J].現代情報,2017(2):78-82.
[3]趙豪邁,趙益維.“一帶一路”新型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研究[J].情報探索,2020(2):63-66.
[4]張燕.國外知名智庫知識信息資源建設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圖書情報導刊,2018(4):32-35.
[5]JAMESG,MCG.2020globalgotothinktankindexre-port[EB/OL].(2021-01-28)[2021-06-28].
[6]中國智庫透明度研究課題組,朱旭峰,韓萬渠.中國智庫透明度報告[J].社會科學文摘,2017(4):5-8.
[7]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EB/OL].
作者:丁曉 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
- 上一篇:智慧農業賦能農業現代化發展探討
- 下一篇: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范疇與形式
精品范文
10新型護理模式